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還敢闖南海?看中國高新6號如何反擊!

2019-09-05 23:38:53


歡迎收看160期《張召忠說》~



8月23日,不久前曾申請訪問中國香港被拒的美國海軍“綠灣”號船塢登陸艦穿越臺灣海峽,這也是今年美軍艦第七次穿越臺灣海峽。


“綠灣”號船塢登陸艦

(圖源:DefPost)


一如既往,美方在穿越臺灣海峽後高調宣稱此舉是為了維護“航行自由”,而部分臺灣媒體更是對此大肆渲染。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臺“國防部”還派出了一架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靠近美軍艦,而臺詞仍然是萬年不變的“一切盡在國軍掌握”。


P-8A“波塞冬”反潛機

(圖源:Wikipedia)


此外,伴隨美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的,還有一架P-8A“波塞冬”反潛巡邏機。P-8A雖然入役不久,但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曾多次前往南海進行偵查。在將來,P-8A將會逐漸取代美軍的所有P-3C,成為未來的反潛主力機型。


(圖源:Wikipedia)


一直以來,反潛巡邏機這一機種都只是少數航空大國才能獨立開發的特種用途飛機,而P-3C“獵戶座”則是最著名的一款。這種服役了半個多世紀的經典反潛巡邏機至今仍然在中國周邊廣泛服役,除美國外,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都裝備了這種經典機種。而這些“獵戶座”也是我國潛艇航行的最大威脅。


(圖源:Wikipedia)


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1969年推出的一種反潛巡邏機,在P-3的基礎上改進而來。P-3的原型機在L-188客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包括其他改進型號的產量超過700架,其中107架是日本生產的。而通過生產P-3C,日本川崎重工也積累了豐富的反潛機設計經驗。


日本P-3C反潛機

(圖源:Wikipedia)


很多網友感興趣的是,為什麼反潛機的尾部都有一根“小尾巴”呢?其實,這個小尾巴是磁異探測儀,專門用於探測敵方潛艇的痕跡,屬於反潛巡邏機的標配。由於地磁場本身是十分穩定的,而潛艇的航行會對周圍的磁場造成影響。磁異探測儀就是專門探測這種磁場變化的裝置。而安裝在機尾的“小尾巴”裡,也是為了防止機上的裝置對磁場造成干擾。


磁異探測儀是反潛機的標配

(圖源:Wikipedia)


不過,也並非所有反潛機都有磁異探測儀。比如美國最先進的P-8A“波塞冬”反潛巡邏機就沒有安裝磁異探測儀。這是因為P-8A採用高空反潛戰術,磁異探測儀的效果不大。因為為了降低成本,就取消了這一設計。但出口到印度的P-8I仍然帶有磁異探測儀。


P-8I反潛機機尾帶有磁異探測儀

(圖源:Wikipedia)


不過“獵戶座”畢竟是幾十年前的老舊機型,為了進行更新換代,美日兩個反潛大國都開始獨立研製新型的反潛巡邏機。美國在波音737-800的成熟機體上開發了P-8A,而日本獨立研製的首款反潛巡邏機——川崎P-1反潛機也已經服役。


P-1反潛機飛躍富士山

(圖源:Wikipedia)


早在二戰時期,川崎就是日軍的主要飛機制造商之一。而引進了P-3C的生產線後,川崎基本上吸收消化了這種經典機型的設計。不過在最初的論證階段,P-1的研發受到了日本國內一部分人的強烈反對。由於美國正在研製P-8反潛機,很多人認為日本沒有必要獨立研發一種新機型,只要繼續購買美國飛機就好了。


P-1反潛機座艙

(圖源:Wikipedia)


但由於美日兩國對反潛機的基本需求並不完全一致,美軍機的設計無疑是針對美軍需求來進行的,並不一定適合日本的需求。而獨立開發一種反潛巡邏機,也能為日本日漸衰弱的航空工業積累寶貴的研發經驗。最終,川崎還是選擇獨立研製了P-1反潛機。


XP-1原型機

(圖源:Wikipedia)


不過事實證明,日本的航空工業對於開發這樣一種先進的特種機仍然缺乏經驗。P-1雖然運用了大量的高新技術,但可靠性方面,特別是發動機可靠性始終不佳。據自衛隊訊息人士透露,日本現役的20餘架P-1中,只有2架能夠執行任務。其餘飛機都因為各種不同原因無法出勤,成了“機庫女王”。


漢諾威工業展覽會上的P-1模型

(圖源:Wikipedia)


事實上,反潛巡邏機的設計研發對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水平具備極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反潛巡邏機都使用民用飛機改裝,或採用相似的機體。這首先就提高了研發門檻。此外將民用機改裝為軍用機,機身上的大量改進,加裝的電子裝置也極為考驗研發團隊的設計水平。這也是多數國家選擇進口其他國家的反潛巡邏機的原因。


高新6號反潛機

(圖源:日本防衛省)


對於我國而言,反潛作戰的需求始終是極為強烈的。面對美國、日本的高效能核潛艇和AIP潛艇,缺乏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始終是一塊嚴重的短板。對於空中反潛任務,我軍只能使用反潛巡邏機甚至更老舊的水上飛機。


高新6號的內部裝置


目前,我國的新型反潛巡邏機也已經開始服役。作為“高新”系列的一員,國產反潛巡邏機“高新6號”同樣是在運-8/運-9平臺上改裝而來的。雖然高新6號的效能尚不及美日等國的先進機型,但解決了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有無問題,為未來的新機型發展積累了經驗。


外媒繪製的高新6號巡邏範圍

(圖源:navalnews)


另外,雖然並非是世界最先進的機型,但高新6號的效能估計已經超越了周邊國家大量服役的P-3C反潛機。而作為一種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高新6號完全有能力配合其他部隊,對敵方潛艇起到有效的搜尋打擊作用,掃清近海甚至第二島鏈內的敵方潛艇,為我軍核潛艇部隊突破島鏈封鎖提供有效保障。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