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設計協作」SaaS賽道,何時衝出一箇中國版Figma?

語言: CN / TW / HK

在線協同辦公,近幾年的當紅炸子雞。

疫情催化疊加數字化轉型,讓在線文檔、視頻會議、在線溝通等各種SaaS工具火爆異常,飛書、釘釘、企微,三大在線辦公巨頭在這幾大模塊上的卡位爭奪戰更是激烈不已。

在線協作文檔,更是各家標配和必爭之地。而另一種同類工具——設計協作,也隱有成為下一個爭奪焦點之勢。

這場“軍備賽”的第一槍由國外在線設計工具Figma打響。

2021年6月Figma完成 E 輪2億美元融資,估值從2020年5月的20億美元直接翻了5倍達到100億美元,成功晉級百億美金獨角獸。

Figma的示範效應,讓國內在線協同設計賽道一下子竄火起來。

藍湖,一年內融資4次,C+輪融資高達10億元,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在列;即時設計,近一年內密集融資至B輪,投資人包括高瓴創投、SIG海納亞洲、源碼資本等。

除SaaS明星創業公司外,騰訊、華為、字節等雲廠商也在加速進場。

不久前華為雲聯合贊奇科技發佈了雲設計協同解決方案“呆貓”;騰訊將企業級設計體系 TDesign開源,並正式推出騰訊設計雲;字節也已通過飛書接入摹客設計平台;58同城此前上線了“風火輪”,利用智能解析技術,將設計稿自動化解析生成代碼……

此外,老牌上市公司萬興科技也動作不斷,不僅出資控股國內最大平台墨刀,還孵化和注資旗下獨立子公司,雙拳並舉,加速進場。

密集融資、強強併購、巨頭加速進場,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條正在加速起飛的賽道。

“國產Figma”這類在線設計協作SaaS,目前的火爆是曇花一現還是恰逢其時?目前的競爭格局如何?這一賽道能否跑出一家國產獨角獸、誰又會跑出?帶着這些問題,雷峯網採訪了產研等多方業內人士,試圖呈現這一細分火爆賽道里的真相。

衝出一箇中國版的Figma

“都想衝出一箇中國版的Figma。”企服投資人安華如此評價該賽道近一年來的躁動。

簡單來説,Figma是 一款基於網頁端的在線設計協作SaaS工具 ,涵蓋UI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等,用户羣體面向互聯網UI設計師、產品經理、前後端編程工程師等,為企業產品設計提供解決方案。

在設計工具界,其 前輩包括普通人熟知的 Photoshop(即PS)和設計師羣體熟知的Sketch軟件。

PS誕生於1990年,是最早一代設計工具中的佼佼者,功能豐富且強大,但最大的痛點是使用門檻高,上手難。

2010年,一款更加輕量、便於上手的設計工具Sketch出現,給PS的市場地位帶來衝擊。但Sketch最初是針對Apple的OS X系統而開發,目前也僅支持在Mac OS中使用,系統場景非常受限。

而這些侷限性,都給了Figma可趁之機。

在安華看來, Figma背靠算法和雲計算等底層技術,具備雲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輕量化的特點,以一款雲端SaaS的姿態,完成了對傳統設計軟件的代際碾壓。

具體來説,使用Figma時無需下載安裝程序,可直接在網頁端打開使用,解決了Sketch的痛點;更重要的是,Figma還從變革工作流程入手,支持多人實時協作,採用谷歌文檔的模式,允許多名設計師同時操作同一設計文件,並支持評論留言和批註,無需將設計稿源文件發來發去,直接提升了溝通和評審效率。

基於這些優點,Figma自2016年正式上線後,短短四年間便超越了Sketch,在市場佔有率上名列前茅,2020年在疫情居家辦公的催化下,用户量更是翻了四倍以上。

這樣的增長速度無疑刺激到了國內資本。在Copy to China的慣性模式下,國內軟件商和投資人紛紛想要打造出一個“中國版的Figma”。

那麼問題來了, 這一想法能否實現?

“有可能,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一位雲廠商設計線高管大彬向雷峯網表示。

在他看來,Figma在諸如網頁畫布的能力支持、在線協同響應等性能沉澱上,都做了大量的技術研發和積累,產品打磨也花了不少時間,已經形成了較高的壁壘。

“對後來者而言,並不是投人投錢,花個一年兩年就能做好的,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但只要國內同類產品的用户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產品得到足夠打磨,再加上了解中國的場景和設計生態,就有可能衝出一個國產Figma。”他強調到。

事實上,伴隨產業數字化的持續加速,企業對產品設計的需求正在呈現井噴之勢,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軟件是數字化之基,產品設計是軟件之基。"在投資人安華看來,Figma在國內備受追捧和模仿的背後,還有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海量B端需求。

據《2021中國用户體驗行業互聯網新興設計人才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型及大型企業設計人才招聘需求旺盛,以9月數據為例,設計崗位招聘量同比2020年增長高達43.3%。

而就市場總量來説,波士頓諮詢2017年的一份報吿顯示,全球約有9000萬全職設計師,其中,中國是設計師人數最多的國家,約1700萬,散佈在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網站設計、影視遊戲製作等眾多領域。在安華看來,全職設計師再加上數字化聯動的相關產設研羣體,未來千億市場空間可期。

在激增的需求面前,短時間內培養出足夠的專業設計師顯然並不可行,如何讓非專業人可以藉助雲化、智能化SaaS工具,高效保質地輸出作品滿足企業設計需求,成為當務之急。

但目前國內成熟工具匱乏,而海外工具又受限於網絡和語言,用户使用障礙明顯,這些痛點都成為國產Figma恰逢其時興起的重要推手。

“而且,國內模仿者還考慮到 政策法規可能帶來的一些影響因素 ,比如假設哪天Figma不能在國內使用了,就會騰出一個很大的機會。”大彬補充道。

誰在加速,誰在潛行

與很多垂直SaaS賽道一樣, 目前協同設計領域的入局者也可以分成“新、老、大”三類 ,包括藍湖、即時設計、摹客等垂類創業公司,騰訊雲、華為雲、字節、58同城等雲廠商和互聯網公司,以及相關領域的老玩家如萬興科技等。

藍湖、即時等創業模仿者大多從2018年開始研發,產品在2020年下半年之後密集上線,並相繼展開營銷爭奪戰。而萬興科技雖然成立較早(2003年),並在2018年上市,但其此前的主力市場和營收來源均在海外,對此次國內市場的爭奪,更多是通過買買買來加入戰局,從2019年起先後控股和投資了億圖軟件、墨刀、格像科技、RealiBox 3D設計平台等。

而在互聯網大廠實踐方面,58同城和騰訊走過了一條從內部自研自用到對外輸出的路。

6個月前,一篇名為《把設計變成終端代碼|風火輪背後的故事和規劃》的官方文章詳細介紹了58同城在設計工具方面的階段性成果。

“風火輪”是58同城用户體驗設計中心(簡稱“58UXD”)聯合內部“前端技術委員會”共同打造的一站式設計開發平台,主打利用智能解析技術,將設計稿自動化解析生成代碼,於2020年年底上線,2021年12月30日免費對外開放。

但“風火輪”的侷限之處在於,由於58集團高達90%的設計師都在使用Sketch,所以在研發之處項目組選擇了Sketch作為UI自動生成代碼的設計源,對外輸出時,非Sketch用户受限。

再看騰訊,上個月27日騰訊正式推出“騰訊設計雲”,發佈了包含版權素材、用户研究、智能設計、設計協同、快速研發等在內的全套設計雲解決方案。

雷峯網瞭解到,自“9.30”變革以來,資源上雲、開源協同就成為騰訊重點技術方向,這是騰訊設計雲誕生的大背景;同時,在過往海量的To B和To C的業務實戰中,騰訊自研了大量的設計工具,經過多年的自用打磨,初步具備了商業化SaaS產品的特徵,整合輸出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而與之相對,阿里雲則顯得更為低調。

阿里雲對雷峯網表示,目前並未有類似“騰訊設計雲”的統一平台和解決方案對外輸出,更多還是針對電商場景下的單個具體設計工具如鹿班等的開放。

對此,有業內人認為,這可能與阿里曾在2019年定下的“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倡導“被集成”的發展策略有關。

但雷峯網觀察到,目前阿里雲內部設有“阿里雲設計中心”,一支設計+技術+商業交叉融合的百人設計團隊,從事雲計算領域的多元設計,至今已有四年。

據其官方公眾號近期發佈的一篇年終回顧文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年,阿里雲設計中心在10個行業,觸及了89家政務服務部門、企業客户,支持了142個項目,為客户提供包括設計諮詢與產品設計、數字巡展、數字孿生等服務。

區別於前兩類,字節飛書和華為雲更多采取了外部合作的方式。

“華為在這一領域的短板是其在設計上的積累和投入相對來説沒有騰訊和阿里多,所以更多會和一些垂直廠商去合作,不會單幹。”大彬表示。

在他看來,國內衝出自己的Figma只是時間問題,而有潛力的選手僅有兩類,一類是解決了技術壁壘的垂類公司,另一類是在技術上領先且在設計上有深厚積累的大型雲服務商。

“垂直SaaS公司的優勢在於對於細分領域用户和場景的認知非常深,在專注度和行業深挖度上,具有云廠商一時間難以超越的優勢。但與此同時,他們的規模化能力、生態優勢、跨領域聯動優勢、底層技術,以及用户積累和品牌口碑積累等通常都拼不過大型雲服務商,所以整體規模和實力會偏弱一些。”

一位品牌設計師就曾向雷峯網 (公眾號:雷峯網) 表示,設計是一個高度依賴素材的行業,一些互聯網大廠海量版權素材的免費開放,對設計師們來説有着不小誘惑。

在大彬看來,“Figma目前的主要壁壘在於是技術與產品沉澱,而這些在大廠的生態體系裏,能更塊地縮短這個時間差距。”

但另一位業內人士羅迪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雲的市場大、細分賽道眾多,騰訊、阿里、華為等雲廠商並不能把每一個賽道都做得非常精,每一個賽道平攤到的人力也不會太多,導致深度和專業度上拼不過SaaS廠商,而大廠的這種模式,給了垂直公司一個很好的發育空間,“大多數細分賽道里都可能會跑出一兩個非常出眾的黑馬”。

終局在哪

事實上,在這一細分賽道,互聯網大廠和雲廠商已然對垂類廠商展開了攻勢。

58UXD在幾天前的平台對外開放官宣中就表示,“風火輪”上線以來,通過逐步覆蓋了集團產研團隊和旗下安居客、駕校一點通、58數科等子公司,目前已成功地替代了“藍湖”,成為集團產研提效的主要協作平台。自研替代,正在成為一部分中型互聯網公司的優先選擇。

而對於更大的互聯網廠商,高舉生態牌,在與SaaS廠商合作、對接的過程中,也隱有生態包抄,甚至吞併之勢。

過去一年,頭部雲廠商都對各自的生態策略進行了相對大的調整,開放度大增。“生態”成為SaaS圈年度關鍵詞。騰訊雲和華為雲分別藉助“千帆生態計劃”和SaaS星光計劃,加速在更多垂直行業中的場景下沉。

然而羅迪認為,大廠在發展生態時,往往並不滿足於簡單的合作。 對生態夥伴進行入股綁定、品牌遮蔽、尋找機會收購或孵化出自己的項目,都是比較常見的操作。

但不可否認,這對一部分SaaS廠商來説,並不是一個壞的選項。在企服投資人安華看來,目前國內做Saas服務仍然很難賺到錢,SaaS 工具賽道內卷嚴重,頭部效應明顯,中小型SaaS 產品被吸引至大廠生態,可以實現不錯的增長,並獲得戰略投資和併購的機會,符合一部分SaaS創業者的心理預期。

“畢竟以目前國內環境看,SaaS企業獨立上市很難, 被巨頭收購,也是一條不錯的退出變現路徑。

同時,他認為,“大廠中,阿里、騰訊、字節協同辦公三巨頭更有可能成功,如果他們決心投入和佈局的話。”在他看來,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這三家更有動力去在各自的大SaaS軟件上補齊協同設計這塊拼圖。

尤其是定位於“先進企業協作與管理平台”的飛書,在基因屬性上,與設計協同工具更為契合。在接入摹客後,飛書實現了包括溝通、日曆、文檔、雲盤、設計在內的更加完整的協作生態。

然而聯想到飛書文檔對石墨的替代,飛書是否有可能同樣用自研來替代外來接入?

在羅迪看來,完全有可能。“對用户來説,大廠的優勢是賬號體系、生態資源和使用體驗。如果大SaaS裏有一個類似設計協同的模塊,與單一產品有類似功能,但有更好的體驗和生態,用户完全有理由直接選擇這一模塊。有點類似微信、支付寶APP替代掉一些專門的APP。”

這種替代的可能性有多大,主要取決於大廠商進入的時機和投入的決心,以及是否有政策上的一些限制。 “在線協同辦公本來是壟斷的,去年反壟斷後好多公司又開始蠢蠢欲動。”一位投資人如此表示。

正是看到生態和平台化的“威力”以及夾縫中的機會,藍湖、萬興科技等近來紛紛發力平台建設。對此即時設計聯合創始人張楊雪認為, 目前在線協同設計並未走到平台化階段,而是仍處於產品技術驅動階段。

“設計工具屬於重型生產力工具,做不了半點假,好不好用,設計師上手後分分鐘就知道,並不會因為價格便宜或運營活動就選擇去換用,目前各家主要拼的還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行政副院長李旭在上個月27日騰訊設計周現場表示,設計是以文化為基礎,Figma的風靡是建立在特定文化根基之上,而國產化設計工具同樣也需要適合於中國文化環境的根基。

張楊雪對此表示認同,在她看來,以SaaS工具為入口,分析出更適合國內環境的行為數據,打造出真正高效的國產化設計工具,才是所有國產化廠商應該努力的方向。

注:安華、大彬、羅迪均為化名。 雷峯網雷峯網

雷峯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