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數智基因的資產管理能力

語言: CN / TW / HK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過去十年,公募基金行業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截至2022年8月末,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27萬億元,相較十年前的2萬億翻了13倍,公募基金產品數量更是突破了1萬隻,產品線日益完善。

作為行業首批成立、萬億級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在過去十年中抓住機遇,走出一條向高質量轉型、打造百年老店的穩紮穩打堅實之路。

站在新起點去開拓未來新一輪黃金十年之際,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暢談公募基金業過去十年豐碩成果,行業未來格局、高質量轉型方向,以及南方基金未來發展規劃佈局等。

對於基金行業“非凡十年”的成就,楊小松直言,行業大發展的背後離不開一系列行業變革和戰略舉措,他認為有三點非常關鍵:一是持續推進基礎制度建設,深化改革;二是行業市場化水平持續提升;三是逐步迴歸“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行業本源。

展望未來,楊小松也頗有感觸,認為公募基金行業有望持續擴容,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倒逼行業生態和競爭格局的重塑,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預計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基金公司將持續深耕全產業佈局,延伸產業鏈,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可能會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探尋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最終形成綜合性大型財富管理機構與特色化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行業生態。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格局,南方基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出自身高質量特色化發展之路。楊小松表示,未來一是要以客戶為中心,構建服務資源供給與客戶個性化投融資需求高效匹配和聯動協同機制,著力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金融服務。二是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數智基因的資產管理能力,提高價值創造能力,積極拓寬投資領域,踐行社會責任投資,以長期優秀的投資業績贏得客戶信任。

三大舉措助推

行業10年高速發展

中國基金報:過去10年中國巨集觀經濟等各個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結合基金行業來看,過去10年最大變革和成果是什麼?

楊小松:近十年來,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截至今年8月末,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27萬億,相較十年前的2萬億翻了13倍,公募基金產品數量也突破了1萬隻,成效卓著。這背後離不開一系列行業變革和戰略舉措,我認為有三點非常關鍵:一是持續推進基礎制度建設,深化改革;二是行業市場化水平持續提升;三是逐步迴歸“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行業本源。

首先,從行業制度建設來看,修訂後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和新《證券法》的推出,為公募基金行業進一步規範化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基礎保障;註冊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以及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北交所、公募REITs等系列舉措,大大提升了公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改革以及直接支援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力度;今年4月釋出的《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公募基金行業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將對推動行業的長期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

其次,從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隨著公募牌照紅利的消退和牌照制度的優化,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甚至個人都可以參與基金公司建設,大大豐富了機構型別,擴充了行業力量的同時引導參與機構差異化發展;自2020年全面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以來,多家海外資管巨頭加速進入國內公募基金市場,進一步激發了行業活力。目前市場上共有154家基金管理公司,不同特色的基金公司同臺競技,形成了百花齊放的良性市場化競爭格局。

最後,從迴歸行業本源來看,2018年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消除監管套利,促使各資產管理機構迴歸資產管理本源。公募基金作為產品淨值化管理的“模範生”,在投資者適當性、基金銷售等方面進一步規範,不斷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同時,行業也在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積極推動基金投顧試點,嘗試打破傳統“賣方投顧”模式下的頑疾,更加關注客戶真實需求,注重投資者陪伴,強調客戶盈利體驗及獲得感,引導客戶向多元化、個性化的長期理財規劃和成熟的投資理念轉變。

目前,我國公募基金投資者人數已超7億,公募基金普惠金融的特點愈發突出。我們積極踐行“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使命,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業已累計分紅超過4萬億元,助力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的作用和價值愈發凸顯。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未來在五大領域發力

中國基金報: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基金公司過去幾年主要從哪些方面踐行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未來將在哪些領域發力?

楊小松:近年來,公募基金緊跟時代變遷和客戶需求升級,不斷精進投研核心能力,持續創新產品與服務,為億萬投資者賺取了豐厚的投資回報,以優異的價值創造能力成為普惠金融的典範和服務實體經濟、連通投資與融資的重要載體。

當前,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成為新時代的貝塔,衡量公募基金優劣的標準不再是規模大小,而是價值高低。公募基金必須擺脫路徑依賴、優化發展正規化、重塑價值體系。《意見》精準定位了公募基金當前存在的問題,指明瞭未來發展方向,為公募基金實現長遠健康發展明確了16條固本之策。公募基金行業需以《意見》為指引,錨定新航向,在質量、效率、動力方面實現自我革新,努力實現更高效率、更具韌性、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價值創造。具體而言,公募基金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領域發力:

一是恪守行業本源,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金融的本質是跨時空配置資源,能對實體經濟發展起到引導作用,是支撐經濟迴圈流轉的“血脈”。中國經濟正處在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提質增效、精益求精已成為時代主題,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和“穩定器”,基金行業需要肩負起更大擔當。

南方基金將恪守資管行業本源,持續提升專業投研能力,踐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促進市場良性迴圈,不斷為資本市場引入中長期資金,為科技創新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多直接融資支援,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和硬科技攻關,營造實體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生態鏈。

二是踐行普惠金融,切實推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標要求我們“在做大蛋糕的同時,還要分好蛋糕”。實際上,自1998年公募基金行業進入發展元年以來,公募基金已經在如何讓大眾分享經濟發展紅利、助力養老體系建設實踐中,率先走出了一條發展之路。24年來,公募基金行業走進千家萬戶,為持有人創造了顯著超額收益,成為居民分享資本市場成長紅利、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資工具,以專業的投資能力鑄就了普惠金融典範。

未來,南方基金將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力量,不斷提升投研決策水平、優化客戶資產配置、強化運營及合規風控建設,同時進一步做好“司南投顧”這一直接為客戶提供精準化投資顧問服務的自有平臺,完善投資者陪伴,通過持續提高公募基金的價值創造能力及普惠水平,改善“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頑疾,切實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三是助力綠色金融,為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低碳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基金行業責無旁貸,大有可為。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行業圍繞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對ESG核心價值開展多元探索,將ESG投資理念納入投資決策全過程,在ESG生態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南方基金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金融的研究與實踐,早在2018年已加入了PRI(負責任投資組織),並率先建立了ESG管理架構,搭建了ESG評價系統和投資體系,踐行積極股東策略,探索發揮投資端對實體經濟的引導性作用。

四是堅持合規為先、文化引領,築牢穩健發展根基。公募基金行業是經營未來、管理風險的行業,因此合規風控是行業發展的生命線,是創造價值與共享價值的立足點。只有主動識別和防範風險、依法合規經營,才能隔離和抵禦內外部風險因素,才能取信於客戶和社會,從而助力建設有韌性的金融體系。

南方基金堅持合規為先、行穩致遠,致力於構建領先的合規和風控體系,為公司和行業的長期發展夯實根基,更好地維護金融穩定,服務實體經濟和高質量發展。此外,企業文化是組織最深刻的變革,也是企業打造百年老店、實現基業長青的發展基石。近年來,南方基金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積極踐行 “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要求,並結合行業發展動態,對公司願景、使命、價值觀、企業精神、管理理念等進行了全方位梳理和重塑,切實將企業文化融入進公司血液中並貫徹到行動中。

五是對標海外、放眼全球,在雙迴圈格局下奮發有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呼喚基金行業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核心能力。在防控風險的基礎上,南方基金將積極學習海外先進資管公司成熟經驗,苦練內功、改革求進,加速提升投研核心競爭力,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培育能夠與全球一流資管公司競爭的能力,對國內資本市場穩定、經濟發展作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產業升級等

是公募基金責任擔當

中國基金報:您認為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上,公募基金行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南方基金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楊小松:公募基金投資門檻低、運作透明、管理規範,是數億社會公眾分享經濟紅利的重要方式。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更高水平上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共同富裕既是公募基金的責任擔當,也是新格局下拓展自身發展空間的必然要求。公募基金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為:

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需要更多依賴直接融資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隨著全面註冊制改革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協同推進,資本市場激勵約束和競爭擇優機制基礎不斷健全,為公募基金更好地發揮資源配置專業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公募基金可以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定價能力,引導社會資本向戰略新興行業中的優秀和潛力企業聚集,促進高質量創新資本形成。

二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動共同富裕。據《2021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報告》,截至2021年底,我國基金投資者已超過7.2億人。面對海量長尾客戶,金融科技有望成為公募基金踐行普惠金融的高效途徑。公募基金通過智慧投顧等手段,精準洞察客戶需求,在資產管理核心能力基礎上,為客戶輸出精細化、專業化、全流程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與滿意度,與更廣大投資者共同邁向財富提升之路。

三是響應國家戰略,深化區域協調發展。公募基金通過產品創新、資金引導、資源匯入等方式,響應國家發展戰略,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例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根據基金年報,截至2021年末,南方基金旗下產品共有1384億元投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長江經濟帶建設方面,2020年7月,中國三峽集團聯合中證指數公司編制了“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並授權南方基金開發併成立了南方中證長江保護主題ETF;此外,南方基金旗下公司南方股權所管理的南京創熠基金、南方蕙君基金、青島華資南方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投資並支援發展長江經濟帶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經濟。

四是科學佈局綠色投資,助力“3060”雙碳目標。作為負責任的投資機構,南方基金積極進行碳中和實踐,在實現公司運營碳中和的基礎上,從加強資訊披露、應對氣候變化風險識別、多元產品創新、ESG 理念推廣等多方面發力,全面支援並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截至2021年底,南方基金旗下產品綠色投資總規模約2321億元,較2021年初增加129%,有序引導資金進入低碳轉型企業,共享綠色低碳產業紅利。

進一步提升長期可持續管理能力

全力護航三大支柱建設

中國基金報:在參與社保、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養老三大支柱建設上,公募基金行業做出了哪些貢獻,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在個人養老金業務上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

楊小松:作為國內首批專業機構投資者,我國公募基金在養老金投資管理方面已深耕近二十年,積極全面參與了各類養老金資金的投資管理。據統計,公募基金行業管理的各類養老金總規模已達4萬億元,佔我國養老金委託投資總規模的50%,是目前國內管理公共養老金規模最大的資管細分行業,是我國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管理的主力軍。

具體來看,2002年,全國社保基金正式確定包括南方基金在內的6家基金公司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公募基金自此成為最早服務我國養老金投資市場化運營的管理人,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受託管理的社保基金規模已佔社保基金對外委託投資總額的七成左右;2005年,人社部確定了首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截至2021第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佔企業年金基金總規模比重為36.3%;2016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在擁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對外委託投資管理資格的21家資產管理機構中,14家為公募基金公司,數量佔比67%;2018年,職業年金市場化運作開啟,22家投資管理人中11家為公募基金公司;2018年8月,證監會批准14家公募基金公司發行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標誌著公募基金公司正式加入我國個人養老金體系建設。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髮行的養老目標基金已達155只,累計規模超過1141億元。憑藉穩健的業績以及對風險和回撤的良好控制,養老目標基金開始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逐步進入加速發展期。

過往二十年,公募基金充分發揮投資管理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將經濟增長有效轉化為國民財富積累,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國民養老保障體系創造了可觀回報,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國民養老金資產儲備做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中國正加速邁入老齡化社會,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財富儲備、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必要性進一步突出。與此同時,我國養老金融體系仍存在基本養老保險可持續性承壓、養老三支柱發展不平衡、居民養老知識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形成了“問題清單”。

“問題清單”就是公募基金的“責任清單”,面對國民養老體系建設重任,公募基金需進一步提升長期可持續的資產管理能力,全力護航三大支柱建設,補齊養老金體系“短板”,為客戶創造長期可持續的投資收益,助力養老體系由“負債型”向“資產型”逐步過渡。

自2002年首批入選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以來,南方基金已深耕養老領域近20年,並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養老資產“一站式的生命週期管理”。截至2021年底,南方基金管理的各類養老資產規模已超4000億元。面向未來將進一步落實行業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努力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

引入長期資金入市

關乎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

中國基金報: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逐步向機構化轉變。公募基金持股比例顯著上升。您如何看待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在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這一層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楊小松: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需要強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支撐。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背景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被提到了空前的戰略高度,特別是2019年以來,隨著一系列政策 “組合拳”的有序推出以及“炒股不如買基金”理念的深入人心,權益類基金迎來了較好的發展環境。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逐步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近6萬億,佔A股流通市值近9%,較2018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1.47萬億,佔A股流通市值比為4.17%)實現了長足發展。公募基金持股比例的顯著上升,有效提升了專業機構投資者市場話語權。

相比於個人投資者,公募基金為代表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更加具備長期可持續性的投資能力,一方面公募基金將普通投資者的短錢轉化為長錢,有利於降低市場波動率,從而更有效地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推動資本市場邁向成熟理性;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通過深度研究,積極挖掘擁有發展潛力和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穩定的發展資金,完成資金到資本的轉換,也為“房住不炒” 時代的居民家庭資產投資提供了得力工具,從而助力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引入長期資金入市關乎公募基金行業乃至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公募基金在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這一層面,可以做以下工作:

一是多層次提升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獲取穩健、豐厚的投資收益,是投資者的終極目標;優秀的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南方基金一是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持續提升深度研究和投資能力,不斷健全持有人利益優先的投資體系;二是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大力引進和培養大批高素質、國際化的投研人才;三是藉助金融科技對以投研為核心的整個業務運營體系進行賦能和升級,打造先進的智慧化、一體化投研體系;四是完善業績考核機制,引進國際國內行業先進業績歸因分析方法,加強對公司整體及組合業績歸因的深度分析和長期考核,優化投資決策。

二是以高質量、可持續的資管能力助力養老金保值增值。從具體實現路徑上來看,全球範圍內養老金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養老金的長久期屬性與公募基金所倡導的長期投資、責任投資、價值投資理念高度契合,持續引入以養老金為代表的長線資金不僅有利於實現實體資金流入和收益提升的良性迴圈,而且還能為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提供長期支援,從而反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末,美國共同基金市場總規模近27萬億美元,其中養老金資產(包括DC計劃和IRAs計劃)佔比近47%。相較而言,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才剛突破2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受託管理各類養老金規模超4萬億元,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面對人口老齡化加速,國內系列養老金改革舉措密集落地,第三支柱建設個人養老金已經按下啟動鍵,中國公募基金在引導養老金入市方面任重道遠。

三是大力發展投顧業務,加強投資者陪伴,實現行業發展與客戶價值的同提升、共進步。基金投顧有助於讓財富管理行業迴歸 “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本源。

南方基金作為首批獲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機構之一,自2019年率先推出“司南投顧”以來,不斷加大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展力度,為不同客戶提供適當性產品,提升客戶精細化服務的專業水平,優化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體驗;在投資者陪伴方面,客戶在持有基金過程中,容易因市場波動和情緒的影響頻繁操作。基金公司亟需從客戶長期利益出發,在客戶資產配置過程中提供專業化的陪伴服務,幫助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建立良好的心態以及做出科學理性的投資決策。

加強金融科技手段

全面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中國基金報:“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一直是困擾投資者和基金公司的一大問題,您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難點與破解之法何在?行業應該如何做?

楊小松:財富管理是一項複雜性、週期性和專業性交織的系統性工作。在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方面,除了做好投資者教育和陪伴之外,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

一是堅定向買方投顧轉型。“基金賺錢但基民不賺錢” 現象反映了基金收益傳導鏈條出現了結構性失衡,“追漲殺跌,情緒交易”導致了收益損耗。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在於實現從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買方投顧實現了以投資者利益為中心,有利於協同發揮大資管行業的產品創設、資產配置和客戶服務能力,並且可以利用金融科技等手段匹配客戶個性化需求,幫助投資者提升盈利概率。

二是優化產品側供給。公募基金本質是普惠型金融產品,不是短期博弈工具。在產品供給端,應相對剋制,不能以追逐短期熱點、押注單一賽道為導向。公募基金應建立均衡配置、長期投資為主線的產品矩陣,為投資者爭取更穩健的持基體驗。

三是打造可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公募基金在重視團隊穩定性以及團隊決策基礎上,需進一步加強數智化融合,打造投研一體化平臺,研發多元投資模型,沉澱投資經驗,持續進化多類別、跨週期的綜合資產管理能力,從而為客戶輸出穩定、長期、可持續的投資業績。

公募基金行業有望持續擴容

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

中國基金報:當前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未來行業競爭格局預計會有哪些變化?貴公司會有哪些創新嘗試?

楊小松:過去10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內部競爭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一個典型的特徵是資管市場的參與者更加多元化。首先包含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和私募基金等資管機構的分層次資管大格局已醞釀形成。不同機構憑藉著自身在投研、渠道、客戶、產品創設等領域的差異化稟賦,不斷競合。同時,外資穩步進入,貝萊德等獲批成立的獨資公募基金公司正陸續展業;個人系基金公司陸續成立並初具規模;“一參一控”未來將適度放寬;“網際網路+資管”的跨界創新成為常態;基金銷售子公司、投顧子公司等推動行業產業鏈縱深不斷髮展。

展望未來,我認為公募基金行業有望持續擴容,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倒逼行業生態和競爭格局的重塑,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預計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基金公司將持續深耕全產業佈局,延伸產業鏈,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可能會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探尋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最終形成綜合性大型財富管理機構與特色化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行業生態。鯰魚效應之下,也必將推動各機構不斷創新組織架構、延伸業務鏈、注重制度創新與產品創新,並基於自身資源稟賦,探尋合適的發展之路。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格局,南方基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出自身高質量特色化發展之路。一是要以客戶為中心,構建服務資源供給與客戶個性化投融資需求高效匹配和聯動協同機制,著力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金融服務。二是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數智基因的資產管理能力,提高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打造市場適應力強的投資管理體系,通過數智技術著力提升專業化、特色化、流程化、體系化的投資研究能力,提升大類資產的輪動擇時和優化配置能力,積極拓寬投資領域,踐行社會責任投資,以長期優秀的投資業績贏得客戶信任。

行業國際化水平在持續提升

未來繼續“走出去”、“引進來”

中國基金報:基金行業國際化步伐一直步履不停,未來在國際業務“走出去”“引進來”上有哪些工作?

楊小松:公募基金行業在國際化方面敢於嘗試和創新,包括髮展QDII、QFII和RQFII等國際業務,推動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放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鼓勵國內機構設立海外子公司等。

可以看到,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國際化水平在持續提升,國內基金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但也要很清楚地認識到,相比於歐美髮達國家,我國公募基金行業起步較晚,國內公募基金公司和歐美資產管理機構相比在各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的國際化程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展望未來,首先,在“走出去”上,一是要嚴守合規風控關,國內公募基金公司進入海外市場將面對更加複雜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伴隨的風險也逐步增加。因此,我們需要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設更加完備的合規風控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應對可能面臨的複雜局面和潛在的風險衝擊,保障各項業務依法合規穩健經營。二是要持續豐富產品線,加強海外資產投研能力,積極參與國際資本市場,從而更好地滿足境內外投資者的多樣化、個性化投資需求,進一步拓寬公募基金公司發展空間。

在“引進來”上,我認為需要做包括國際經驗、海外資金和海外人才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開放心態,積極與海外領先資管機構交流,學習其在公司治理、投資研究、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優秀經驗,為我所用,提升國內基金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推動行業整體實現更大發展;二是要積極拓展海外客戶,引入海外資金,尤其是像海外養老金、主權基金等優質長期資金,為國內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注入活力;三是要加大對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制定更加開放、更加均衡的引才政策,提升國內公募基金公司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為公募基金髮展奠定紮實的人才基礎。

編輯:小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