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再聊快錢

語言: CN / TW / HK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Ray先森”(ID:RayZhang1993) ,作者:Ray先森,36氪經授權發佈。

2018年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掙快錢。

這篇文章發佈後也曾引起過很多爭議,褒貶不一:

有人説,以慢為快取之有道;

也有人説,真想讓快錢來毀掉自己。

甚至還有人專門發文來反駁説:

關於賺錢我聽過最扯淡的雞湯:賺快錢,會毀掉你。

當時,我的責任主編還問我,要不要寫篇文章反駁下,後來被我婉拒了,因為我覺得這種觀點類的針鋒相對本無可厚非,每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也各不相同,沒必要在口舌上為這種無意義的事情爭個高低。

再後來,這事也就慢慢被我忘了,巧的是,最近又碰上了關於一件“賺快錢”的事,而且是實實在在快,快到讓我難以置信,我都懷疑為什麼這種事居然會發生在我身上。

所以,也借這個機會,在3年後再和各位讀者朋友聊聊“快錢”這件事,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1. 選擇賺快錢, 本質就是一場機會主義的勝利

我問你,讓你把你以前發表過的文章的著作權,按照每篇2000元的價格賣給別人,這事你願不願意?

説實話,我第一反應是:

真的假的,天底下還真有這樣的好事?

這件事就發生在前幾天,一個陌生人突然申請讓我通過微信好友的添加,我以為是哪位讀者朋友,也就沒多想,結果對方上來就問我:

你好,看你文章比較有感染力,想買您幾篇比較好的文章,每一篇文章2000元。您看有希望合作一次嗎?

對方看我有些猶豫,後面又繼續拋出更優厚的條件:

你們公眾號這麼多原創文章,每一篇文章2000元,100篇文章就是20萬,可以先給您打款。您擔心哪一塊呢我們可以聊聊?

如果你細心一點其實就會發現,他説的是“你們”而不是“你”,説明他不僅僅是找了我一個人,而是一大羣寫作者,而且這個話術真的非常具有誘惑性,你想想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寫作者,突然有人吿訴你:

給你2000塊,讓你把稿子賣給對方,而且量大價高,還能先打款。

一般人哪頂得住這種好事的誘惑?

我陸續諮詢了幾個公號主編朋友,他們都紛紛表示以前就被這種機構狠狠敲詐過,隨着深入瞭解發現,其實這裏面的套路是這樣的:

首先,找到一些比較有知名度或代表性的作者,高價買入對方的作品著作權。

其次,在網絡平台上根據內容檢索,發現有哪些機構曾經違規轉載或偽原創。

再次,給對方機構發送律師函要求打官司,一般情況下小公司會選擇私了。

最後,通過私下賠償能拿到一筆高額賠償費用,而且遠高於作品買入價格。

如果是熱門文章,一篇花幾千元購買到的文章版權,往往能為維權機構創造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利潤。

其實,這些機構維護的是著作權嗎?並不是,他們維護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所以,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2000元買一篇稿子”的戲碼,要知道,在自媒體這個領域了,很多人可能寫了好幾年一篇稿費也就三五百,一下子給你2000塊一篇,

我想,一般人很難做到不心動。

但是在後面,我還是沒有答應這件事,我知道,一旦賣掉了文章的著作權,後期受影響的可能就是無辜的平台方,特別是和我有長期合作轉載的公號平台就多達上百家,如果對方一個個吿過去,最終還是傷害了我和平台方之間的信任。

説實話,這就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賺快錢”,這讓我想起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提到:

人的大腦天生就愛偷懶,用最節約能耗的方式去達成目標,也是人類的進化優勢。

因此,選擇自己可以拿來即用的最便捷方式去達成目標,可以説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的固有惰性,但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有時候最方便的方法,其實也是最危險的方法。

寫到這裏,距離上一次討論“快錢”這個話題已經過去3年了,這3年間我仍舊看到身邊很多人對“賺快錢”趨之若鶩,甚至痴迷其中難以自拔。

我見過有人為了炒幣,輸的連房租都交不起;

我也見過有人盲追風口,連本職工作都丟了;

我還見過有人交錢鏈接大佬,不過是充當韭菜。

這幾年在互聯網創業風口和趨勢的烘托下,很多陌生的名字忽然與百萬千萬的資產聯繫在 一起

很多人只看到胡瑋煒、黃錚、王興、張一鳴的成功,但是他們沒有看到的是這些所謂暴富的人,都有一個完美的人生階梯。 

對自己和世界瞭解越少,越容易相信一夜暴富、一夜暴紅的神話。

就像選擇賺快錢一樣,本質就是一場機會主義的勝利。

我並不是反對你賺快錢,而是想讓你明白:

永遠不要賺超出認知範圍之外的錢,即便你現在賺了,將來也會要還回去。

2. 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有一次Airbnb的CEO 布萊恩·切斯基和亞馬遜的 CEO 貝佐斯坐下來聊天,兩個人談到了他們共同的偶像巴菲特。於是,切斯基問貝佐斯:

“你覺得巴菲特給過你的最好建議是什麼?”

貝佐斯説:

“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説: “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你可能會説這不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嗎?誰不想小學就上少年班,畢業就能年薪百萬,最好一齣生就能實現階層跨越。

但實際上,即使是股神巴菲特,99.8%的資產也是在他50歲後賺到的。

同樣,即便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而它的股票從上市時到現在已經漲了1000倍。可如果能有機會在它上市之初,也就是1997年時就購買這隻股票,我們也很難一直將它握到現在而不賣掉。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價格並不是線性上漲的,而是在跌跌撞撞、起起落落後才上漲到今天的價格的,其間也曾有超過99%跌幅的時候。從上市到現在一共22年,而股價的極速上漲其實也就是最近五六年的事。

就算當初你在1997年買進了它的股票,你真會一直握住它從此不賣嗎?

直接賣了賺錢,一夜暴富不好嗎?

無獨有偶,中國私募基金李馳曾經在《中國式價值投資》談及自己的投資觀點,提出過一則類似的9字口訣:

不怕慢、不怕站、只怕退。

不怕慢,指追求持續盈利,不賺快錢,不追求市場大熱的交易機會。

不怕站,指忍耐力,在市場大熱時還能忍住,不跟風不盲目。

只怕退,指連續盈利之後突然一個大虧損,就會讓利潤中斷。

有時候,我特別理解那些總想掙快錢的人,他們總是怕自己發不了財、總是怕自己跟不上趟、總是怕自己吃虧,直到發現自己的節奏被打亂、注意力被影響,最後走入別人精心佈置的陷阱裏才悔之晚矣。

有時候,掙快錢更傾向於一看到市場上的某個發財機會,就想大撈一筆、撈完就走的行為。

他們想要的是跳過“播種、施肥、澆水”的過程,直接就能收穫花朵與果實的人生;或者説,他們想要的是快速的,不必花費力氣就能實現的“財富自由”。

與之相對的是,慢慢變富反而是一種成長與沉澱,這種成長與沉澱能讓經歷者有能力抵禦風險,有勇氣拒絕誘惑,有信心度過漫長歲月。

如果連慢慢成長這一步都無法做到,即便真的賺到了這一筆,

你敢保證下次還能賺到嗎?

3. 選擇長期主義, 選擇做時間的朋友

寫到這裏,你看到標題一定會説:

我就知道,又來和我説什麼長期主義。

沒錯,但我今天不想只和你談長期主義,而是想聊下長期主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堅持長期主義?以及堅持長期主義和賺快錢有什麼關係?

1.長期主義是一種精神氣質

長期主義除了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個人的精神氣質。

一般來説,內心比較有安全感的人,早年往往沒有因為動盪貧困而對安全、金錢產生一種病態的迷戀。這樣的人,他的精神氣質比較傾向於長期主義。

比如説扎克伯格,他本身不是苦孩子出身,在大學裏頭創業寫軟件,微軟想要花200萬美元買這個軟件,但是他不喜歡微軟,一個窮學生就這樣拒絕了200萬美元,這種事一般人有幾個能不心動的?

就像沒多少人敢説“我對錢完全不感興趣”,因為只有本身足夠有錢的人才有膽量説這樣的話。

後來在Facebook成長的過程當中,他遭遇到了資金的挑戰,面臨着資金的危機,有人出價五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他還是拒絕了。

我們可以説扎克伯格內心有一種長期主義的精神氣質,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長期主義的世界觀和精神氣質的。

如果你正準備創業,你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小小的思想實驗:

假如你明天要去註冊一家公司,但今天中了五千萬美元的彩票,那麼你明天會不會依然註冊這家公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了,否則你就是一個短期主義者。

今天很多人都在倡導長期主義,它聽起來是一個褒義詞,但是無論我們是經營個人還是經營一家企業,面對好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警醒,因為好事本身不一定是好辦的事。

不要因為這個東西好,就選擇它,或者強迫別人去選擇它。不要以一種“別人家的孩子”的口吻和態度去要求別人、要求自己。

我自己這麼多年堅持寫作跑步和看書,但我從不喜歡勸別人也去幹這些事。

關於長期主義也一樣,你可以選擇挖空心思賺快錢,我同樣可以心安理得賺慢錢。

2. 為什麼要堅持長期主義?

前幾天在得到得到邏輯思維裏,看到西安校區的打磨教練鹿宇明分享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叫張飛的市內設計師,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兩萬平方米的大項目。

對張飛所在的公司來説,這種規模的項目,一年也就能遇上一兩個,很難得。但是問題是他來晚了,前面已經有2家公司報價了。

也就是説,張飛大概率算是白跑一趟了。因為在設計行業,很多時候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越晚報方案的,越吃虧,但他還是照常看現場,並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想法。

當時,負責接待張飛的甲方代表提出説:

要不要看一下前兩家公司的設計圖紙,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借鑑融合的,做一個更好的方案?

其實説白了,就是讓他看別人的設計稿,再給個更低價格。

但張飛當時就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説:

我自己也是設計師,我不希望自己辛苦做的作品,就在這種情況下被別人窺探。再説了,我在這個行業已經20年了,未來我還要長期幹下去,我不希望我自己的設計被別人的思路帶着跑。

如果跟着別人的節奏走,那我這次拿下了這個項目,最終還是會死掉。但要是他的作品不如我的想法好,我又何苦要去看他的呢,還落得自己心頭不安。

於是,他堅定拒絕了甲方的提議。

讓張飛感到意外的是,因為這件事,甲方老闆,反而願意花更多時間來跟張飛溝通方案的設想和細節。最後競標的時候,甲方最終選擇了張飛。

你看,項目是短期的,但自己的事業是長期的,如果為了短期的項目,賭上自己的信譽和心頭不安,這筆賬其實是不划算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誘惑的時候,可以像張飛那樣,問問自己:

如果因為眼前這個單子,賭上自己的信譽和更長期的事業,我願意嗎?

我想,當你不斷用這個問題提醒自己,就有定力抗住當下的誘惑了。

而一旦你有能力抗下眼前的誘惑,其實你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收成並不在眼前這一畝三分地,當你把眼光放長遠些,或許你的世界和視野會更開闊,也更明朗。

3.堅持長期主義和賺快錢有什麼關係?

再説一個身邊的故事,2017年我剛剛進入自媒體行業,但那個時候自媒體寫作領域中已經是高手林立,有很多前輩級的人物都是從傳統媒體直接轉型進入新媒體。

在他們面前,我簡直就是不堪一擊的小白。

當然,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小白寫手,而他們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用行業術語説就是“暴力起粉”,説白了就是讀者喜歡看什麼,就寫什麼,越容易刺激眼球的內容越是能成為他們漲粉的第一選擇。

於是乎,那幾年滿屏朋友圈充斥着諸如:

“他怎麼愛你,就怎麼睡你”

“不給你花錢的男人,活該單身”

“顏值就是正義,長得好看才值錢”

像這樣的標題,一次次在挑逗着讀者的情緒,促使他們點進來,也為寫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當然流量的背後意味着可以變現和賺錢。

但這幾年,隨着網絡閲讀環境的淨化,以及讀者本身的認知改變,肉眼可見的是那種擦邊球、標題黨的文章已經越來越少,而這種快錢也越來越難賺。

有時候,你會發現要做好一件長期的事,難的其實不是事本身。

我們最大的難點,反而是在漫長的時間裏,在無數的不確定下,怎麼跟自己的糾結相處,跟自己的懷疑相處,甚至是怎麼跟自己的絕望相處。

就像前幾年,我就一直堅持寫偏深度的文章,很多讀者説,你寫的又不有趣還又臭又長,還不如寫點時下熱點或是明星娛樂內容,閲讀量高而且漲粉快。

確實如此,我可能花了好幾晚上找選題找資料找案例,最後寫出來的文章可能還不如別人發一條抖音閲讀量高。

但是我始終覺得,一個人只有經過深度的閲讀和思考,才能有可能寫出不流於表面的浮躁文章,這既是我的一貫操守,也是畢生追求。

也基於這一點,我選擇了一條更難走也更少有人走的道路。

寫在最後:

“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

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

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茨威格在《人類羣星閃耀時》中曾如是寫道,很多時候,人們常常驚豔於橫空出世的羣星,但他們不記得是:

人類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時刻,在出現之前,都有長時間的醖釀和勢能的積累,但是絕大部分人只能看到那一瞬間羣星的閃耀,而忽略了之前的準備。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也誠懇的吿訴你:

不要豔羨於他人的暴富,也不要自慚於當下的困頓。

不要太過計較眼前的利益,也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也請你始終相信:

凡含淚播種者,必將歡呼收割。

凡投機取巧者,必將被聰明誤。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