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再次進攻iPad OLED顯示屏,京東方、三星顯示擬更改產線應對

語言: CN / TW / HK


蘋果再次進攻iPad OLED顯示屏,京東方、三星顯示擬更改產線應對


產業鏈傳出的消息稱,為了配合蘋果的中尺寸OLED面板產能規劃,三星顯示、LGD和京東方準備改造各自的生產線,先在行業裏試生產中尺寸的柔性OLED面板。

其中京東方擬將重慶B12工廠的三期生產線應用變更為智能手機、IT、車載用OLED面板產線。而成都和綿陽的產線,以及現在重慶B12已建產線,仍維持向市場供應智能手機OLED面板。

去年晚些時候,LGD也把其後續的六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投資,變更成了兼容中尺寸面板的產線,外界的解讀也是為了滿足蘋果的需求。

另外三星顯示也在等待蘋果的批准,準備在現在的QD-OLED產線旁邊投資第 8.5 代 IT OLED 生產設施。

三星顯示技術路線更為激進,與日本的 Ulvac 合作開發了一種垂直沉積設備來蒸鍍OELD發光層,三星顯示和Ulvac倒底採用什麼技術來引導OLED發光材料蒸氣能在蒸發腔中水平移動,目前外界還不是很清楚。

此前的RGB發光材料的蒸鍍技術,都是採用發光靶材昇華後的相對高温蒸汽上升,透過FMM超薄金屬掩膜板後,接觸基板冷卻凝固成固態有機交聯發光層,所以FMM超薄金屬掩膜板是通過磁力吸附在基板工作台上,壓緊基板進行工作。

8.5代線由於基板尺寸較大,FMM超薄金屬掩膜板容易下垂變形,造成像素蒸鍍變形或對位不準,所以一直以來OLED RGB水平蒸鍍技術,都止步在6代線。Ulvac的垂直沉積技術如果攻克的話,那麼RGB OLED面板尺寸,將不再受限於6代面板產線,以及中尺寸顯示器上,將會成為了LGD白光OLED+RGB濾光膜技術的有力競爭對手。

在蘋果的中尺寸iPad 、MAC OLED顯示屏團隊撤出韓國兩年之後,這二年蘋果仍然一直堅持在與上游材料供應商更改配方與量產工藝路線。

為了配合最新的HDR視頻技術,蘋果把OLED面板技術列為其中小尺寸消費電子產品主要顯示技術,而對應的中大尺寸視頻生產力工具電子產品,則採用6K~8K的MINI-LED背光源LCD技術,以提升HDR的景深和影像精細度解析力。

不過蘋果的顯示團隊在韓國三星顯示和LGD多年的聯合開發下,不管是RGB蒸鍍技術,還是白光+RGB濾光膜技術,都沒有克服蘋果對中尺寸OLED面板的技術與品質需求。

為了不在HDR視頻技術上落後,蘋果利用台灣的MICRO LED研發團隊的技術,暫時推出了MINI-LED背光源LCD技術的中小尺寸消費電子顯示器,配置在iPad、MAC產品上。

蘋果在推出IPHONE OLED顯示屏時,主要是跟材料供應商突破了紅光OLED發光材料技術,而在中尺寸OLED顯示屏上,蘋果面臨的是藍光OLED材料的技術突破。

據稱蘋果為了彌補現有的RGB OLED產品在中尺寸上顯示技術參數短板,與三星顯示和LGD一起研發出了一種雙層RGB OLED發光層技術,不過由於製作成本過高,從而沒有跟三星顯示和LGD達成真正的量產協議。

不過蘋果認為雙層RGB OLED發光層技術,其實跟LTPO TFT背板技術一樣,都是增加新的功能層來達到更好的顯示技術水平,因此不應該成為面板廠成本增長過大,達到不量產效益的理由。

不過與LTPO TFT背板的功能層只關注電路電壓降不同,OLED發光層的功能層主要是考量發光光子累積效率,其發光效率直接影響像素器件的驅動時間時長和驅動功率大小。因此在單層OLED發光層的良率都比較難控制的情況下,繼續增加發光層的製作次數,對於面板產線的控制來講,難度極高。

蘋果現在給出的技術路線,類似於把TFT背板驅動層折解開來,再跟兩層RGB OLED發光層組合,兩層RGB OLED發光層之間也進行了隔離,從而更有利於產線良率控制。

蘋果也進行了一層白光OLED發光層和一層RGB OLED發光層的組合試驗,希望降低發光層的蒸鍍次數來提升產線生產效率。

實際上,這些技術都是OLED行業裏過期專利的一些改版,只是蘋果把它們翻出來重新對技術進行組裝後,業界也才改變了這類OLED面板產品是無法量產的觀念,慢慢跟着蘋果來一起折騰,同時也把非蘋果系的競爭對手,排除在技術應用場景之外,而這一直是蘋果擅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