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是什麼?為何晚清首富胡雪巖,告誡子孫要遠離“白虎”?

語言: CN / TW / HK

清朝時期,有一種特殊的存在——紅頂商人。而胡雪巖,便是清末年間最為知名的紅頂商人之一,同時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

由於清末特殊的社會環境,胡雪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某種程度而言,從胡雪巖的人生經歷當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社會走向。

而作為一個成功過亦失敗過的著名人物,胡雪巖在臨終時給子孫留下的告誡,可以説是其對自己整個人生經歷的一種總結。

然而,“勿近白虎”中的“白虎”究竟為何,胡雪巖又為何會留下這樣的話來告誡子孫呢?

一路向前

清朝道光三年,胡雪巖出生了。胡家並不是什麼大户人家,相反的,胡家家境十分貧寒

作為家中第三子,胡雪巖的童年並沒有太多美好的記憶,但是吃飽飯,就已經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了。

12歲時,父親因病離世,使得胡家眾人的生活更為艱難。

因此,在長到13歲的時候,胡雪巖為了擺脱這與生俱來的貧困,決定出去闖上一闖

本是安徽人的胡雪巖,一路行行走走,來到了杭州。彼時的胡雪巖並沒有什麼足以安身立命的本事,只能在各種商鋪間,做一個不起眼的學徒,用以積攢經驗

之後,在錢莊當學徒的三年,胡雪巖可謂是任勞任怨、勤苦好學。於是,胡雪巖終於得以轉正,成為一名錢莊夥計

不過,這工作雖可餬口,卻並沒有過多的發展。都説人往高處走,19歲這年,胡雪巖改為在阜康錢莊做夥計。

這阜康錢莊的於老闆,雖然有着不錯的家底,卻奈何身下無子,後繼無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於老闆決定讓胡雪巖做自己的接班人。

之後,有傳言説,胡雪巖曾在此期間資助過家道中落的王有齡,但是,這一説法並沒有相應的正史資料作為依據。

不過,胡雪巖與王有齡之間,的確在其任職期間,有着不錯的交情。並且,王有齡得勢後也的確知恩圖報,帶胡雪巖更上一層樓。

此時的胡雪巖已經37歲了,距離其離家闖蕩,已經過去了24年。而這一年,卻是胡雪巖真正開始走上頂峯的時刻。

此時的胡雪巖,在王有齡的提攜之下,幾乎佔據了當時整個浙江省近半數的戰時財經,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清咸豐十一年,太平軍大肆起義,王有齡不敵太平軍,使得城池失守城。無法接受這樣污點的王有齡最終自縊身亡,而胡雪巖也因此失去了彼時最大的靠山。

走上巔峯

原本以為,王有齡的離世,會給胡雪巖的事業帶來極大的衝擊。然而,胡雪巖並未因此陷入危機當中,反而更上了一層樓。

王有齡離世後,左宗棠接任了浙江巡撫一職。多年的沉澱早已使得胡雪巖脱胎換骨,很快,胡雪巖便得到了左宗棠的器重。

由於當時浙江境內大小官員,都為了財產安全,將大部分身家存在了胡雪巖的錢莊,胡雪巖有了發展更全面貿易的資本。

加之左宗棠當時對其青眼有加,將籌辦軍餉與軍火的事宜,全權交與胡雪巖操辦,胡雪巖一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紅頂商人”。

不過,事業上蒸蒸日上的胡雪巖,並沒有變成為富不仁、滿身銅臭的模樣,反而大力支持設粥場、善堂、義塾等。

因此,胡雪巖不僅事業上賺了個盆滿缽滿,名聲上也是人人稱讚。有錢、有名聲、還有官方支持,胡雪巖的事業愈發紅火。

當左宗棠提出要在福州辦船廠時,胡雪巖也是鼎力相助,就這樣,我國曆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廠——“福州船政局”就此誕生。

到了同治十一年,由於其協助左宗棠有功,胡雪巖得黃馬褂之賞,被授江西候補道,在當時所有紅頂商人中,也是出類拔萃的那一位。

只可惜,“花無百日紅”,適逢亂世,即便是胡雪巖,也無法抵抗時代的洪流。

鬱鬱而終

光緒八年,已經59歲的胡雪巖在上海開辦了蠶絲廠。此時的胡雪巖野心極大,想要就此壟斷絲綢貿易。

然而,這卻是胡雪巖一生當中,做出的最為錯誤的決定。由於胡雪巖的動作影響了外商的既有利益,外商開始聯合起來抵制胡雪巖。

從最初的勢均力敵到後來胡雪巖略佔上風,這當中,胡雪巖投入了大量成本。只可歎其時運不濟,“天時”開始傾向於外商一邊。

先是意大利生絲大豐收,而後,中法間爆發戰爭,胡雪巖這次兵敗如山倒,只得低價賤賣蠶絲廠。

當然,這並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胡雪巖尚有轉圜餘地,但當初在其錢莊存款的大小官員,卻給了胡雪巖致命一擊。

眾多官員開始爭相提取當初存款,並每每以官位壓制,對胡雪巖進行敲詐勒索。

於是,在苦撐數月後,胡雪巖的商業帝國終於全面崩盤,在沒有半分轉圜餘地。

而沒有了利用價值的胡雪巖也淪為棄子,被革去了官職並抄沒家產。就這樣,胡雪巖畢生的心血,在這樣的境遇之下,盡數付之東流。

光緒十一年初冬,胡雪巖鬱鬱而終,臨走前向子孫留下了“勿近白虎”的告誡。

在玄學中“白虎”為兇,但是,胡雪巖所説的“白虎”卻並非是如此含義。

關於胡雪巖話中“白虎”的含義,有兩種指向

第一種是以“白虎”代指“白銀”,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追名逐利本是人之常態。

然而,一生幾經沉浮的胡雪巖卻深知只錢財的可怕之處。在那個“重農抑商”的年代,商人即便賺了再多錢財,最終仍然無法得到與其相匹配的社會地位

也就是説,在那個年代若是一味從商逐利,很難保證最後不落得同胡雪巖相似的下場。

因此,胡雪巖希望後世子孫可以遠離商道,不以追逐財富為人生目標

第二種指向則是代指“官場”,晚清政局混沌,即便胡雪巖曾得了官職,有過靠山,最後卻仍在大環境的影響,官場中人的踐踏下,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因此,見過官場厭惡、人心叵測的胡雪巖,希望自己的後世子孫,可以遠離這些紛紛擾擾,做一個平民百姓,保自己一生無虞。

結語

胡雪巖的一生,的確令人感歎。不過,令胡雪巖能夠青史留名的,更多的是其雖生逢亂世,又是以利為先的商人,卻始終不忘心懷天下蒼生的那份純粹善良

另外,胡雪巖留給其後世子孫的告誡,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品味。如今社會不似從前,人們的選擇也有了更多的方向。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