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

語言: CN / TW / HK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味要求孩子聽話、懂事、優秀,而是用愛和情感滋養孩子。

唯有這樣,當孩子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才能找到自我搭救的階梯,書寫從不幸變得幸福的奇蹟。

作者 | 可樂媽

前段時間,我聽説了一件事:

老家有個表妹文文,從小到大都非常優秀、懂事。

可沒想到,今年高考,文文卻意外發揮失常,比平時模考的成績低了30、40分,與自己理想的學校失之交臂。

不服輸的文文下定決心,要復讀一年。

表姨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支持孩子,便為她找好了學校。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讓表姨對這個決定後悔不已。

自從進了復讀學校後,文文就屢屢和同學發生爭執。

最嚴重的一回,文文在宿舍做題,而舍友在一旁吹頭髮。

或許是吹風機的聲音惹惱了本就心煩意亂的文文,她竟然抄起熱水壺,直接將一壺水澆到了舍友的頭上。

好在壺裏的水已經放了有一段時間了,才沒有對舍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但文文歇斯底里的狀態,卻不允許她再繼續住校了。

表姨沒辦法,只得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陪女兒唸書。

然而,沒過多久,表姨就驚恐地發現,自己印象中乖巧、聽話的女兒已經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文文白天嗜睡怕光,找各種理由逃課;

到了晚上,又整夜整夜玩手機;

表姨還在文文的手機上,發現她在跟網友談戀愛,説出的話讓人臉紅耳赤。

更糟糕的是,文文還經常無意識地傷害自己,用鋼筆在自己的手臂上劃下一道道駭人的傷痕……

在班主任的強烈建議下,表姨帶着文文去看了醫生。

結果出來一看:

中度抑鬱,伴有雙相情感障礙。

表姨懵了,好好一個孩子,怎麼説病就病了?

周圍的親戚朋友更是十分不理解,從小到大,文文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會突然變成這樣?

我明白大家的困惑。

但事實上,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過類似的結論: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長大後心理問題就越多。

這是為什麼呢?

看了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提到的三個心理學實驗,或許你的心裏就會有答案。

恆河猴實驗:

歸屬感和安全感

是每個孩子從出生就該得到的禮物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曾做過一項著名的“恆河猴實驗”:

他將一羣剛出生的小猴子分別交給兩位“媽媽”,一位是用冷冰金屬絲網製成的,身上掛着奶瓶的“鐵絲媽媽”;

另一位則是由軟絨布和海綿包裹着木頭製作的“絨布媽媽”。

結果發現:

24個小時中,小猴子有將近18個小時都跟“絨布媽媽”呆在一起。

只有餓得不行了,才會將頭伸到“鐵絲媽媽”那裏喝奶。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

當小猴子受到驚嚇後,會立刻奔向“絨布媽媽”,並在對方的懷裏逐漸平靜下來。

而那些無法接觸“絨布媽媽”的小猴子,則會癱倒在地,瘋狂抓撓自己,還會不斷撞擊頭部、大聲尖叫等。

日後,這些小猴子即便回到了猴羣,也再難恢復和其他猴子之間正常的交往。

這也證明了:

對幼年的孩子而言,對母親的愛撫、接觸和關懷的心理需求,遠遠超過了對吃奶的生理需求。

還記得去年年底那個留下5000字遺書後,跳海身亡的攝影師鹿道森嗎?

作為一名留守兒童,鹿道森從小被寄養在不同的親戚家。

雖然親戚對他關愛有加,但內心深處那種無依無靠的不安全感卻始終如影隨形。

他就像一艘破了洞的小船,在父母的控制慾、校園霸凌、抑鬱症等冷水的侵蝕下,他的生命之舟一點點走向了沉沒。

李玫瑾教授曾説:

“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往往取決於生命最初的那幾個月、那幾個年頭。


在人最弱小的時期,父母的每一次温柔迴應,都會給孩子帶來最深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歸屬感和安全感,是每個孩子從出生就該得到的兩件禮物。

更是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擊敗人生逆境的心理資本。

然而,現實中,卻有無數像鹿道森一樣的孩子:

他們的童年是動盪不安的,沒有人告訴他們“你很重要,我們都需要你”;

他們生怕給周圍人添麻煩,所以只能用温順和聽話將自己層層包裹,獨自面對所有的困難和悲傷,直到被負能量徹底吞噬。

所以,在孩子生命之初,父母最應該給予他的,不是富足的物質條件,而是穩定的生活環境——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連接,併發自內心相信:

爸爸媽媽永遠愛我、需要我。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掉入自傷自毀的黑洞裏,而是憑藉着充沛的心理營養,活出熱氣騰騰的人生。

戒斷母愛實驗:

教育孩子

一定是情感在前,約束在後

上世紀,美國曾流行過一種育兒方法,叫做“哭聲免疫法”

指的是,儘量少親吻、擁抱孩子,更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的大腿上;

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最多隻能握一下孩子的手或是親一下額頭,只有當孩子不哭了,才可以過去抱抱他……

這個方法的創始人,正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華生

他認為,應當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

最重要的是,避免情感過剩,讓孩子養成了依賴父母的惡習。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華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開啟了一場“戒斷母愛”的實驗:

“避免親吻、擁抱;


不輕易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拒絕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可結果,在這樣缺乏温度的管教下,華生的大兒子雷納雖然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精神分析學家,卻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他曾多次試圖自殺,最終,在30多歲的某個夜晚,自殺身亡。

華生的女兒也同樣如此。

而另一個兒子則因為童年的情感創傷,一直在外流浪,只能靠華生的救濟生活。

更可怕的是,這種心理問題還延續到了下一代:

華生的外孫女曾表示,自己的媽媽沉默易怒、常年酗酒,可當她長大後,也酒精成癮,屢屢自殺……

作家尹建莉曾説:

“所謂‘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性改造的一種行為。


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於它不尊重兒童,不體恤兒童身心發育特點,不符合人性,實際上並無教育要素,只是一種破壞力。”

我們總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但永遠都別忘了,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懲戒只是手段,愛才是核心。

如果我們總是把自己當成馴獸員,孩子表現好了,就獎勵一塊肉;孩子不聽話了,就皮鞭伺候。

久而久之,孩子出於誘惑和恐懼,或許會慢慢變得聽話。

但,看不見的代價就是孩子壓抑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用大人喜歡的方式故作懂事、堅強。

這樣的孩子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停下腳步,直到把自己逼入絕境……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跟孩子站在一起,給他足夠的情感支持。

而不是隻會用冷漠的規訓和粗暴地打罵解決眼前的問題。

生育農場實驗:

每一個優秀幸福的孩子

都是父母用心陪出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生育率連續下跌。

直到納粹上台的1933年,德國的人口淨生育率跌至0.71%,全國新生兒數量只有百萬,還不足19世紀末的二分之一,德國陷入了嚴重的人口危機。

在這種背景之下,納粹政府開始實施“生命之源”計劃:

他們堅信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人種。

於是,大量綁架、掠奪金髮碧眼的女孩,強迫他們為德國軍官生孩子,以製造更多血統純正的雅利安德軍戰士。

“生命之源”會為這些未婚先孕的女性提供一個祕密分娩的場所。

等孩子一生下來,就會被政府的工作人員抱走,再交給國家統一撫養。

這些孩子雖然從小接受着優質的照顧,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更沒有享受過父母的陪伴。

後來,隨着德國戰敗,大量“生命之源”的檔案被銷燬。

這些孩子成了徹底的“黑户”,不僅沒有超能力,還因為自幼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大多性格孤僻,難以融入社會。

這讓我想到了英國曾做過的一系列長達70年的紀實追蹤。

這項研究跟蹤記錄了近七萬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結果發現:

大部分出身普通的孩子會受到家庭、社會和經濟水平的影響,一生平庸,唯唯諾諾。

但也有20%的孩子會打破“平庸”魔咒,不僅成功逆襲,還收穫了幸福。

而他們改寫命運的關鍵,就在於他們從小是由父母陪着長大的。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高度和幸福程度的,從來都不是車子、票子之類的物質條件。

而是父母用心的陪伴。

在這個問題上,董卿就曾嚴肅地説過:

陪伴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他們成長的速度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當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再想重新當一回父母,早已沒有機會了。

英國心理學家温尼科特説:

“要將自己的破壞慾和活力活出來,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和糾正錯誤的空間,他們的那些野性最終將會轉換成活力。


不然,他們可能會喪失原始的野性的能量,不能去歡慶自己的存在。”

其實,很多孩子的“乖”,正是以犧牲自己的活力為代價的。

他們要麼因為缺乏安全感,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要麼因為背後沒有依託,只能一味壓抑內心真實的需求。

而這,恰好就是很多乖孩子,長大後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根源所在。

所以,相比馴化一個乖孩子,我們更應該用愛和陪伴為孩子的內心建起一座堅實的燈塔。

這樣,童年才會成為治癒他們一生的光。

我們的孩子才不會為了填補內心深處,那塊不被珍愛和重視的黑洞而被挫折輕易打垮,跌入絕望的深淵。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