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位明星開出2800家公司,錢真的那麼好賺?| DT數說

2019-08-23 23:34:31


明星的生意做得好,那就是金錢多多,做得不好,那就是闕勒霍多。


7月23日,趙薇少見地玩起了直播。


素顏、黃髮的她顯得非常輕鬆,齊劉海造型難免讓人想到經典的小燕子。不到1分鐘,直播間就湧入了4萬觀眾。


看得出來,趙薇不太擅長以這種方式圈粉。她以一個奇怪的角度,把手機直接“懟”在了臉上。直播過程中,趙薇也滔滔不絕,吃著助理遞過來的零食講減肥……

和諧在第11分鐘被一條彈幕打破——“還錢!操控股票。


(圖片說明:網友評論趙薇的直播微博“還錢,操控股票”,圖片來源:微博

雖然趙薇繼續淡定吃播,但實際上她正陷入一場價值30.6億元的官司當中。


2016年,趙薇持股95%的龍薇傳媒欲以30.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但這場收購最終因為龍薇傳媒籌資失敗而告終。當時跟進投資的股民隨即把趙薇告上了法庭。


2019年7月16日,浙江省高院終審宣判:趙薇和祥源文化需賠償投資者40餘萬元。但除此案外,仍有544起訴訟等著祥源文化,訴訟金額合計達5700多萬。陷入漩渦之中趙薇,被判5年之內不得進入證券市場。


趙薇在這場失敗的收購案中滿盤皆輸,她的資本版圖也隨之浮出水面。加之2018年,黃曉明捲入一場價值20億元的股價操縱案的新聞被曝光,明星開公司玩資本也成了眾所周知的祕密。


如果我們用“冰山原理”來看這個問題——站在娛樂圈頂端的趙薇、黃曉明是露出水面的部分,那麼到底還有多少明星、藝人在水下潛泳呢?

1

800餘位明星擁有超過2800家公司


DT君(公眾號:DTcaijing)通過公開資料發現,分別在百度男/女明星人氣榜(2019年第16期)中各取前1000名(共2000人),就有800餘位擁有自己的公司。明星公司總數達2800家(包含已注/吊銷的),人均3.5家。


大多數明星成立公司的初衷,是為自己的演藝事業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所以,雖然明星企業數目龐大,但從行業分佈來看,超過一半的公司處在文化傳媒業。在排名第二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中,也有不少是明星用來處理商演活動的公司。


從性別角度看,男女明星的創業熱情相當。但從公司數量上分析,男明星在商界的佈局要大得多——男星公司數量比女星多出近4成。


男明星當中,胡海泉、黃曉明和任泉包攬前三。其中,胡海泉以57家公司排在榜首,黃曉明居次(48家),息影多年現今專心做投資的任泉排名第三(36家)。羽泉組合的另一位,陳羽凡,雖不及胡海泉,但也上榜男明星Top 10。換句話說,光一個羽泉,就擁有近80家公司。


女明星中,章子怡以30家公司拔得頭籌,知名主持人楊瀾以及李靜分列二、三名。上榜前5的還有趙薇(17家)與李冰冰(15家)。相比之下,去年被官方點名偷逃稅並罰款8億的范冰冰僅有7家公司,還不到章子怡的四分之一。



“2800餘家公司”、“人均3.5家”,看似亮眼的數字是明星商業理想的最好印證。但相比幾年前明星剛剛扎堆商界的時候,現在的明星公司數量已經縮水不少。


2

明星公司潮的始末


明星開公司的潮流,要追溯到2015年。這一年上證綜指一度超過5000點,市場欣欣向榮。所以在2015年前後,明星公司的數量實現了指數級增長,到2017年,數量達到了頂峰。


但經歷了幾年的井噴之後,明星公司數量在2018年出現首次出現下滑,且一下跌去4成。


毫無疑問,這是娛樂圈的“地震”年。

2018年5月,崔永元曝光范冰冰的陰陽合同,揭露明星天價片酬及行業偷稅漏稅潛規則,圈內人人自危。11月,明星限薪令落地,趙薇和舒淇退回《中餐廳》4000萬的的超標片酬,圈內再無“主角豪取8000萬片酬”“兩人片酬合計1.5億元”這樣的收入神話。


(圖片說明:崔“滅霸”憑藉一己之力搞掉娛樂圈的“一半”股票市值,圖片來源:頭條)


賺錢不再容易,被曝光在稜鏡下的藝人們無法再自由地出圈、跨界,明星公司也開始縮編。雖然收縮在意料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明星們會放棄自己的“兼職”,而是以更精細的方式打理自己的財產。


3

明星公司的三大主要玩法


在經濟大背景下,明星公司的玩法各有不同,但形式大致分為工作室、投資公司和開實體店三類。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明星工作室。在上述800餘位擁有個人公司的明星當中,超過90%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明星工作室普遍存在的原因有兩個——易於成立、提升收入。


首先,明星工作室創立門檻和管理成本低。工作室通常為個人獨資企業,這類公司創立門檻極低,不需要註冊資金的同時,註冊手續費僅幾百元。相比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建立複雜的財務報表,稅種也相對簡單。由於只有一個股東,公司決策也迅速、靈活,執行效率高。


其次,工作室可以提高明星的實際收入。明星如果以個人名義接戲、拍廣告,賺來的錢就是“勞務報酬所得”。按照當前實行的階梯稅率來看,40%的稅是板上釘釘。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企業稅率表)

但以個人獨資企業的形式接單,收入就能有顯著提高——最高稅率能從40%,降低到35%。5%的差距看似不大,但40%是個人全部收入的40%,而35%是工作室企業利潤的35%。


如果這句話不夠直觀的話,那就把兩種演算法列出來比較:


個人要交的稅金=收入×40%-7000


工作室交的稅金=(收入-成本-費用-稅金-其他支出-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35%


在這條減號越多賺得越多的公式裡,顯然,工作室能夠給月入過X萬的明星省下不少稅款。再加上霍爾果斯這類“稅收綠地”的加持,明星能夠獲得更高的實際收入。


但工作室這類個人獨資企業也存在一定風險,因為它需要個人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換句話說,當公司資金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投資人就必須以其個人財產甚至是家庭財產來還債。


所以,為了對衝風險,直接投資成熟企業就成了明星放在其他籃子裡的雞蛋。


投資作為明星的重要跨界媒介,是明星非常重視的商業行為。在把投資作為主業的明星當中,也不乏任泉這樣,通過旗下的風投公司Star VC,直接投出一家上市公司(簡普科技)的例子。按照這個邏輯,DT君進一步在明星企業名稱中搜索“投資”、“資產管理”關鍵詞,共找到200多家相關公司。


不過,雖然佈局投資領域的明星眾多,但無情的資本並不會買名氣的賬。重新翻紅的劉濤與“京城四少”王珂結婚兩年不到,丈夫就遇到金融危機破產。剛還完丈夫的4億債款,劉濤又豪擲6千萬,與孫紅雷、賈乃亮等人共同投資樂視體育——當然,結局大家都知道。


資本難做,就有明星選擇了第三條道路——開店。根據RET 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報告,迄今主流明星開店數量累計已超過 300 家。餐飲店作為門檻最低的方式在明星店中佔比高達61.7%。



實體經營的門檻雖然低,但開店生意也是出了名的不好做。王俊凱在重慶開的CHAFORU星卡里只營業三天就因為人力不足、機器故障宣佈暫停營業;楊穎開的百萬奶茶店無人光顧,孟非的小麵店大量倒閉,韓寒開的餐廳“很高興遇見你”4家店都在2018年關門——流量在現實面前失靈了。


結語:

明星的職業生涯就像是《生活在別處》裡雅羅米爾的一生——充滿激情卻又短暫。為了給“退休”後的自己一個交代,明星們開餐館、辦工作室、投資上市公司……這些都是為了讓自己在淡出熒屏後,能夠長久地出現在奢侈品專門店裡。


但這條從熱搜榜跨界福布斯榜的路,其實要比想象中的難走許多。一邊掣肘於經濟大環境的起伏,一邊受限於個人商業眼光、投資能力的高低,明星和公司的結合並非簡單的1+1=2。


迴歸問題本身,明星開公司的根本目的在於賺錢。但創業的明星到底應該如何定位自己就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是跟風圈錢的投機者,還是一位真正的企業家?前者追求的是快錢、熱錢,後者得到的才是穩穩當當的商業回報。流量和名聲背後,企業也考驗著明星對於商業的理解和熱愛。

作者 | 羅鈺婧
編輯 | 陸   泓
設計 | 張梓豪
資料 | 李   飛、企查查
·  合作、交流請關注微信公號DT財經(ID:DTcaijing),轉載請添加微信dtcaijing005


延伸閱讀


商業






  • 為什麼優衣庫+KAWS=全民瘋狂?
  • 二季報出來特斯拉又跌去460億,上海能否拯救馬斯克?
  •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 瑞幸10億教育市場,反而成全了便利店?
  • 光明為什麼不行了?
  • 可口可樂不敵百事,被誰拖累


城市

  • 為什麼抖音網紅城市都在西部?
  • 誰是存在感最低的省會城市?
  • 35個大城市,年輕人該選哪裡安頓自己?
  • 3萬條航班資料背後,230座城市的天空之戰
  • 預算5000元,在北京也很難租到好房 
  • 魔都職場外賣(加班)大賞


生活

  • 瞎填志願一時爽,畢業工作火葬場 
  • 月子中心裡的慾望都市和絕望主婦
  • 剩男在村裡,剩女在城裡
  • 為什麼年輕人不去KTV了?
  • 夜生活只有加班?你可能住在一個假上海
  • 第十個雙11,你們就這樣花光了2135億


文章已於修改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