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了趟鄂爾多斯,發現了中國唯一不會被卡脖子的產業

語言: CN / TW / HK

結合文內觀點留言討論。智谷君將綜合 留言質量 ,抽取 3 位參與讀者,各送出一本 《貿易與理性》 。中美摩擦特殊背景下,我們如何才能更好的擁有理性?中國企業下一步如何發展? 政府如何成為企業的幫手?

智谷趨勢(ID:zgtrend)   | 王戰新

始料未及,我們關於“零碳中國”以及“世界工廠”未來的暢想,其破局點居然不在長三角,也不在珠三角。

80米的風機槳葉、成片的光伏面板、靈活的儲能系統、AI控制的微電網、碳管理平台、長達五百米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再加上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遠景、隆基、華友股份、上汽紅巖、華景新材料、紅杉資本……

當這樣的產業園及其藍圖活生生出現在眼前,我的內心頓時就澎湃了起來。

在這座內蒙古腹地的“小城”,我突然對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有了更多的認知和信心。

在中國人均GDP前十的城市中,有兩座極為年輕的城市,一南一北。

南邊的是深圳,1979年建市;北邊的是鄂爾多斯,2001年建市。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城市不愧是人類文明集大成者,它們的存在似乎總能暗合某種冥冥之中説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深圳就不必説了,引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承擔着國家向“世界之中國”轉變的先鋒角色。

至於鄂爾多斯,如果你只注意到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它依然錄得6%的GDP增速,財政收入接近80%的增幅,當我們以為它依然靠的是“羊煤土氣”這老四樣時,它卻不動聲色地展示了它引領工業未來的雄心。

如果説每一輪能源革命都是後發國家“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那麼,在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後,我們在鄂爾多斯實地觸摸到了新能源世界的大門。

在鄂爾多斯佈局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的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認為,跟前三次工業革命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場綠色的工業革命,除了生產效率,還需要考慮人類和地球的永續發展問題。

前三次工業革命最關鍵的要素是生產效率,效率背後是快速、無序的擴張,最後的結果是人類和自然界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促使我們再思考,怎麼能夠更高效地讓人類走向永續發展的路徑。

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定是生產效率和永續發展的融合。

人們關於新能源的所有疑問,21世紀中國“3060”雙碳承諾的願景,大國博弈背景下中國能源安全的解決方案……在鄂爾多斯,都能找到解決方案。

當新一輪能源革命撲面而來,中國已經穩穩站在潮頭。 在(世界強國共同矚目的)新能源產業鏈上,中國企業幾乎沒什麼地方還會讓別人卡脖子。

這個夏季很熱,很熱。

從10日到18日,西班牙有510人死於高温,僅15日一天,就有123人死亡。

日本全國914個觀測點中,有338個觀測點錄得有觀測記錄以來6月最高氣温。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極端天氣導致美國多家電力公司營運儲備不足,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將面臨大面積停電和產能短缺的風險。

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平均氣温已經達到43℃,每天都有數十隻高空飛行的鳥類從空中掉落。

“前三次工業革命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對這個觀點的質疑聲近些年明顯少了很多。

氣候變暖對中國當然也是一大威脅,不過因為俄烏戰爭,俄羅斯僅靠石油就極大抵消了西方的經濟制裁,中國的能源稟賦——石油天然氣主要靠進口,也許更讓國人心憂。

能源安全的壓力,前所未有。

現在,新能源可以被列為一個正式選項了。

經過這麼多年技術積累和升級,今天中國的新能源已經做到了可以兼顧“可持續發展”和“發展效率”。

在鄂爾多斯,我們看到,中國新能源的體系化,打破了風電、光伏、儲能、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壁壘,構建一個宏大、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系統,並且把新能源和新工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這成為最終得以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所在。

在中國第一個“遠景零碳產業園”,我們對新能源昂貴、不穩定等等疑問,都有一個答案。

我們即將迎來一場經濟大變革,中國和發達國家幾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在某些領域,中國甚至超越了歐美日。就拿新能源四大賽道(風電、光伏、儲能、新能源車)來説,中國企業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5月19日,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佈了“2021年全球風電整機商十五強榜單”,10家中國整機商入榜,分別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電氣風電、中國海裝、東方風電、中國中車、三一重能、聯合動力。

除了風機軍團,中國還有打敗全球無敵手的光伏軍團、儲能軍團和新能源汽車軍團。

6月10日,由365光伏、365儲能及智慧能源發起並主辦的“2022全球光伏20強排行榜”正式發佈,除了2家美國企業和1家韓國企業,剩餘的都是中國公司。

在打下風電和光伏天下之後,中國軍團又把火力對準了電池市場。

根據國際機構SNE Research的調查,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亞迪、SKOn、三星SDI、中創新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十強裏面,中國勢力就佔了六席,這就叫“碾壓性優勢”。

比起風電、光伏和儲能業務,新能源汽車行業更有看點。根據2022年6月的銷售數據,全球新能源十大暢銷品牌中,中國企業佔據了半壁江山。

除了引領全球市場外,我們更關心的是有沒有掌握核心科技。

其實,在諸多領域,中國的表現都不算差,湧現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比如説“5G標準制定者”華為、“健康碼發明者”騰訊、“亞洲雲計算一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播種者”百度。

在這批行業領軍企業的助攻下,中國搞出了三張王牌,一是比歐洲和日本更強烈的“創新創業文化”,二是可與美國媲美的“工程師紅利”,三是比美國更齊全的工業門類和產業鏈。

超級豐厚的“家底”,讓中國有了與歐美賽跑的底氣。

只不過,前三次工業革命,我們只是追隨者,但新一輪的綠色工業革命,我們有機會做領跑者。

不要覺得,新能源只是一個噱頭。

當中國向國際社會做出“30·60”宣告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國家的莊嚴承諾。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承諾背後,中國有自己的底牌。

改革開放的經驗和智慧,可以凝練成6個字,“先試點後推廣”。

1978年,安徽小崗村的十八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着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建設者們以“拓荒牛”的精神開拓創新,拉開了中國現代化城市的序幕。

1994年,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同意,中國和新加坡政府在蘇州市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標準化的工業園區,為中國產業集羣的發展打下了好樣板。

……

在運動年代,試點會出現在政治權力相對真空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時代,試點會出現在和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而零碳經濟體系的建立,由於是非常新的事務,它要求的則更多。

第一,這座城市有足夠豐富且容易獲取的清潔能源,這是打造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綠色新工業體系的基礎。

第二、這座城市的土地面積大、人口總量適中。像廈門這樣小的城市,是沒有足夠的工業土地來做實驗的。像上海這樣人多的城市,絕對挪不出多餘的清潔能源。

第三,這座城市的交通條件不差,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如果一座城市的製造業底子很弱,是無法在短期內建好一座現代工業園的。

第四,這座城市有雄厚的財力做保障,地方幹部要目光長遠,有雄心壯志。

這些,鄂爾多斯全都有。

鄂爾多斯的面積有8.7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萬,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高達491.6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中轉站。從政府層面看,不管是內蒙古自治區,還是鄂爾多斯市,都把“雙碳”工作列為重中之重。

如果有一家企業可以提供端到端的零碳技術解決方案,那麼鄂爾多斯的零碳試點,或許就會水到渠成了。

中國第一座零碳產業園在鄂爾多斯基本落實,用時僅一年多。

只有身臨其境,恐怕才會體驗到進化之美。

長達500米的動力電池生產線,覆蓋從電極、電芯、模組到pack全工序核心技術,常年保持恆温、恆濕、超高潔淨度的環境,採用工業4.0標準設計落地。

這樣的生產線從開建到投產用時僅一年。鄂爾多斯速度,一點都不比當年的深圳速度慢。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下面這個頗具未來感的半封閉建築物。據介紹,這是給電動卡車換電的換電站。

司機朋友説,換電流程非常順暢,只要四分鐘時間,跟以前加油差不多,而且更乾淨,沒有難聞的汽油味。

與此同時,遠景也把“零碳全家桶”(智能風機、分佈式光伏、智慧儲能、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等等)都一同搬進這個產業園,為電池製造提供了100%清潔能源的基礎。

未來,伴隨着國際上碳關税大棒的步步緊逼,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都會選擇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安家”。

目前, “中國光伏龍頭”隆基綠能、“中國氫能產業龍頭”美錦國鴻、“中國卡車龍頭”一汽解放和上汽紅巖,“中國鋰電材料龍頭”華友鈷業已經或即將入駐。

伴隨着“中國風投龍頭”紅杉資本等行業巨頭進駐,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將會逐漸形成從科技龍頭牽引、獨角獸研發、製造、金融築基、產業化落地一整套的內循環系統,生生不息。

遠景零碳產業園已經成了當地新的金字招牌。 內蒙古自治區前後兩任黨委書記,石泰峯和孫紹騁,過去兩年多曾先後6次調研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時刻關注零碳產業園的發展。

鄂爾多斯市政府連續舉辦了兩屆零碳產業峯會,向全世界推介零碳產業園模式。

“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的規模如此宏大、產業鏈如此複雜,真的能做到零排放嗎?”

走訪過程中,遠景科技集團的工作人員微微一笑,掰着手指頭跟我們算:

在源頭上,園區可以做到100%的綠電——80%來自自發自用,20%來自電網綠電交易。來鄂爾多斯這幾天,你也能感受得到這裏的風力和太陽能有多強勁。遠景的看家本領就是做風力發電,零碳產業園又引進了以隆基為代表的光伏產業鏈。

為了削峯填谷和優化用電收益,遠景還在產業園區內佈局了多種儲能系統,例如短時儲能方面,用電化學儲能,長時儲能方面,可以利用綠電制氫結合液化空氣。

在用電側,遠景方舟能碳管理系統基於物聯網技術,提供實時碳足跡監測,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同時可模擬及優化減排路徑,直通外部的綠色權益市場採購綠電、綠證(I-REC)、碳匯、CCER等碳信用。

根據遠景的規劃,到2025年,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將助力鄂爾多斯實現3000億元綠色新工業產值,創造10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實現1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的目標。

過去,中國地方招商引資關鍵看能不能給當地帶來就業和GDP,核心訴求是存量增長;而零碳產業園給鄂爾多斯打開的是新的想象空間——它拉動的不是單個企業,而是產業鏈;它不只解決當地就業,更將高素質人才通過產業升級吸附到鄂爾多斯。

今天,不能對全國人才產生虹吸效應的項目,都稱不上好項目。

縱觀能源發展史,能源體系的每一次重構都釋放出推動經濟效率提升的巨大力量,有效促進了經濟增長。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煤炭是主角。煤炭能量密度比木材更高,且儲量豐富,人們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為蒸汽機提供動力,生產力大幅提高的同時,大規模遠距離貿易成為可能,也加速了處於供應鏈每一環節的產業的發展。

所以,靠近煤炭產地的曼徹斯特率先進入了“蒸汽時代”。曼徹斯特所在的英國,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石油是主角。張雷在8月9日召開的鄂爾多斯零碳峯會上表示,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內燃機作為重要的形式進一步擺脱蒸汽機驅動的鐵軌交通及各種龐大設備的約束,內燃機以輕型、靈活的形態走向千家萬户,從汽車到各種生產設備,這背後沒有石油助推,很難真正展開。

張雷認為,石油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扮演的不僅是燃料,還扮演着新材料的角色。有機化學、塑料包括氨肥、化學纖維等龐大的化學產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誕生。

所以,石油產業中心休斯頓率先進入了“電氣時代”。休斯頓所在的美國,成為20世紀頭號工業強國。

當解決了能源動力問題後,人類又想通過改變信息控制方法來提升工業效率,於是發動了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生產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科技手段現代化和國防技術現代化,也推動了情報信息的自動化。以全球互聯網絡為標誌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縮短人類交往的距離。

所以,掌控了計算機的硅谷率先進入“信息時代”。硅谷所在的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前三次工業革命最關鍵的要素是效率,但是這個效率的背後,是快速、無序的擴張,最後會發現有了風險,如病蟲害增加、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熱帶雨林消失、生態多樣性減少、傳染病擴散等等。

人類文明如果還想延續下去,就必須進行一場以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綠色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

張雷指出,綠色工業革命不是隨機、單點發生的,它必須需要一個搖籃、平台和基石,把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零碳產業園就是這樣的搖籃、平台、基石,把可再生能源技術、數字智能、生物合成技術這三大關鍵生產力有效融合在一起,成為綠色工業革命的先行者、探索者。

根據前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邏輯推斷,全球首座零碳產業園的誕生地——鄂爾多斯,很可能成為“零碳中國”的策源地和始發站。

已建成的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

一座遙居內陸的北方小城,率先踏上了產業進化的一個關鍵節點。這或許是過去一千年以來的第一次。

自唐以來,中國經濟重心因為氣候、運輸、資源等等要素的變遷,一直都是在由北向南遷移。

但是,事情正在起變化。

伴隨着新能源的度電成本甚至已經低於水電、火電,儲能技術的一日千里,微網調控技術的精進……新能源技術已經初步展示了逆轉這一持續了千年發展邏輯的可能。

張雷表示,遠景的使命就是要讓零碳產業園——這個中國的原創產品、原創標準走向全球,能夠同更多的夥伴成為綠色工業革命重要的推動者。到2030年,遠景將攜手合作夥伴,建成100個零碳產業園,實現全球每年10億噸的碳減排。

前三次工業革命,成就了英國和美國的領先地位。中國能否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答案,正從大西北開始書寫。

參考資料:

1、《顛覆質疑!特高壓技術美日俄全失敗,中國科學家卻突破了核心科技》,華商韜略,2022.06.20

2、《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18位農民曾籤託孤“生死狀”》,新京報,2018.04.02

3、《新能源不是20年前的房地產》,中國經濟網,2022.06.30

4、《開啟綠色工業革命》,遠景科技集團,2022.08.09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右下點在看 ,右上點【···】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 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打開這個號。宏觀經濟、商業邏輯、企業興衰、 產業轉型 ……這裏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信號。

更多精彩經濟趨勢分析

請關注 智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