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那些闖關IPO的國產第一股

語言: CN / TW / HK

。2021年,算不上多好但也不算多壞,對於中國半導體而言也是如此。但不斷地上市僅僅是中國半導體的一個開端,在中國越來越注重發展半導體、芯片的趨勢下,國產半導體必然會越來越好。

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實際上,2021的一整年算不上是半導體企業順利衝過IPO的一年。

在2021年年初,有12家擬上市芯片企業的IPO進程終止,要知道從科創板2019年開辦到2020年11月底,也僅有2家芯片IPO終止。

但隨着2021年的畫布展開,我們欣喜的看到中國半導體企業紛紛上市,闖過IPO。其中包括艱難上市的商湯科技,也不乏各個領域的半導體“第一股”。

ICViews綜合了2021年以來,接連上市的“第一股”,也展示了目前仍在闖關的半導體公司。2021年,算不上多好但也不算多壞,對於中國半導體而言也是如此。但不斷地上市僅僅是中國半導體的一個開端,在中國越來越注重發展半導體、芯片的趨勢下,國產半導體必然會越來越好。

EDA第一股“們”

華大九天

2021年9月2日,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首發過會,登陸創業板。至此,華大九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內EDA第一股。

華大九天成立於2009年5月,是我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龍頭,也是我國唯一能夠提供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的本土EDA企業。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是集成電路上游必備工具,貫穿於IC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全球EDA市場集成度較高,國際三大EDA巨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西門子EDA佔據市場78%的份額。

但隨着地域摩擦,EDA軟件成為美國對華封鎖的武器,2019年EDA三巨頭停止了與華為海思的合作。

華大九天自成立來一直聚焦於EDA工具的開發,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國務院旗下的中國電子集團合計持有公司31.7%的股份。在報吿期內,華大九天在國內EDA市場份額穩居本土EDA企業首位,份額保持在50%以上。

概倫電子

談到EDA領域,就不得不提到國內另一龍頭——概倫電子,在2021年12月28日,概倫電子同樣闖過了IPO,在科創板上市。這是國內首家以EDA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不同於華大九天,概倫電子是專注做“存儲芯片”的EDA廠商,其主要收入來源為製造類EDA工具和設計類EDA工具。

就產品豐富度與市佔率來看,華大九天豐富程度和市佔率都更高。

但是就客户資源來看,概倫電子擁有更加豐富的客户資源,已經牽手的客户包含台積電、三星電子、聯電、格芯、中芯國際等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中的九家。不止於此,概倫電子還與全球前三的存儲器廠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合作。

國內EDA企業中,除概倫電子外,華大九天和廣立微創業板IPO已過會,國微思爾芯在申請科創板上市。

國產CPU“第一股”

龍芯中科

與國芯科技同為國產CPU企業,龍芯在2021年12月10日晚科創板首發上會。這意味着以“為人民造龍芯”的龍芯中科正式進入資本市場。

在2021年6月28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龍芯中科科創板IPO申請。

成立於2010年的龍芯中科,其主要作用是將中科院計算所研發的龍芯處理器市場化運作,其主要有“龍芯1號”小CPU、“龍芯2號”中CPU、以及 “龍芯3號”大CPU。

龍芯於2021年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LoongArch自主指令集,並基於此上市新一代3A5000和3C5000系列芯片,徹底打破由Wintel及AA國外廠商主導的基於指令集及芯片設計的生態體系。

在2022年1月13日,龍芯中科召開的生態創新大會上,龍芯已經積累包括聯想、同方、中國民生銀行、浙江銀行等多個合作伙伴,這些夥伴分享龍芯的CPU、自主指令集在多個領域的解決方案。

國芯科技

國芯科技在2022年1月6日,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隨後又成為第一隻2022年開年之際破發的半導體新股。

國芯科技起源於工信部和摩托羅拉在2000年簽訂的技術轉讓備忘錄,其中摩托羅拉將32位微處理器指令集M-Core轉讓給中國。2001年6月,上海科技、南京斯威特、神州信息共同出資設立國芯科技。

CPU賽道屬於國產半導體最難的賽道之一,與龍芯中科、飛騰等公司類似,國芯科技聚焦於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目前國芯科技以摩托羅拉授權的“M*Core指令集”、IBM授權的“PowerPC指令集”和開源的“RISC-V指令集”為基礎,實現了8個系列40餘款CPU內核。

國產FPGA龍頭——復旦微電子

2021年8月4日,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正式上市。

復旦微的主營業務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和測試。在2018年,復旦微率先推出了基於28nm工藝的億門級FPGA產品,填補了國產FPGA的空白。

其目前的FPGA產品主要製程為65nm和28nm,正在研發14/16nm製程產品,而其65nm產品門規模為千萬門級,28nm產品則為億門級。

但這並不是復旦微第一次上市,成立於1998年的復旦微,2000年就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是內地最早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其香港上市名稱為“上海復旦”。

全球CIS出貨量第一 ——格科微

去年8月18日,全球CMOS霸主格科微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格科微的主營業務為CMOS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

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以2020年出貨量口徑統計,格科微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29.7%,在全球市場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中排名第一。

在LCD顯示驅動芯片領域,按照2019年出貨量口徑統計,格科微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9.6%,是國內市場前五唯一的一家中國大陸企業。

在發行前,格科微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共有5個,分別是Uni-sky、Cosmos、Hopefield、Keenway、Walden V。其中,Uni-sky通過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格科微61.15%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趙立新持有Uni-sky的全部已發行股份,為格科微的實際控制人

光刻機第一股——華卓精科

去年闖過IPO的還有被稱為“光刻機第一股”的華卓精科。在2021年9月17日,華卓精科首發獲得上市委會議通過。這意味着,由清華教授朱煜領航,脱胎於國家重點專項的華卓精科距離科創板IPO掛牌交易越來越近。

資料顯示,華卓精科主營是以超精密測控技術為基礎,研究、開發以及生產超精密測控設備部件、超精密測控設備整機並提供相關技術開發服務。

華卓精科稱,公司DWS系列光刻機雙工件台可實現優於4.5nm的運動平均偏差,已於2020年4月向上海微電子發貨;公司的DWSi系列光刻機雙工件台運動平均偏差優於2.5nm,可應用於ArFi光刻機,有望於2021年實現生產。

科創板國產基帶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

2022年1月14日,國內基帶芯片製造商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翱捷科技”)以164.54元/每股登陸科創板。

翱捷科技主攻蜂窩基帶芯片、非蜂窩物聯網芯片、AI芯片三類芯片產品,目前已量產超過25顆商用芯片,並進入國家大型電網企業、中興通訊、360、TP-Link等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翱捷科技核心技術(來源:翱捷科技招股書)

國產半導體IPO衝刺進行時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2021年以來A股上市新股數量合計達524家,其中科創板162家,在總募資5400億元中,科創板新股共募資1889億元,超過上證主板新股募資的1557億元,排名第一。

除了公開上市的企業之外,2022年還有50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排隊IPO,其中41家衝刺科創板,9家發力創業板。

2021僅僅是一個開端

中國集成電路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及市場應用的帶動下,保持着快速地發展。

自2015年來,各地政府採取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內成熟的設計企業在異地開設分支機構。根據統計,2020年國內的芯片設計企業達到了2218家,比2019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數量增長了24.6%。

與此同時,從初創到上市,成熟的半導體企業也越來越多。對於中國的半導體企業來説,上市本不是終局而只是開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