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做公益,让科技向善了吗?
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包括公益。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公益早已不是之前大灾来临时,排着队得捐款捐物,而是变得更加日常、更加快乐,也更加有趣。本篇文章就来聊一聊,互联网参与公益的这十几年,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又是一年公益季,阿里的“95公益周”和腾讯的“99公益日”即将接连开启,今年还加入了一个新玩家——字节跳动举办的“9·5DOU爱公益日”。
这种类似打造购物节的公益活动包装方式,是希望借助平台的影响力,帮助公益机构、事件获得大众关注,并通过募捐、配捐、义卖等方式,实现最后的“爱心”落地。
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包括公益。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公益早已不是之前大灾来临时,排着队得捐款捐物,而是变得更加日常、更加快乐,也更加有趣。
在支付宝上浇水种树,在微信里1元购买一副残障儿童的画,在淘宝上购物选择公益宝贝,转发一次头条的寻人信息等,这些都是我们表达善意的途径。
互联网通过不断迭代的技术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公益实践方式,让公益变得人人可参与、日日可进行。
“科技向善”是真命题吗?互联网参与公益的这十几年,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呢?
一、让公益更大众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在腾讯QQ个性签名上点亮了祈福图标,这可能是中文互联网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群体性的互联网公益事件。
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在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37.5亿次,讨论量346.3万次。其趣味性、创新性引发了一场互联网裂变式传播,从明星、大V,到每一位普通网友,很多人因为这个活动关注到了渐冻症等罕见病。
要说互联网对公益的改变,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被看见,也让更多愿意施以援手的人有途径。
2016年蚂蚁森林公益项目正式上线,截止至2020年,蚂蚁森林总用户数量超5.5亿,仅在前四年的时间里,蚂蚁森林就覆盖了全国 10 个省的 70 多个城市,面积超过168 万亩。
河南暴雨中,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在创建24小时之内“自发”更新至第270多版,共有250多万次访问量,人们自发登记、传播救援信息,有很多人通过这个文档获得了救助。
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增长了近4倍。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接近100亿元。
除了直接捐款外,在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捐步数、捐阅读时长、捐积分,形式多种多样。此外,捐助项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一直以来都很受关注的失学儿童,还有孤寡老人、先天性疾病的儿童等。截至今年5月,仅仅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就已上线超过11万个公益慈善项目,共有6.15亿次爱心捐赠发生,累计捐款超过180亿元。
当公益行动覆盖的人口足够多,本身就能提高公益的效率。
今日头条启动的“头条寻人”公益寻人项目,基于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做寻人资讯分发。截至2022年7月,累计帮助超过19000个失散家庭团圆。
同样是依靠广泛的用户覆盖,阿里巴巴与公安部共同打造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6年间成功找回4960个孩子。
可以说,互联网通过降低了行善成本,扩大影响力,提高了公益效能。
二、让公益更创意、更有趣
互联网除了让公益更大众之外,也让公益变得更创意、更有趣,这也是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的原因。
网易公益的“一块屏”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在偏远山区学校开设网课班试点,让帮扶学校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与优质高中同步学习,打破了知识的地域、阶层区隔,让山区孩子也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2021年,腾讯公益在“99公益日”期间发起“小花守护小花”计划,联合众多“95后”的年轻女艺人,倡导公众关注女童身心健康。
今年的99公益日,腾讯推出“一花一梦想”公益共创新玩法,倡导公众“用小红花,一块做好事”,共做公益“筑梦人”。用户可以通过答题、捐步数、捐钱等方式获得小红花,之后可以用小红花支持更多公益项目。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互联网参与公益,不仅有趣,也非常体现各自的平台特色。网易有云课堂产品,所以推出“一块屏”项目顺理成章;腾讯的娱乐和社交基因,也是起推出“小花守护小花”、集小红花活动的原因。
阿里有我们之前提到的,利用支付系统搭建的蚂蚁森林,同时在电商系统下的公益宝贝等形式。《2022阿里巴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显示,2022财年,淘宝天猫上超过220万商家和5亿消费者一起通过“公益宝贝”项目参与公益捐赠。
京东做公益的抓手在医疗健康上。2020年5月,京东公益联合中国社会扶贫网、京东健康发起“健康中国·医药补助工程”,面向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购药补助。今年6月,京东公益、京东健康联合鱼跃医疗、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为全国多所高校募集部署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项目详情中介绍,京东健康捐赠了100台AED。
拼多多因为关注下沉市场,其公益的方向主要在助农上。拼多多APP中有爱心助农的专属入口,受助对象可以通过直播讲解产品,促进购买。今年8月,拼多多还宣布将15亿美元的未来利润投入农业公益项目。
同样关注下沉市场的快手,因为其短视频生态和老铁文化,在乡村振兴、应急灾害响应、儿童青少年保护、老年人和残疾人关爱、退役军人关爱以及环保等公益慈善领域发挥作用。
如果直接说捐款,总归会让人心里有些抵触。而互联网公司基于自身基因,通过创新公益场景,创新捐助形式,让公益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创意,也调动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譬如之前朋友圈刷屏的“一元售画”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直接倡导给残障儿童捐款可能很难打动网友,但一副小朋友们手绘的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作,可以在一瞬间就打动每一个善良的人。
三、互联网公益的背面:隐形的内容成本,传播的马太效应
我们一直在说互联网为公益带来的好处,那有没有问题呢?
当然是有的。
1. 内容成本
一些公众和公益机构想当然认为通过互联网做公益是不需要成本的,或筹款成本很低,但实际上,搭建一个平台需要很多的人力,以及维护服务器的投入,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而在短视频时代,内容的制作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
在各大互联网公益平台上,那些文案、内容最打动人心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捐助,这些需要公益机构具备一定的内容制作能力,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内容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譬如在最近的DOU爱公益日的发布的规则中,就明确规定了参与活动的公益项目应满足的八项规则,“鼓励解决具有公共性、非特定对象的社会问题,以及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暂不支持医疗救助领域以及应急救助领域等临时性、短期项目”。要提交的除了公益组织的资质、项目的执行时间、额度等要求外,公益机构还要在活动期内发布至少一条不少于15秒的有效筹款视频。
2. 马太效应
这其实跟第一条有关,在互联网时代,越是能获得头部平台合作的项目,越是内容物料制作精美的项目,越是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捐助,没有被互联网公司看到的项目,没有通过传播出圈的项目,就很难获得捐助。
如果不去提升中腰部公益组织利用互联网募款的能力,在经济形势不看好的年份,则很容易筹款不足,从而导致项目无法执行。
数据支持了这一判断,2021年11月,民政部官网公布了《民政部关于指定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字节跳动、小米、亲青、B站、平安等10家平台入选。加上已有的腾讯公益、淘宝公益、美团公益、新浪公益、滴滴公益等平台,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已有30余家。
另一方面,中国发展简报2021年对399个一线机构的问卷显示:与2020年同期相比,28.8%的一线公益机构的实际资金收入减少了50%以上,其中有11.3%的公益组织甚至减少了70%或更多。有15-20% 的公益机构受到很大影响,将难以坚持下去;有15-20% 的公益机构甚至可能已经关闭。
3. 商业与公益的平衡
这可以说是企业公益的一个元问题,但却始终没有解决,至少在公众舆论层面,一直没有达成企业与民众的共识。
互联网做公益当然有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初心,这毋庸置疑,但是,所有的企业存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也是无需回避的事实。
企业做公益很重要的一个动机也是增强企业本身的声量、美誉度,从而助力长期的生意增长。
在支付宝上用步数种树,在微信上用步数换小红花,本质都是用户向互联网公司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互联网平台配捐的资金或实物,在甘肃、青海、内蒙等地的一百多万亩梭梭、胡杨林,是阿里、蚂蚁出的钱,用户付出的只有时间,只是互联网平台愿意用自己的公益基金来换取用户的使用黏性,这本身其实就是有商业交换在的,只是因为用户没有付出实际金钱成本,所以没有人在意。
但社交筹款平台水滴筹就不一样了,用户是真金白银的捐出了钱,但听到其中甚至高达70%落入中介口袋里,就难免引发公愤了。加之平台为了自身盈利需求,存在诱导用户买保险的行为,因此被用户诟病、投诉,很多用户甚至表示以后不再在上面捐款,严重伤害了一个原本运行良好的公益产品。这是商业与公益平衡不好的负面案例。
最近字节跳动的“DOU爱公益日”最初就有引导公益机构为抖音“拉新”的激励,但在随后的版本中个,字节很快调整了这个规则,只是让公益机构“邀请朋友参加活动,为公益项目带来配捐”。估计也是担心引发对公益项目商业化的质疑。
实际上,公益行业与平台商业价值之间并不是矛盾的,但如何兼顾社会价值与商业利益,在互联网时代,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2020年,B站发布了一条马云演讲视频,被用户骂惨。只是因为马云在视频中说: “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它创造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让无数人就业,让无数人看到希望。阿里巴巴一直是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在做事,公益和阿里巴巴从来就不能分割。”
实际上,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如同长江商学院的朱睿教授所说, “公益的突破口在于如何用商业的模式做好公益。”
有商业模式的公益,才能长久。
四、结语
在腾讯99公益日开展7年、阿里95公益周开展5年,字节DOU爱公益日初创的背景下,平台和公益组织已经进入到一个共同发展的生态周期,创建起一种新的互联网公益生态。
我们看了这个生态之下,很多灵光乍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公益创新,但是也不能忽略其背后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传播的扁平化,更容易导致马太效应,也更情绪化,它渴求公益背后的故事性、情感价值,利于救助性公益,但却不利于传播平淡,但却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发展型公益、理性公益的建立。
因此,互联网平台在筛选项目的时候,应当对用户进行一些引导,筹集善款很简单,改变人们心中的公益理念很难;捐一次款,做一次公益很简单,让公益变成细水长流的、常态化的设置,很难。且这种常态一定是要符合公益生态,符合不同的公益组织、不同项目的生命周期,最终实现公益目标,覆盖更广阔的受益面。
作者:TOP君
来源公众号:TopMarketing(ID:TMarketing),玩Marketing,Top是一种信仰——TopMarketing。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Marketing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 AI面试,是未来招聘的趋势吗?
- 工作经验|如何理解「设计价值」?又该怎样体现?
- 在线下国际车展,开展HMI设计调研
- 2年整,我的第一次SaaS创业结束了
- 推荐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第六讲推荐结果的单双列Feeds流样式选择
- 如何提升付费转化率?这20 个套路让你的流量不再浪费!(下)
- 探索高增长秘诀,互联网消费金融APP贷前流程拆解(三):分期乐
- B端空状态异常页面设计指南
- 用户感知产品价值的基础是极低的理解成本
- 客户体验 | 零售行业,该怎样做好端到端的客户体验管理
- 用户满意度提升10%,我们做对了什么?
- 虚拟人商业代言竞争激烈,会抢走明星饭碗吗?
- 互联网企业做公益,让科技向善了吗?
- 老铁主播困局:快手的焦虑,辛巴缓解不了
- 传统企业,更需要UI一致性工程
- 房产公司佣金管理系统,要如何搭建?
- 如果将B端产品看作房子,如何理解B端设计的视觉通用规范?
- 下一个时代的运营策略: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你可以搭好基础盘
- 精神小伙儿说卷不动了,我是这样劝他的……
- B端交互|全局框架制定·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