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語言: CN / TW / HK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即發生於此,1937年抗戰爆發後,沿海城市先後淪陷,大批難民流離失所。

由於寶雞是當時隴海鐵路的西端終點,所以很多失業工人及難民大量湧入此地,使這裏物資極度匱乏,同時為支持抗戰,供應軍需民用,工合運動(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應運而生。

此番整理的即是1941年的寶雞縣生產合作社的勞動場景,人物有紗廠女工,婦女兒童,失業工人及傷殘軍人,地點有工合新村、窯洞、寺廟等,一起來看。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工合新村,由武漢紗廠疏散過來的女工組成,在這裏培訓年輕女孩學習技能。.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學習勞動之餘,圍在一起吃飯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年長及年幼的,在窯洞裏做些繞線等簡單的工作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也有一些傷殘軍人加入合作社,手裏拿一個編好的網兜,從寶雞縣長壽山網袋生產合作社走出來,下面我們跟隨他的腳步走一走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他手拿網袋,來到了一個有古老建築的院子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乍一看你會以為這是個戲台,上面的戲台班已準備就緒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個寺廟,這裏的人們也在編織網袋,屋頂上兩條飛龍雕刻得栩栩如生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這個人可能就住在這裏,牆上掛着衣服,此刻他放下枴杖縫補起自己的衣服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這是一個縫紉車間,也是合作社的一部分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這是一個玩具車間,生產供學生學習和生產的玩具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製作紡織工具車間,寶雞是個產棉區,這些工具不可或缺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這個眼睛有傷殘的人也在編織網袋,身後是紡車部件

陝西寶雞老照片:紡織女工,年輕姑娘、傷殘軍人為抗戰做貢獻

這也是個傷殘軍人,在這裏傷殘軍人佔合作社成員相當大的比例,邊康復邊生產。

———END———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墨跡梓史整理上色,更多歷史老照片,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