陸機
朝代: [魏晉]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後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著述

作者:佚名
陸機被譽為“太康之英”。流傳下來的詩,共105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鹹有佳篇。”鍾嶸《詩品》捲上評:“晉平原相陸機。其源出於陳思。才高詞贍,舉體華美。氣少於公幹,文劣於仲宣。尚規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張公嘆其大才,信矣!”
賦今存27篇,比較有出色的有《文賦》,《嘆逝賦》,《漏刻賦》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論》,代表作還有《吊魏武帝文》。陸機還仿張溥贊之:“北海以後,一人而已”。另外,陸機在史學方面也有建樹,著有《晉紀》四卷,《吳書》(未成)、《洛陽記》一卷等。
南宋徐民臆發現遺文10卷,與陸雲集合輯為《晉二俊文集》。明朝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陸平原集》。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金濤聲校點的《陸機集》。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1日出版劉運好校注的《陸士衡文集校注》。
墓地

作者:佚名
據舊縣誌載:福泉山頭丞相墳,通波曲曲繞墓門,日落青楓不知路,尋春來吊墓中魂。陸機墓又稱丞相墳,將軍墓。旁有庵,在福泉LLI腳下,通波塘西畔,系縣古蹟,常有文人學士來竭墓憑弔。
生平

作者:佚名
陸機出身名門,其外曾祖父為東吳政權奠基者、吳大皇帝孫權之兄孫策,祖父陸遜為三國名將,曾任東吳丞相、上大將軍。父陸抗曾任東吳大司馬,領兵與晉國羊祜對抗。父親死的時候陸機14歲,與其弟分領父兵,為牙門將。20歲時吳亡,陸機與其弟陸雲隱退故里,十年閉門勤學。晉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陸機和陸雲來到京城洛陽拜訪時任太常的著名學者張載、張協和張亢),好遊權門,與賈謐親善,為“魯公二十四友”之一。
陸機曾為成都王司馬穎表為平原內史,故世稱“陸平原”(漢置平原郡轄十九縣,晉為平原國,諸侯國不設丞相而設內史負責政務)。司馬穎在討伐長沙王司馬乂的時候,任用陸機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二十多萬人。《晉書》本傳稱:“列軍自朝歌至於河橋,鼓聲聞數百里,漢魏以來,出師之盛,未嘗有也。”陸機與挾持了晉惠帝的司馬乂戰於鹿苑,大敗。宦人孟玖等向司馬穎進讒,陸機遂為司馬穎所殺。臨終時嘆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也!”,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陸蔚、陸夏同時被害。所著文章三百餘篇,並行於世。洛陽遇害,還葬雲間,現墓周河套尚存遺址,仍可辨認。弟陸雲、陸耽也隨後遇害。唐代詩人李白的《雜曲歌辭·行路難》感慨道:"陸機才多豈自保"。
軼聞典故

作者:佚名
在陸機所在的時代,有一篇著作《三都賦》,當時有好多人都在寫,包括陸機。這些人中有一個叫左思的寒門文人也在寫《三都賦》,陸機對此很不以為然。但當左思歷時十年,完成了《三都賦》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陸機看完左思寫的《三都賦》之後讚歎不已,將自己的《三都賦》手稿燒掉,以示輟筆。後便有“洛陽紙貴”和“陸機輟筆”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