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中野豪雄剖析,如何在高密度複雜資訊中,進行資訊編輯與視覺梳理 | 直播預約開啟

語言: CN / TW / HK

資訊在當今世界滲透在人們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之中,影響著人類日常的種種行為。而通過設計,可以將這些混沌的資訊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整理、編輯。來自日本的設計師中野豪雄在業內是 “資訊視覺化設計” 久負盛名的設計師之一,他擅長將龐大、複雜、碎片化的資訊進行 構造化視覺化 ,以此探索資訊在平面設計和視覺傳達上的可能性。

中野豪雄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師從知名設計師勝井三雄並在畢業後進入其設計事務所工作。他在2011年中野創立中野設計事務所,2018年至今擔任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他曾獲得JCDデザインアワード、日本タイポグラフィ年鑑、TDC年鑑、JAGDA年鑑等獎項。

本次直播Design360°邀請到 “日本タイポグラフィ年鑑2022”最高獎 獲得者 中野豪雄 ,以“探索混沌資訊中的形態”為直播講座主題,圍繞其 最高獎獲獎作品 印刷博物館專案的視覺設計,分享中野對資訊視覺化設計的相關思考,期望為大家帶來啟發。

2022年,由中野主導負責的印刷博物館綜合更新專案獲得了 “日本タイポグラフィ年鑑2022”最高獎 。印刷博物館最初是在2000年的時候開館,由任教於武藏野美大學的粟津潔先生擔任館長。經過了20年,博物館有了希望在2020年重新開張的計劃,並由中野的團隊擔任博物館整體視覺形象的更新。從計劃到調研到落地,這個專案前前後後花費大概5年之久。

印刷博物館內部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在這個專案中,中野需要在研究人員的協同下將印刷博物館一直以來收集起來的龐大資料資訊重新整理,從空間到博物館標識、整體VI系統以及延伸出來的紀念出版物等等統合起來進行綜合性更新升級。在梳理資料期間,中野以歷史資料為 資訊脈絡 ,將印刷文化歷史從資料中提煉出來打造印刷博物館的標識和整體視覺形象。

印刷博物館LOGO(左舊右新)

中野通過翻閱資料並與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在博物館LOGO更新上保留了原先由粟津潔先生創作,由象形文字“看”組成的LOGO主體。透過更換原先字型標識 可讀性較差 ,不那麼能體現印刷歷史感覺的Herbert Bayer阿拉伯字母和“築地”字型,中野為整個LOGO選擇了更恰當的凸版文久明朝體。

同時,中野從 古德堡42行聖經首字母 中提取全新的定製色,既讓LOGO顏色看起來更有活力,也充滿歷史文化內涵,兩色的主體顏色也讓LOGO能夠在日後更容易被延展使用。通過對標識細節的更新,包括對其使用規則、大小尺寸等的重新規定,中野很好地 繼承、總結並更新 了這個原本深入人心的LOGO。

而在印刷博物館的常設展示室,中野以社會背景為基礎,捕捉日本印刷史的不同節點,運用資訊視覺化和資訊圖表的方法,將印刷文化學的不同學術分類,印刷文化的內容研究和發展,從展示資料政治、宗教、文化等不同方面立體化地展現出來。而常設展示室的LOGO則是中野通過館藏資料,從歷史中“印”“刷”“文”“化”“學”5個字按時代順序挑選出各10個書寫字型,重疊在一起構成的。

中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在歷史之下構建起來的印刷文化學這一理念。而文字外部的網格,一方面代表著展示空間是以網格構成的方式展示覆雜多樣的資訊情報,另一方面也寓意著活字、畫素等於印刷技術相關的中心主題。通過不同方面的細節改造,綜合更新之下的印刷博物館得以在傳承中向外界展示他煥新的面貌。

博物館紀念書籍《日本印刷文化史》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一般來說,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為了使資訊更簡單明瞭,都會選擇適當削減資訊,讓觀者更容易理解。而中野所擅長的設計,可以說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設計方法。對比減少資訊,中野更多地是在設計中 保留或增加 巨大的資訊量 ,梳理其中脈絡,從巨集觀的層面在 更高的維度 去反映某個事物的本質。

專案“武藏美的設計”主視覺海報

對於中野來說,他的作品是一種“ 用資料編織視覺效果 ”的設計。透過將多個包含各種數值的圖形疊加在一起,可以通過它們的關係建立另一種看待它們的方式,從而發現新的含義。使用這種思維方式進行資訊視覺化的設計,用最直接與常見的表達方式呈現,就是人們所熟知的 資訊圖表

在中野看來,資訊圖表是一種能夠整體與區域性的最好方式。當你從遠處、巨集觀的角度去看一個事物,往往很難了解到詳細的資訊,卻更容易看清事物全貌;而當你靠近資訊圖表,你就能從微觀上看清詳細的資訊。在中野的設計中,能夠清楚看到他展現的資訊圖表作品中, 整體和區域性 之間的 相互對照。

日本311地震後網路關鍵詞資訊圖表海報A→E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如在“日本311地震後網路關鍵詞資訊視覺化”這一專案中,中野通過製作5張資訊圖表系列海報,來表現東日本大地震後4年間,它從爆炸性地不斷在網路傳出各種新聞到逐漸失去話題性迴歸日常,這一過程其 資訊語言 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單是想象便可以知道這當中包含多麼龐大的資料。

為建立資訊圖表所設定的三大指標

中野通過與研究人員合作建立東日本大地震新聞分析的資料庫,將所得資料分割到不同版塊、顏色、位置、尺寸等,再將它們 轉換為視覺化的視覺資訊。 中野選擇將常規的時間軸從直線變為以圓中心的閉合環形,建立極座標。

通過建立話題強度(中心到外部漸強)、與東日本大地震關聯度(顏色越暖關聯越高)、話題詞出現頻次(頻次越高圓點漸大)3個指標,將4年的時間軸壓縮發展為5張海報。

中野表示,完成的資訊圖表就像網際網路資料庫一樣,觀眾可以來回移動它們觀看的視點,同時看到微觀到巨集觀的1個月到4年。人們可以鳥瞰“東日本大地震”和其他詞語創造了什麼樣的話題,以及它們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透過資訊視覺化,中野可以通過資訊圖表為人們 發掘事件的新視角 ,在不同詞語資訊關聯中,喚醒觀者記憶,引發人們對事件新的思考。

中野為《建築雜誌》設計的資訊圖表雜誌封面

無論是在東日本地震這一專案,還是包括過往中野進行過的“武藏野的設計”“《建築雜誌》資訊圖表封面”“天文學與印刷”等不同專案工作,都能看到他根據不同主題選擇自身想傳達的資訊,並邀請受眾 主動閱讀和理解

今日,人們生活在一個超越人類感知範圍的海量資訊漩渦的時代。中野的資訊視覺化設計工作就如同一個橋樑角色,在從創作者對問題的意識出發的同時,又充分利用各種視覺表現,達到使觀眾可理解的效果。

中野設計專案“天文學與印刷”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對於資訊視覺化設計與印刷博物館專案的設計過程,上述僅是中野思考的一些方面。為了讓讀者有機會更全面,更深入瞭解中野在資訊視覺化設計領域當中的設計思考與工作方法,Design360°在本次直播邀請 中野豪雄 以“ 探索混沌資訊中的形態 ”為主題進行一場講座分享,並在問答環節與主持嘉賓孫明遠進行深度探討。他將更詳細地分享他在印刷博物館專案以及其資訊視覺化領域中的設計心得與可能性。

“資訊”,作為21世紀人們的“空氣”,它構建了人類的日常行為,浸透進點點滴滴的生活之中。所謂設計,便是將這些混沌的資訊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整理、編輯。無論是設計一張海報、一個標誌,還是設計一本書籍、一個空間,在設計成形之前,設計師對於資訊的收集、分析、編輯是設計思考的根本。

本次講座邀請到“日本タイポグラフィ年鑑2022”最高獎獲得者中野豪雄,以“探索混沌資訊中的形態”為主題,圍繞印刷博物館視覺設計為例,與大家分享相關資訊視覺化設計的相關思考。

中野豪雄直播預告影片

中野豪雄1977年出生於東京都。2001年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後進入原勝井(勝井三雄)設計事務所。2005年成為自由設計師,2011年中野設計事務所(股份公司)成立。2012年-2017年分別在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擔任講師。2018年至今擔任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2019年-2021年為日本タイポグラフ協會理事。

孫明遠2008年畢業於日本九州大學取得設計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的活字字型史、平面設計史。2004年至今在中國、 日本、韓國等地發表論文學術、研究報告等20餘篇。代表著作有《聚珍仿宋體研究》《中國近現代平面設計和文字設計發 展歷程研究——從一八〇五年至一九四九年》《活字印刷の文化史》(合著)《佐藤敬之輔》(編譯)等。

李卓,2017年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本科畢業,2020年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畢業,現為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藝術專業 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的資訊視覺化研究,涉及漢字典籍、印刷文化、符號學領域。

路夢瑤,2018年⻄北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碩士畢業,2021年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學碩士畢業,現為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形構想專業 在讀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於⻛景論和文化人類學的地域藝術振興戰略、地域設計策展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