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受高通“威脅”,蘋果晶片全自研?江蘇這家稀土公司功不可沒

語言: CN / TW / HK

當國產手機廠商表面喊著要自研晶片,最後都老老實實找高通排隊時,蘋果卻真的將自研進行到底了。

根據蘋果公告,2023年發售的iPhone 15,將徹底告別高通基帶晶片,取而代之的是蘋果自主研發的 Modem 5G晶片。屆時,構成蘋果產業鏈閉環的三大核心——系統架構、處理器和基帶晶片,將全部實現完全自主。

從此之後,有資格拿捏蘋果的,除了蘋果自己,就只剩臺積電、三星等全球獨一份的零部件生產商。那麼,當其他同行都“晶片難”的時候,蘋果卻能逆流而上呢?這都要感謝一家能提供稀土的中國“友商”。

一、蘋果自研為哪般?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是很多國產廠商,乃至消費者群體,都存在這樣一種認知:既然研發晶片費時費力,失敗率又很高,何不主攻市場營銷,晶片什麼的交給供應商好了。不過,手握超1000億美元現金,產品利潤率獨佔行業總利潤75%的蘋果,卻偏要去趟晶片自研的這趟渾水。

明面上看,蘋果就是要通過自研的方式,彰顯其品牌價值。畢竟買來的技術,或許可以贏得市場份額,但卻贏不來消費者的尊重。沒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公司,即使成為行業龍頭,也擺脫不了“組裝廠”的廉價定位。

蘋果能夠開創智慧機時代,同時讓後來者難以超越,靠的就是獨一無二的IOS生態,以及A系列處理器的流暢體驗。不過,搏一個“實力派”的企業名頭,還不是蘋果堅持“去高通化”的全部原因。

要知道,表面上所有的情懷,背地裡都是生意。

二、蘋果:有需求、有技術、有材料,穩賺不賠!

蘋果堅持基帶晶片自研,原因有三:

1、手機訊號:蘋果的阿克琉斯之踵

和安卓手機相比,蘋果手機有著更智慧化的後臺管理系統,和更流暢的畫面觀感。但與此同時,蘋果也有一個常被使用者詬病的問題:訊號差。

訊號問題,自iPhone系列的初代產品開始,就伴隨著蘋果的發展歷程,一直持續到iPhone13。訊號差是因為什麼呢?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有硬體自身引數的問題,也受整機架構、以及各部件匹配程度的影響。

具體原因,消費者當然不得而知。但大家能知道的是,基帶晶片,就是負責手機訊號的接收和發射的。而在以往的蘋果產品中,基帶晶片都是由高通提供的。

高通當然不可能向蘋果提供劣質產品,但“訊號問題”又已經積弊多年,蘋果急需一個契機,去說服消費者,讓大家相信,未來蘋果手機訊號是能好起來的。而“自研基帶”,剛好就給了大家一個相信的理由。

2、晶片研發:雖然很燒錢,但也很暴利

和很多人認知有所不同,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儘管費錢,但它也確實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買賣。比如華為2021年雖然全年營收大幅縮減30%,但淨利潤卻提升了76%,靠的就是在通訊技術領域的高附加值產品。

根據countpoint統計的全球手機行業利潤分佈,利潤率最高的蘋果獨佔一檔,割去75%的行業蛋糕。在剩下的25%裡,韓國三星又佔去15%。僅餘10%,留給我們的小米、華為、OV等中國手機品牌。

為何國產手機銷量在全球市佔率可以達到44%,利潤貢獻卻還不到10%呢?答案很簡單,都用來買晶片了。

以小米10為例,總價格440美元的小米10,僅CPU、基帶晶片兩項成本,就達到107.5美元。而賣出上百美元價格的高通晶片,成本又是多少呢?

根據高通最新發布的財報,2021年高通總營收335.66億美元,與手機晶片相關的QCT業務,全年營收270.19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晶片業務的毛利潤率高達60%。也就是說,製造一顆售價上百美元的晶片,高通可能只付出了40美元左右的成本。

這種低成本優勢,從蘋果的自主化電腦晶片身上也有所體現。據業內測算,蘋果自研筆記本晶片M1總成本,每顆僅為50美元,其中涵蓋研發投入、委託代工、封裝測試的所有環節。在M1自產前,蘋果購買對標效能酷睿i5,單顆花銷就超過200美元。

因此,實現晶片自產,不僅意味著省下了無數個“200美元”,同時,被高通收割的60%毛利、29%淨利,也將完全屬於自己。蘋果何樂而不為呢?

3、來自中國企業的“神助攻”

晶片研發生產,也並不僅有晶片設計這一個環節。完整的晶片製造流程,涵蓋從設計研發、到原材料加工、再到晶片切割、嵌入封裝等一系列複雜過程。而蘋果在晶片自主的道路上,最難的一道關卡便是原材料匱乏。不過,有賴於中國企業的幫助,這個短板早早地被蘋果攻克了。

根據國內上市公司華巨集科技的公告,在今年年初,華巨集旗下的興泰科技與蘋果授權的贛州科力稀土公司達成長期供貨協議。在為期一年的協議裡,華巨集將為蘋果保障每月50噸的稀土供給,累計一年600噸的稀土資源。

這對處於自研晶片關鍵期的蘋果而言,無疑是“剛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

三、結語

作為手機行業的“老大哥”,蘋果可以說是榜樣中的榜樣了。但作為行業追趕者,國產手機廠商似乎還不太夠格。

打破差距的鴻溝,不是一句“國人當自強”就能解決的。因為論資源是否豐富、論勞動力是否廉價、論人才是否尖端,筆者相信中國不輸於任何一個國家,為何在科技研發上,卻總是受制於人呢?

一句話總結:錢賺得太舒服了。

從上世紀90年代的電池產業,21世紀初的通訊產業,再到如今的手機、汽車產業,每個產業我們都是後來者,每個產業的市場規模我們都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沒有一個產業我們是技術的壟斷者。因為看似龐大市場規模的背後,實際上都是歐美日等國家企業所淘汰掉的高汙染、非核心的技術。而我們卻依然沉浸在“營銷至上”的泡沫經濟觀裡。

或許就像腳踏車拉力賽一樣,想成為冠軍就需要有一些敢於犧牲的破風者。而目前,中國像華為、比亞迪一樣的破風者,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