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雲,就上...

語言: CN / TW / HK

(1)企業上雲

企業上雲,我們第一直覺就是:企業ERP上雲。

一說上雲,我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公有云IaaS上安裝軟體。是甲方企業自己買的公有云IaaS伺服器,還是乙方IT供應商買的公有云IaaS伺服器,不重要。是不是多租戶技術架構,是不是年度訂閱付費,也不重要。

再往前進一步,才是:

多租戶技術架構

公有應用軟體提供服務

年度訂閱付費

所以你看,企業上雲,也分兩個方向說。

(2)數智企業

數智,代表:大資料、智慧。

一、大資料

大資料也分兩個走向說。

一個走向是:所有系統,都最終彙集到一個大資料平臺,再進行後續的處理(比如查詢、整合打通、彙總、統計等等)。

一個走向是:設計新一代系統的時候,就採用大資料的設計思想。比如設計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圍繞人才盤點&晉升繼任,採集和此相關的所有周邊資料,圍繞員工薪資核算,把和員工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績效工資、提成、津貼、獎金的資料都採集彙集在一起方能方便計算。再比如設計財務管理系統時,圍繞預算管控和企業運營績效管控,把所需的成本歸集、費用歸集資料都採集彙集在一起,圍繞報告/合併報表/多責任中心報告,也需要把和此相關的資料彙集在一起,圍繞財務合規風控,需要把和此相關的資訊也都彙集在一起。

二、智慧

智慧,也經歷了很多代。

有最簡單的統計學,

也有因果推斷、時間序列預測、知識圖譜、運籌學...

也有現在流行的深度學習、人工智慧(視覺、語音、搜尋推薦等等)

智慧也有兩個走向說。

一個走向是:在現有系統中嵌入智慧的技術。

另一個走向是:用人工智慧設計新一代系統,如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是採取視覺和語音採集資料,用因果推斷、時間序列預測、知識圖譜、運籌學/推薦引擎來處理資料,用搜索引擎、語音智慧對話來輸出資料。比如ERP中最核心的MRP,就可以用人工智慧來直接設計生產計劃、生產排程,以機器為主以人為輔,不用人來主力編制生產計劃、做生產排程。

(3)企業雲服務

企業雲服務,這就意義廣泛了。我在2015年我就講:現在火熱的是企業服務,現在火熱的不是企業軟體。

所以,企業雲服務,在中國,範圍非常大,我們常見的有:

1、IT:IaaS、PaaS、SaaS

2、和IT沾邊,也和業務沾邊:DaaS(如營銷線索挖掘、測評、證券資訊、徵信&合規&風控)

3、線上平臺數智技術驅動的數字業務:BaaS(如數字營銷服務、數字金融服務、數字通訊服務、數字商旅採購服務、數字倉儲物流排程服務、數字裝置運維服務、數字財稅服務、數字人力招聘學習服務等等)

(4)商業創新

商業創新,也分兩個走向說。

一個走向是站在甲方(中國企業)的視角來看商業創新,我舉個阿里的例子:

阿里在2018年提出商業作業系統,裡面主要包含:

商業平臺:1688批發+天貓零售

物流平臺:菜鳥

金融平臺:螞蟻金服

資訊平臺:阿里雲+釘釘

阿里自己並不進貨囤貨賣貨送貨,阿里的職責就是搭建線上可訪問的商業平臺,然後社會化資源上來完成交易,阿里在其中負責社會化資源的供需智慧匹配。

在這些平臺之上的所有生態,都可以基於阿里這個商業作業系統玩出自己的各種花兒來。如果阿里這幾個商業平臺不滿足上面生態玩家的需求,還可以引入更多的生態來滿足這些玩家的個性化訴求。

另一個走向是站在乙方(中國企業服務甚至中國企業軟體提供商)的視角來看商業創新,我舉個Salesfore的例子:

Salesfore能保證的是企業客戶使用Salesfore的CRM IT系統成功,但Salesfore不能保證企業客戶的商業成功。使用CRM IT系統成功,和企業能不能真的找到客戶、提高銷售額,沒有半毛錢關係,也和Salesfore無關。

Salesfore打造好APEX商業程式語言和低程式碼開發工具、PaaS平臺、應用商店,之上的開發商基於Salesfore這個體系開發各種應用,滿足Salesfore拉來的這批客戶所需的各種周邊IT需求。

(5)社會化商業

社會化商業更有多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就自己一個企業,我連線網際網路微信百度地圖,我連線阿里京東拼多多平臺,我連線銀行稅務海關,我連線釘釘企微飛書...。

第二個階段,我是一家強勢的巨頭企業,我開始用一套線上的SaaS,我給他們初始化好資料,讓我的上中下游的合作伙伴都上來,讓他們在這套線上平臺上和我緊密業務協作,管控我的下游合作伙伴(分銷商-零售門店),管控我的中游合作伙伴(代工生產、倉儲物流)、管控我的上游供應商合作伙伴。在2000年的時候,SAP就推過這個概念,當年叫ERPII,可惜沒有推成功。

第三個階段,我是一家強勢的巨頭企業,但我不需要保持穩定的長期的深度的戰略上下游合作了,而是更多的社會化資源都可以進入我這條產供銷研產業鏈,它們可以隨時、快速便捷地進來,接單、執行。當年SAP沒有推成功ERPII,除了當年的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環境薄弱以外,其實還有個致命問題,那就是:這些上來的社會化的合作伙伴,到底是這個線上平臺上的的一個數字實體,還是一條供應商主資料記錄?這個設計架構其實決定了以後企業能不能從自營轉型到自營+平臺,類似京東那樣。

第四個階段,我開始革命了。我自己不再擴張,我自己不再作為最大的訂單發包方。而是我經營好這個線上平臺,讓更多的企業來上面發包,其他生態接包。

你看京東,1998年就在中關村線下賣貨了,2007年開始在網上賣貨。自己幹零售,自己也被迫幹了倉儲物流。後來京東要發展大家電業務(如冰箱洗衣機),這不同於京東過去擅長的小件物流(如手機/膝上型電腦),所以京東引入了海爾日日順物流倉儲物流合作伙伴。2010年京東搭建了第三方商家平臺,在京東平臺上,京東自營在賣、第三方商家也在賣,大家共同使用京東的訂單交易支付、倉儲物流配送線上IT平臺。在2018年以後,第三方商家的GMV已經超過京東自營的GMV,京東的主要純利也來自第三方商家。所以,京東從自己在網上賣貨,在2010年轉型成別人賣貨,這是個重大的飛躍甚至革命。如今京東的IT研發人員也已經超過2萬多人。

做社會化商業,按建設主體視角來說也有兩個方向說:

一個方向是大家看到的拼多多、美團、滴滴,一創業就直接搞平臺,而且創始人過去也沒有任何行業從業經驗和從業資源。砸了幾十億美金,終於砸出一個坑。

一個方向現在還沒有被驗證成功,那就是幹了幾十年的傳統實業巨頭,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從業資源。

做社會化商業,按資源整合運營視角來說有三個方向說:

一個方向是甲方企業自己尋找資源、自己整合運營,乙方企業IT商只提供IT線上應用系統和IT支撐平臺。比如SAP Hybris。

一個方向是甲方使用服務,業務資源和IT都由乙方提供。比如SAP的Ariba、Concur。

另一個方向是甲方使用乙方提供的線上應用系統,沉澱了自己的資料,乙方根據資料來做更高一層次的社會化資源供需匹配。比如SAP的Fieldglass、SAP的倉儲物流商業網路,就屬於這一個方向。

你看,就連死板的歐洲德國人、創立都超過半個世紀的SAP,也是三種業務模式呢。

延伸閱讀:

數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