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號茶室】茅臺搶光,愛馬仕搶光!Costco中國開業半天,被迫緊急關門,為什麼見過大世面的上海人瘋搶Costco?

2019-09-05 08:17:02


【90號茶室】系列公眾號,2萬篇精選文章,財經/科技/政治/股市/美文,一鍵關注,六十萬高階人士每日必讀,商務推廣18906171289(手機、微信)

來源:華商韜略


將消費者從螢幕拉回現場。

作者丨何凝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客服微信:hstlkf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圖蟲創意、網路



果然,在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當天,Costco變成了限流限行的熱門景點。




8月27日上午8:30,離Costco上海閔行店開業還有半小時,車位已滿的標牌就已掛出,直連停車場的賣場入口,隔離帶的數量不斷增加。


在這個普通的工作日,除了老幼群體,還有大量年輕人湧入。他們中有很多人,在用手機拍拍拍和現場買買買中度過今天。



▲有人打卡,有人朝聖
華商韜略現場拍攝



這樣的狂熱,讓收銀臺的電腦在開業1小時後出現宕機,為數不多的新店員工在手推車和人群的夾縫中滿負荷運轉。


上午11:00後,會員們陸續接到Costco建議錯峰購物的簡訊。下午,因人潮擁塞,Costco宣佈停業半日,27日晚間,Costco表示將把賣場內人數控制在2000以內。





“停車3小時,結賬2小時”,這種情形,不但操著臺灣腔和英語的Costco員工們難以淡定面對,文安德(Andrew Peter Mile)也無法端坐。


作為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中國區總裁,在年初上海浦東店(也是上海首店)重灌開業時,文安德在自家店面碰到了“悄然來訪”的Costco亞太業務負責人張嗣漢。


“我們每天都在盯著沃爾瑪。”Costco聯合創始人吉姆·辛尼格(Jim Sinegal)的這句話,張嗣漢謹記。


盯著沃爾瑪,主要是盯著和Costco同為中高階定位的山姆會員店。


兩家互為對手,常年相互關切。在中國,他們正做著同樣的事——


將消費者從螢幕拉回現場。




查理·芒格說,當你對世界難過時,就去Costco。


不是所有人都肯定Costco的神奇“療效”,但它在中國的“頭號粉絲”雷軍絕對相信。


除了小米,雷軍提到次數最多的公司恐怕是Costco。


“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這是一種信仰。


Costco,中文名好市多,中國大陸叫開市客,諧音“摳,死摳”。


沒錯,“摳”是這家超市巨頭的特性。


包裝不拆就上架,大箱大件賣,減少拆包成本;


SKU(庫存量單位)不超過4000,便於大量採購時議價,提高坪效,節約成本;


幾乎不為自己打廣告,靠會員口碑獲客,能省則省……


類似的“摳”,隨手例子一打,Costco解釋,這都是為了讓“顧客獲利”。


在Costco,毛利超過14%的商品要報董事會批准才能上架,而“一旦某品牌沒法在Costco以最優最低的價格出售,Costco就會立即著手找供應商生產同類的Kirkland(Costco自有品牌)產品,把前者擠出去”。


進銷差減到最低的同時,Costco嚴把質量關。一旦供應商出現質量問題,至少三年都不會與其合作。


低價高質,這是成就Costco的法寶之一。


2010年,雷軍成立小米。借用Costco極致價效比理念,小米在品牌夾擊中爆款不斷。


除了雷軍,Costco的中國粉絲還有拼多多的黃錚。那句“要做中國的Costco+迪士尼”被他在各種場合卡碟式地重複。雖然,拼多多離真正的低價高質還相當相當的遙遠。


Costco本身就可看作超市界的迪士尼,讓你在超市裡體驗主題樂園。


他們會用一些小心機撩你。比如,不同的價格尾數隱含著不同的折扣資訊,這些在店裡不會有人告訴你,全憑“真愛”程度事先了解。


又如賣場內的“尋寶”設定。


Costco會不定期移動貨品的位置,越是暢銷的商品,越有可能在不顯眼的地方,刺激顧客“尋寶”。


“尋寶”過程中,客人們很容易發現“意外驚喜”——Costco讓人想不到的奇葩商品們。


除了那些適合拍照打卡的XXXXXXL號杯子、娃娃等大物件,不時入眼的有藥品、鑽石、旅行卡、貸款申請表、喪葬用品,甚至還有汽車和直升機……





沒有聒噪的推銷員,一切發現都靠顧客自己體驗。


“讓你認為”是這個主題空間的重心。當你認為體驗驚喜時,實際上已被“寶物”吸引,進而有可能豪爽地買買買。


萬一覺得衝動消費了也不用急,在Costco,基本上除了特定商品,其他的過多少天都能退(當然惡意退多了是會被退卡的)。


在“就怕你不任性”的購物環境中,看著高性價比的貨品,享受著“尋寶”的快感和極少的設限,很難擺脫“生活如此美好”的自我陶醉。


讓你認為獲利,無論金錢或滿足感,這是Costco受消費者歡迎的重要原因。




1985年,在美留學的大三學生張嗣漢回到中國臺灣,代表中華隊參加威廉‧瓊斯杯國際籃球邀請賽。


“不怕衝撞,打法強硬”,賽場上的張嗣漢意氣風發。


這個身高1.98米的大男孩在80年代末成為臺灣地區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


從伯克利畢業後,張嗣漢先後在麥當勞和Price Club任職。期間,他見到了職業生涯的重要影響者——吉姆·辛尼格。


1995年,辛尼格決定在中國臺灣開疆拓土,張嗣漢領了這個任務。


1997年,臺灣地區首家店面在高雄設立。


然而,Costco並沒迎來開門紅。


Costco是什麼?為什麼進店要先交會員費才能購物?民眾並不接受“會員制”這種新鮮事物。


“剛開張時,每天員工比客人還多,好不容易走進來一客人,竟然有員工忍不住要鼓掌。”


整整五年,Costco在臺灣地區沒有盈利,連辦公電話都是幾個員工共用一部。張嗣漢不止一次地親手搬起一件件生鮮食品,然後廢棄。


與之相對,Costco在美國的生意已經“很上軌道”,張嗣漢壓力重重。這時有人建議,要不在臺灣取消會員制,再弄些有本土特色的廣告?


張嗣漢一一否決。他堅信Costco的模式,而他要做的是好好工作,然後,等著被消費者接受。


老闆辛尼格也站在他這邊,還鼓勵他:一開始賠錢,並不代表失敗!就像做人一樣,年輕時或許不知道將來何時會成功,但要練好體質、立下格局,即使一開始失敗,也要相信終有一天能贏回來。


辛尼格的底氣,源於Costco堅持“美式生活賣場”的個性。在臺灣地區,Costco的品項有40-45%都是美國進口貨,與其他量販店作為賣點的現殺活魚和滷味等本地食材區隔。


由於Costco 70%的營業利潤來自會員年費收入,臺灣地區的員工們走出辦公室,自發成立“口碑部隊”,開始向親友介紹Costco,一張一張地籤會員卡。


眼看著,虧損一天天減少,公司開始盈利,第二、第三、第四家店相繼設立……


2012年,臺北內湖店單店利潤已位居Costco全球店面第二。


至今,Costco在臺灣地區只開設了13家店,擴店速度相當保守。


2014年,臺灣地區Costco營業額突破600億(新臺幣),登頂臺灣量販業。


同年,Costco正式決定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為了順利在滬上紮根,Costco在中國註冊了四家公司(據天眼查):上海浦東開市客商業有限公司、上海閔行開市客貿易有限公司、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好市多(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它們的法人Richard Tsu-Han Chang


就是張嗣漢。


關於外資超市的本地經營,Richard也憑著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出自己的體系,即“3D哲學”:定義(definition)、區隔(differentiation)和紀律(discipline)。


定義,意為堅守低價優質策略;區隔,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紀律,貫徹對的事情(比如堅持會員制不動搖)。




1983年,全球零售業迎來新的里程碑,Costco和山姆的第一家店都在這年開業。


它們在90年代的銷售額年平均增速分別高達15%、13%,形成會員店雙雄格局。


在中國大陸地區,“會員制量販”這個概念的科普實踐是由山姆大叔會員店開啟的。


1996年,大陸第一家山姆會員店在深圳開業,至今已有23年。


這是讓文安德津津樂道的點。


“我們進入中國23年,最令山姆會員店有信心迎擊對手的,是培養了一批有本土經驗的中國採購團隊,他們知道如何採購適合中國家庭的商品。”


潛臺詞是,這23年的深耕和積澱,隔岸觀火的Costco缺失了。


大約自2011年起,就不時有訊息說Costco要到中國大陸開店,每次都只聽聲響,不見真身,直到今年。


Costco終於來了,雖然來得有些晚。





兩家店互為對手多年,相似之處在於低價高質重體驗,不過山姆主攻“80後90後的年輕家庭”,Costco憑著那些小心機,“闔家迪士尼”的氛圍要濃些。


近年來,當電商挑起的新零售紅紅火火時,在兩家都不擅長的線上領域,他們選擇加入不同生態:


2014年,Costco登陸天貓國際,並連續三年登上“雙11”國際商家十強榜單。


2017年,Costco趁勢開了第二家天貓旗艦店。


同年,為了搶佔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山姆會員店在深圳試水“雲倉”,一種為周邊3-5公里的使用者提供1小時“極速達”的前置倉服務。


2018年,山姆會員店聯合京東將“雲倉”擴至北京、上海,並借京東繫結騰訊,採用微信支付為入會的主要支付方式。


2019年夏,Costco在大陸首店開業前夕,悄悄地開放了簡體中文網站和app應用。除了可用支付寶、微信等喜聞樂見的方式支付會費,還可使用Costco與平安銀行的聯名信用卡。


7月1日,Costco開放會員申請,據張嗣漢的說法,閔行店已有數萬名會員完成登記,出乎他的意料。




吉姆·辛尼格,全名James D. Sinegal,一個鋼鐵工人的兒子。大學畢業後,辛尼格在折扣店Fedmart做銷售,成為老闆索爾·普萊斯(Sol Price)的門徒。


1976年,普萊斯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立Price Club,辛尼格說,Costco低價高質、低SKU、收取會員費的做法就是從Price Club“借”來的。


進入80年代,東西半球的人民對“超市”都有了新的認識。


1982年,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傑弗裡·布羅特曼(Jeffrey Hart Brotman)和辛尼格湊夠750萬美元,準備成立Costco。


布羅特曼是個投資達人。除了曾是紅杉資本、海洋第一銀行的董事會成員,他還在霍華德·舒爾茨滿世界找錢時投了星巴克。


1983年,第一家Costco和第一家山姆會員店都開了張。


同時期的中國,廣州友誼商店、北京四季青蔬菜自選市場、上海糧油食品自選商場相繼開業。





它們是大陸民眾對“超市”的感官啟蒙,屬於歷史意義大於商業意義型的。


以廣州為例。當時計劃經濟的做派還留餘,沒有配額的人只能過個眼癮。而且,雖說是“自選超市”,但可選擇的品類相當少,進口貨的價格又高,普通人自然不能豪爽地買。


早期接近現有形態的超市有90年代初在上海成立的聯華、北京的物美、福州的永輝……


深諳本地化需求,是這些超市得以立足和擴張的重點,也是外資超市入華的難點。


一邊是本地鮮活食材,一邊是凍住的進口食品;一邊是56個民族56朵花,一邊是“美式生活”的流水線精品……


加上中外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積差異,很容易得出外資超市天然水土不服的結論。


的確,20多年來,一些巨頭在中國苦苦鏖戰又暗暗離開。


同時,本土商人們,無論零售圈還是網際網路圈,都在不斷汲取“舶來品”的亮點,多點、拼多多、盒馬鮮生……新生的商業物種眼花繚亂。


但,20多年來,Costco的競爭對手、同為傳統零售業出身的山姆會員店留下了。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姆會員店在不慌不忙地為中國大陸市場改變:加入優選的地方特色食材、選址從近郊向居住區靠攏、向下沉市場緩慢擴張、根據收入水平調高年費的同時提供更多返利和服務……


這些討喜顧客的點,是Costco要面對的痛。


1993年,Price Club拒絕沃爾瑪的邀約,與Costco合併。合併後乾脆更名為Costco。


那時的中國臺灣,Costco以“堅持自我”的態度漸漸贏得消費者,來到大陸後,在“持”與“變”的微妙博弈中,Costco又會如何選擇?


就賣場本身而言,Costco今天算是推出了“基礎款”,傳說中的奇葩商品和服務還沒完全鋪開。


“我們會先開一兩家店,看看發展好不好,如果好再繼續。”張嗣漢在試探。


而另一邊,沃爾瑪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中國業務總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5%,表現亮眼,在中國新增40家山姆會員店的計劃已在途中。


在中國,沃爾瑪已經活下來,如今的Costco想活下去。


家樂福、卜蜂蓮花、樂購……退潮的已經遠去,剩下的,是巨頭的戰役,無論企業或企業背後的文明。


經過一日戲劇性的狂熱,Costco或許得想想,該怎麼了解這一方人和土地。


無論將來怎樣,至少今夜,它都將讓整個中國零售業失眠,而且各懷心事。


@所有版權原創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我們刪除。


主編推薦


  • 四處樹敵,團隊無能,川普進退兩難,不僅是他包括他的家族結局都會很慘

  • 面對美國的貿易戰威脅,中國為什麼要硬懟美國?

  • “野心家”鄧文迪:草根小三、耶魯畢業、默多克前妻,豪門闊太

  • 520反思:中國正在經歷第四次單身潮,獨居人口超7700萬

  • 重讀郭臺銘!川普的臺灣版,從代工之王到野望總統寶座

  • 尖端醫療的真相,觸目驚心的醫療利益鏈

  • 年輕人,攢夠2500萬才算中產,你還差多少?

  • 中美:13比22——大國決戰豈止在沙場

  • 十年一覺杭州夢,王國平、馬雲、王澍、宋衛平的杭州十年

  • 主編最近在做啥?種菜,喝茶,美食,旅行,健身,打球,帶娃,直接上圖!


【90號茶室】系列公眾號,2萬篇精選文章,財經/科技/政治/股市/美文,一鍵關注,六十萬高階人士每日必讀,商務推廣18906171289(手機、微信)


這些文章不錯,立即分享到朋友圈!


13萬+高階讀者,1萬篇+精選文章,專注創業/財經/科技/政經/股市


長按二維碼置頂關注


這個公號不錯,立即推薦給好友!

主編介紹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90號茶室】主編,打過工,教過書,出過國,從過政,辦過公司,江湖奔波五十載,東陽,金華、長沙、鎮江、北京、東京,無錫,一路走來,終於在某江南小城一個鬧中取靜之處,覓得一處門牌號為90號的茶室,一方小院,一間茶室,一杯清茶,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昔日書生意氣,萬丈豪情,江湖恩怨,隨著嫋嫋的茶香,隨著窗外的煙雨,逐漸淡去,淡去……


主編1984年畢業於中南大學,1991年北科大管理系研究生畢業,做過大學教師,90年代赴日本工作8年。


2000年回國創業,為中國對日軟體外包業務的開創者之一,曾創辦華夏計算機、華陽軟體等公司,曾在軟通動力、感知集團、睿泰集團等公司擔任高管。曾任江蘇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無錫市總商會副會長、感知中國物聯網商會執行會長、無錫市歸國人員創業商會會長、江蘇大學校董、江南大學客座教授等社會職務。


曾獲中國軟體外包成就人物、江蘇省青春創業風雲人物、江蘇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榮譽。


在軟體外包、物聯網、自媒體、電商等領域有一定成就和影響力。


2013年開始編寫公眾微訊號【90號茶室】【90號股票】【美文共享】等,編輯釋出20000餘篇文章,得到60餘萬讀者關注訂閱。



這個主編不錯,立即加主編好友!



幾十萬高階人士每日必讀

歡迎投放廣告!

聯絡電話 18906171289(微信、手機)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