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泛舟」歷史選擇了蔡倫

語言: CN / TW / HK


李為民





><<


如果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


在紙發明以前,人們把文字刻在甲骨上。甲骨得來頗費周章,刻字更是樁苦差事。商代人們開始把文字刻在石頭和青銅器上;同時大量使用竹木,《尚書》有云:“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簡牘和縑帛作為書寫材料,與甲骨、青銅相比有明顯優點。簡牘的製作材料竹子和木頭來源廣泛,加工方便,寫錯了還可削去重寫。可在簡上寫字,一般一簡一行,每行最多也就三四十字。西漢東方朔有次向漢武帝上奏章,用簡三千片左右,要兩個人抬進宮。簡攜帶起來也不方便。戰國時惠子帶書出門,足足裝了五車。春秋戰國開始,又用帛來寫字。



“帛”是一種絲織品,柔軟、光滑、輕薄,比竹、木價格昂貴,黎民百姓怎用得起?

歷史選擇了蔡倫。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研製出了世界第一批植物纖維紙。


蔡倫創造了歷史。史書記載了蔡侯造紙工藝流程: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經水浸、切碎、洗滌、蒸煮、漂洗、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為紙張。


蔡倫將用此法造出的紙上呈,得到漢和帝讚賞,造紙術遂在全國推廣。後人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在他故鄉耒陽建立了 “蔡侯墓”。此墓矗立在蔡子池畔。墓前的牌坊額題 “蔡倫之墓”,乃郭沫若手書。墓前院建有蔡侯祠。

紙太稀鬆平常了,今天我們被各種各樣的紙包圍着,它平淡得簡直不值一提。但對紙的應運而生有切身體會和理性思辨的中國古人和國際哲人們,對紙的發明卻極盡溢美之辭。


蔡倫封葬地漢中洋縣的清代大學者童顏舒就有詩讚曰: “漢川修竹本如蓬,造紙神奇創蔡公”。


美國 《芝加哥論壇報》1983年 3月10日稱造紙術 “可與美國把人送上月球相提並論”。前蘇聯學者蘇赫曼在 《造紙學》一書中説得更明確,“中國蔡倫在一千八百年前發明了紙,其他任何發明對文化發展的促進,都不能和紙相提並論。”

在美國人麥克哈特所著的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居第7位,遠遠排在我們熟知的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麥克哈特認為,正因為蔡倫造紙術的發明,漢代以後,中國的文明發展進程趕上並超過了西方,一直到13世紀。


“沒有蔡倫,就沒有誰發明造紙術了嗎?”有人會問。在古代中國,我們無法假設。但在西方有個事實我們不得不注意:千年之後,歐洲人才獲得蔡倫的造紙術,且唯一的途徑還是求學於阿拉伯人。很顯然,造紙術的發明,不僅需要一個合適的時代,更需要傑出的個人天賦。


公元 105年,身為中常侍兼尚方令的蔡倫,“閉門絕賓,暴體田野”,歷盡千幸萬苦終於琢磨出了一整套造紙術,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批用廢麻和樹皮做原料的植物纖維紙。天下莫不效仿。 “蔡侯紙”以其輕薄、光滑、潔白、便宜易得、便於揮毫的優勢,一舉將流行了千百年的竹簡木牘縑帛送進了歷史。


這場書寫材料的大革命首先從中國東漢開始,3世紀時波及朝鮮、日本;8世紀時,到了阿拉伯,十字軍東征後到歐洲;最後到了美洲。這場史無前例的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世界文明發展。

蔡倫造紙術從12世紀到14世紀先後傳到歐洲諸國。歐洲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催生了資本主義,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歐洲文明逐漸佔據中心位置。作為文明催化劑的紙對歐洲的文藝復興功不可沒。


以西羅馬帝國滅亡為起始標誌的歐洲中世紀是最野蠻,人們思想被束縛最嚴厲時期。而正當歐洲千方百計捆綁人們手腳,大搞禁慾主義、經院哲學和神學教條的時候,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蔡倫發明的植物纖維紙卻正在大行其道,華夏文明正演繹着令人驚羨的繁榮和進步,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




遙遙領先,名播四野。歐洲卻步履蹣跚、國家衰微、黑幕沉沉。中世紀末期造紙術傳到歐洲後,蟄伏千年的歐洲如夢方醒,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將領先世界的東方中國遠遠拋在了後頭。


蔡倫從兼任尚方令始,至向漢和帝獻紙的公元105年止,歷經十多個春秋,反覆採選造紙原料,精心雕琢造紙工藝,箇中艱辛難以言説。在綿延數十里的耒陽市蔡倫竹海至今流傳着蔡倫發明紙的諸多傳説。在十多年的攻堅戰中,從宮廷到民間,從實驗造紙到造紙成功再到向社會推介,蔡倫和紙工們朝夕相伴、殫精竭慮,義無反顧地苦苦追尋着製作新型書寫品的夢想。中華民族勤奮、堅韌等美德在他身上嶄露無遺。

“倫有才學”,南朝宋人范曄在 《後漢書·蔡倫傳》中對蔡倫的天賦讚賞有加。蔡倫造紙術工序有70多道,其中一些工序技術含量之高即使今日亦難以想像。蔡倫造紙術中 “挫 (切碎)、搗 (製漿)、抄(抄撈)”三個基本工序也被傳承為現代機器造紙工藝中最關鍵、最基本的工序。可以想像,發明一整套完善的造紙術,需要攻克多少技術難關。


耒陽民間傳説,蔡倫看到老百姓漂絮 (提取絲棉)的殘留物,想到了新型書寫品的形態;看到倒伏於溪水中的樹木腐變的情狀,萌動了以樹皮做原料造紙的願望;從老百姓漚麻績布中得到了使造紙原料變柔和脱去雜質的啟示;從老百姓蒸麪皮(涼皮)中受到啟發,發明了 “框簾澆漿”法;從老百姓舂米磨面中萌生了造紙 “製漿”的想法;從豬拱雞啄作坊紙疊的現象中悟出了揭分濕紙的竅門。蔡倫發明創造的靈感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踐。傾心實踐,新景迭出;紮根民間,海闊天空。蝸在皇宮,足不出户,再大的天才,也折騰不出這項劃時代的偉大發明。


透過功成名就後的喧囂,我們不難發現,蔡倫的成功,實際上是細節的成功。72道工序,是72個細節;72個細節構築了神奇的造紙術。再龐大的事物,也都由無數個細節聚合在一起的,再偉大的思想也都形諸於一點一滴的努力;


細節書寫了人類的文明史,細節造就了大千世界。蔡倫對細節的執著,令我們感動。蔡倫追求的細節細到了揭分、晾曬、打捆……無不彰顯着細節的完美。


上世紀 50年代開始,中國大地陸續出土了西安東郊 “灞橋紙”、甘肅居延“金光紙”、陝西扶風 “中顏紙”、甘肅天水 “放馬灘紙地圖”、敦煌 “馬圈灣紙”、甘肅 “懸泉置紙”和敦煌玉門關 “帶字殘紙”等。質疑聲此起彼伏、甚囂塵上,蔡倫中國古代造紙術發明家的交椅似乎芨芨可危。但經過考古專家反覆考證,科技部門反覆檢測,發現所有這些所謂的 “蔡倫之前的植物纖維紙”或不能以 “紙”定論,或晚於蔡倫:“灞橋紙”是一團作襯墊用的廢麻絮;“金關紙”和 “中顏紙”沒有經過完整的造紙工藝; “放馬灘紙地圖”只是織物殘片;“馬圈灣紙”比唐代書畫紙還要白,系唐代或唐代以後出品; “懸泉置紙”“晉紙”;敦煌玉門關 “帶字殘紙”正反面都經過塗布加工,此工藝東晉以後才有。


今天,當我們安坐靜室,翻開輕薄柔軟光滑潔白的書頁時,內心深處總會不由自主地騰起一股暖流。


策馬龍亭日欲薰,江頭遙見蔡侯墳。漢封遺蹟空憐在,青史香標世共聞。漫拂魚箋銘舊德,不煩竹簡謝夫君。頻過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斷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