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連續60年每年單利15.2%的投資機會,稍縱即逝

2019-09-13 04:09:43

◎作者 | T博士

◎來源 | T博士教你買保險(ID:DrTbaoxian)已獲授權

保險界大地震。


一份檔案直接讓保險公司多拿出1200億。類似的大地震,上一次是2013年,再上一次是1999年。


8月30日,銀保監會發出通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



檔案最核心的資訊是以下寥寥數字:


對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由年複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年複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


從4.025%到3.5%,這麼微小的差別啊!但是,檔案發出後,整個保險公司要多拿出1200億元放入責任準備金,這個金額不是我臆測的,是銀保監算出來的。



為什麼呢?因為,預定利率和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的變動,在保險界來說,是天大的事情。


我先通俗地解釋一下啥叫預定利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


預定利率就是保險公司收了客戶的錢,承諾以一定的年複利的反饋給客戶。預定利率參考的是:1.銀行存款利率;2.保險公司對自己的預期投資收益。



上圖可以看到,20多年來,預定利率一直在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附近浮動,只有最近幾年遠高於利率。


因此,預定利率高的產品,定價就低;反之,定價就高。預定利率提高1%,對應每年的保費就可以便宜30%左右。


預定利率是客戶到手的真實回報率嗎?NoNoNo, 預定利率是毛利,淨收益要扣除掉保險公司的費用率所以同樣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客戶的真實回報率差別非常大,低的只有2.5%,高的逼近4%。


真實的回報率怎麼算?用IRR函式。我有一次線上課程專門講這個IRR: 儲蓄險的真實收益率怎麼算  掃碼可以回聽:



啥是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呢?這是從監管上說的:保險公司你不能開空頭支票,你答應給客戶的利率是4.025%,那你也必須按這利率拿出一筆錢準備著,以防止你到時無法兌付。所以,評估利率高,保險公司需要拿出的責任準備金就少;評估利率低,保險公司需要拿出的責任準備金就多。


在實際操作中,預定利率=評估利率。


如果保險公司拿一份“預定利率>評估利率”的產品去銀保監會報批,是不會通過的。


所以,8月30日保監會的檔案有兩重意思:


1. 2013年8月5日以後的、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險,保險公司你給客戶的預定利率還是4.025%,但是你得按3.5%的年複利來拿責任準備金了。意味著保險公司要多拿錢出來了。要多拿多少呢?1200億。


2. 正式昭告保險公司:從此以後,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統統不批了,別再來申請了啊。


調整預定利率的威力大吧?保險產品的期限,動輒幾十年、一輩子,而預定利率又是複利,所以牽一髮而動全身。


20年來,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變過3次。


第一次,是1999年。


中國90年代末的銀行存款利率高得嚇人。當時一年期的存款利息:



當時平安、中國人壽、新華、太平洋、泰康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些預定利率7.5-10%左右的儲蓄險,例如平安人壽的“少兒360”、中國人壽的“99鴻福”等,客戶的年複利在8%左右——終身的。


當然,在10%的存款利息面前,8%顯得沒啥吸引力。


神逆轉來了。


1996年以後,央行歷經約10次降息,一年期利息從10%左右降到現在的1.5%。而那些選擇了8%年複利的儲蓄險的人,依舊享有、並終身享有8%的年複利。


在利息急劇下降的過程中,1999年6月份,成立尚不足一年的保監會出了一份緊急通知,一下子限定了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2.5%。



保監會的緊急心情呼之欲出,要求保險公司接到通知的當天,預定利率高於2.5%的產品統統停售。(通知的最後一條亮了)


2.5%的緊箍咒,保險公司一戴就戴了14年。預定利率低,保險產品定價就高,和香港保險相比,大陸的保險貴不少。


終於,2013年,第二次預定利率的調整來了。


2013年8月,保監會發布通知。



預定利率從2.5%到3.5%,一個百分點的差異,就讓保險產品的價格下降了30%左右。從此,香港保險產品和大陸保險產品相比,不再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對於國家鼓勵的養老保險,政策是額外支援的,預定利率可以在3.5%的基礎上,上浮15%,就是4.025%,這是所有保險產品的定價極限。


第三次限定預定利率,就是今年8月30日。哪怕是為國分憂的養老年金,預定利率最高只能是3.5%。


其實從今年1月份開始,就已經有訊號釋放出來了。當時保監會開始不再批准預定利率4.025%的終身年金險。



我當時就寫了一篇文章:

《4.025%預定利率的產品,為何可能是薅保險公司羊毛?

(點選標題可閱讀)


4%聽上去 不起眼,但因為複利,穩定增值,並且疊加時間後,效果超出很多人想象。我折算成單利給大家看一下。作為個體的投資者,你確定自己能做到嗎?



3月份,收益為3%出頭的地方債被瘋搶,收益居然成為年金險的賣點,一旦成為賣點,就離結束不遠了。



於是, 4月份我又寫了一篇:

《留給你鎖定終身4%年複利的時間,不多了》

(點選標題可閱讀)


《南方週末》有一句slogan叫“在這裡,讀懂中國”。“讀懂”不是為增加談資,而是為了決策服務的。我希望我的資訊和判斷,能為我的客戶服務。今年以來,我很有緊迫感地推薦了很多客戶通過年金險鎖定終身4%的年複利。

 

6月份以來,市場上多款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險陸續停售了,例如PICC的“惠民福壽”、天安的“逸享人生”、“傳家福尊享”等,市場留給我們的機會越來越少。

 

大門即將關上。

 

銀保監會這份檔案的大背景,是全球經濟的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已連續3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全球經濟增速降至150年來第三個谷底。



《財新》雜誌最新一期的封面報道,題目就是《備戰全球衰退》。

 


今年以來,全球已有25個國家降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美聯儲在7月31日開啟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降息。

 

8月1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十年來首次低於2年期。在“二戰”後歷史上的七次倒掛後,美國經濟無一例外都經歷了衰退。


為什麼會出現倒掛呢?

 

因為投資客們心裡很慌,大家擔心未來收益不理想,紛紛把錢放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


索羅斯的前顧問德拉克米勒預測,如果經濟增速繼續放緩,美國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降息至零。他用腳投票買入大量美國國債。德拉克米勒說:“不是因為我想賺錢,我只是不想在這種環境中投資。”


8月28日,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下跌了,從1.965%跌至1.91%。

 

中國雖然還沒有降息,但這兩年的實際利率一直在降。大家從銀行理財的收益、餘額寶的收益下降就能感受到。中國央行8月17日宣佈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並於8月20日正式實施。央行此舉意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雖未直接全面降息,但LPR改革使得我國貸款利率的“隱形下限”消失,已為降息鋪好了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優質的固定收益率產品會越來越稀缺。

 

以前,銀保監會只是在操作層面不批預定利率3.5%以上的年金險,8月30日的這份檔案昭告天下後,意味著保險行業“降息”了。保險公司不管是出於自己利潤考慮,還是限於再保險公司、銀保監會的壓力,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都會加速下市。我估計,至多也就一兩月的時間。

 

下一次機會,或許要穿越一個經濟週期,或許遙遙無期。畢竟,過去十年,低通脹、低增長、低利率成為發達國家的“新常態”。中國也要適應新常態。

 

和20年前相比,這一次銀保監會沒有一腳踩停,而是用一則攪動1200億的通知提醒你:抓緊最後鎖利的機會。你get到了嗎?


如今賺錢越來越難

想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想要資產保值?

9月6日晚20點,T博士帶你抓住

一個“連續60年,每年固定單利15.2%”的投資機會

掃描海報二維碼即可報名參與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