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再次进攻iPad OLED显示屏,京东方、三星显示拟更改产线应对

语言: CN / TW / HK


苹果再次进攻iPad OLED显示屏,京东方、三星显示拟更改产线应对


产业链传出的消息称,为了配合苹果的中尺寸OLED面板产能规划,三星显示、LGD和京东方准备改造各自的生产线,先在行业里试生产中尺寸的柔性OLED面板。

其中京东方拟将重庆B12工厂的三期生产线应用变更为智能手机、IT、车载用OLED面板产线。而成都和绵阳的产线,以及现在重庆B12已建产线,仍维持向市场供应智能手机OLED面板。

去年晚些时候,LGD也把其后续的六代柔性OLED面板产线投资,变更成了兼容中尺寸面板的产线,外界的解读也是为了满足苹果的需求。

另外三星显示也在等待苹果的批准,准备在现在的QD-OLED产线旁边投资第 8.5 代 IT OLED 生产设施。

三星显示技术路线更为激进,与日本的 Ulvac 合作开发了一种垂直沉积设备来蒸镀OELD发光层,三星显示和Ulvac倒底采用什么技术来引导OLED发光材料蒸气能在蒸发腔中水平移动,目前外界还不是很清楚。

此前的RGB发光材料的蒸镀技术,都是采用发光靶材升华后的相对高温蒸汽上升,透过FMM超薄金属掩膜板后,接触基板冷却凝固成固态有机交联发光层,所以FMM超薄金属掩膜板是通过磁力吸附在基板工作台上,压紧基板进行工作。

8.5代线由于基板尺寸较大,FMM超薄金属掩膜板容易下垂变形,造成像素蒸镀变形或对位不准,所以一直以来OLED RGB水平蒸镀技术,都止步在6代线。Ulvac的垂直沉积技术如果攻克的话,那么RGB OLED面板尺寸,将不再受限于6代面板产线,以及中尺寸显示器上,将会成为了LGD白光OLED+RGB滤光膜技术的有力竞争对手。

在苹果的中尺寸iPad 、MAC OLED显示屏团队撤出韩国两年之后,这二年苹果仍然一直坚持在与上游材料供应商更改配方与量产工艺路线。

为了配合最新的HDR视频技术,苹果把OLED面板技术列为其中小尺寸消费电子产品主要显示技术,而对应的中大尺寸视频生产力工具电子产品,则采用6K~8K的MINI-LED背光源LCD技术,以提升HDR的景深和影像精细度解析力。

不过苹果的显示团队在韩国三星显示和LGD多年的联合开发下,不管是RGB蒸镀技术,还是白光+RGB滤光膜技术,都没有克服苹果对中尺寸OLED面板的技术与品质需求。

为了不在HDR视频技术上落后,苹果利用台湾的MICRO LED研发团队的技术,暂时推出了MINI-LED背光源LCD技术的中小尺寸消费电子显示器,配置在iPad、MAC产品上。

苹果在推出IPHONE OLED显示屏时,主要是跟材料供应商突破了红光OLED发光材料技术,而在中尺寸OLED显示屏上,苹果面临的是蓝光OLED材料的技术突破。

据称苹果为了弥补现有的RGB OLED产品在中尺寸上显示技术参数短板,与三星显示和LGD一起研发出了一种双层RGB OLED发光层技术,不过由于制作成本过高,从而没有跟三星显示和LGD达成真正的量产协议。

不过苹果认为双层RGB OLED发光层技术,其实跟LTPO TFT背板技术一样,都是增加新的功能层来达到更好的显示技术水平,因此不应该成为面板厂成本增长过大,达到不量产效益的理由。

不过与LTPO TFT背板的功能层只关注电路电压降不同,OLED发光层的功能层主要是考量发光光子累积效率,其发光效率直接影响像素器件的驱动时间时长和驱动功率大小。因此在单层OLED发光层的良率都比较难控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发光层的制作次数,对于面板产线的控制来讲,难度极高。

苹果现在给出的技术路线,类似于把TFT背板驱动层折解开来,再跟两层RGB OLED发光层组合,两层RGB OLED发光层之间也进行了隔离,从而更有利于产线良率控制。

苹果也进行了一层白光OLED发光层和一层RGB OLED发光层的组合试验,希望降低发光层的蒸镀次数来提升产线生产效率。

实际上,这些技术都是OLED行业里过期专利的一些改版,只是苹果把它们翻出来重新对技术进行组装后,业界也才改变了这类OLED面板产品是无法量产的观念,慢慢跟着苹果来一起折腾,同时也把非苹果系的竞争对手,排除在技术应用场景之外,而这一直是苹果擅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