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中的資訊差、商業邏輯與識人 | 42章經

2019-08-17 19:36:07


 


一)
 
最近看了些綜藝節目,發現都有前幾期被淘汰的人重新回來參加,其中還不乏本來就名次很好的,但不管是觀眾還是評委似乎都在心裡認定一件事,那就是這類淘汰又歸來的選手,不會走太遠。
 
我想了半天這到底是為什麼,明明之前的實力很強,為什麼第二次再回來,大眾就失去興趣和期望了呢?
 
這就好像機構看專案投資一樣,如果第一次聊完了沒投,似乎預設後面就不需要再聊了,不管專案再如何發展,大量的機構就都失去了接觸的興趣。
 
結果就是我們在做 FA 推專案的時候,會非常謹慎的對待大量的機構,只有極少量的機構是我們會很放心的對創始人說,沒關係,可以先接觸他們,他們哪怕這輪沒投,後面也可以再接觸,甚至只要專案按規劃發展,反而後續投資的可能性更大。
 
後來,我聽說了一件事,想明白了一些背後的道理。
 
我聽說某個頭部機構是幾乎不使用下輪跟投權的,他們的想法是,不管之前投資專案的時候是如何判斷的,只要新的一輪仍舊看好一個專案,那就儘量去做領投。
 
用這種方式,他們逼著自己去做一個判斷,這個判斷不是模稜兩可的說,我用打折跟投的方式來均攤風險,而是必須想清楚專案是否足夠好,好的話就儘量領,不好的話哪怕打折也不跟。
 
那之所以被淘汰的人我們不抱期望,之所以這一輪看過下一輪就不想看了,其實本質原因可能是,選秀節目和投資很多時候都是很感性的決策流程,而不是理性和量化的。
 
比如高考,就是絕對量化的,不管重複參加多少次,只要分數高,就能得到最終相匹配的結果。如果機構在判斷專案的時候都能想清楚幾條標準,並且能夠有辦法去持續跟蹤和衡量的話,那其實就可以在長期 follow 的過程中有辦法繼續做判斷。
 
不然的話,就是感性的覺得,反正之前見過覺得好像不太行,那後面再去見也沒意義了。

所以,逼迫自己去想清楚再決策,是件非常難、又非常必須的工作。
 

二)
 
前幾周去蘇州參加了同程資本組織的一個分享活動,他們在蘇州聚集了上百個創業者,實屬不易,我開玩笑和他們說,咱們都一樣,其實做的是活動運營公司。
 
但後來我又一想,覺得可能是不經意間得到了一些真相。也許早期投資機構還真的本質上是廣告營銷公司或活動/社群運營公司,你去想投的好的早期機構,有幾個不是非常用力的在做市場、做社群的。
 
移動網際網路這波起來的幾大機構,真格、經緯、創新工場等,誰能說他們不是好的廣告公司或活動運營公司呢,誰能說這幾個公司的老闆不是天生的市場營銷和個人 PR 好手呢。
 
這跟我最近對 VC 行業的思考也相符。
 
我現在覺得一個好的中早期投資人其實需要具備三大能力,依次是:
 
一)廣泛接觸優質專案的能力
二)基本的商業邏輯判斷能力
三)對創業者的判斷能力
 
這其中第一點是基礎,也就是追求最大化資訊差的能力。這就決定了任何優秀的機構都必須是好的市場/活動運營機構。
 
我總喜歡舉一個例子,就是如果一個非合夥人級別的投資人,覺得是因為機構或合夥人的風格阻礙了個人的發展,那麼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1)過去一年都有什麼明星的專案,成功的專案?
2)這些專案我見沒見過,推沒推過?
 
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能完美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而見沒見、推沒推其實完全是個人的問題,最終投不投或能不能投進去,才是可以甩鍋給機構的問題。
 
再來看第二點,商業判斷能力,我覺得:
 
1)90% 的投資人都不具備明顯差異性的對行業和公司的判斷能力
2)剩下 10% 的投資人會讓人感覺是有邏輯和認知能力強的
 
但有個問題是,大多真的好的專案,大家的判斷還是一致的,而大多受爭議的專案,大家的判斷又是準確性很差的,所以在非量化的中早期階段,商業判斷能力的作用反而是比較小的。
 
最後,從識人角度來說,研究人是個持續的過程,很有趣。

比如到底什麼樣的人是“外企高管範”,為什麼這樣的人創業難以成功?這些人該怎麼更好的脫離這些標籤?比如到底什麼樣的人是足夠“Sharp”的,該怎麼判斷和練習自己 Sharp 的能力?

而對創業者的判斷力上,最有效的增強辦法就是見更多的人、更好的人,有更多的投資經驗,這就又和第一點有些類似,就還是要追求資訊差。
  
這就像之前看到過的一篇文章中寫的,好的機構最大的資產就是 access,也就是不斷能接觸到更多更好創業者的能力,這些 access 來自於已投的專案和基金的品牌等。
  
 
三)
 
那回頭來看,到底什麼樣的做法、什麼樣的心態才能做好一個投資人?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真的把自己當做一個投資人,而不是一個打工者的心態。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想,我會真的願意把自己的錢投給這家公司、投給這個人嗎?
 
或者如果我真的用自己的錢做投資,我會改變自己目前的找專案、判斷專案的方式嗎?
 
其實,尤其是上面的這個假設,我覺得不該是假設,我相信大多做的時間足夠長的 VC 都會認可我以下的兩個結論:
 
1)VC 真的不一定是個好行業
 
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前半生是開放的心態,去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而到了一定時候就會開始沉澱,更多圍繞自己的既定認知和身邊經過篩選的朋友做事。
 
但 VC 行業永遠充滿了新人新事,所以不管是多成功和資深的投資人,但凡有一段時間不在一線,可能就會非常有危機,或容易錯過、或犯錯誤。
 
所以 VC 行業實在是一個體力活,而且是一個隨機事件比較常發生的行業。
 
2)在 VC 打工真的很難賺大錢
 
所以真的需要把自己的錢投進去,才是在 VC 行業混的真諦,不然真的應該去做 FA。
 
那隨之而來又有一個問題,就是哪怕你只有 10 萬塊可投資資產,為什麼不能分成 5 份 2 萬塊,去投 5 個專案呢?
 
如果你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找到 5 個足夠好的專案,並且投進去,那麼你又如何能說服別人自己是個好的投資人呢?
 
所以如果我自己做個基金,我一定要求進來的從上到下每個人都要自己放錢進來,這樣才能保證每個人都是一個“成熟“、”負責“的投資人。

這也許也是為什麼美國的大量基金只有“合夥人”。
 

四)

上個月我去聽了高禮價值投資課的分享,邱國鷺等人講了很多價值投資的東西,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就是最後他們都會提一個點,即通過價值投資的理念進行研究,最終“克服焦慮,能睡著。”,或像張磊說的“make peace”。
 
我想到之前和二級市場轉一級市場的人聊,問為什麼換行,答案基本都說的是二級市場太讓人焦慮了,流動性強,決策頻次高,投資結果隔夜就能顯現…
 
所以以前我覺得價值投資是一種研究商業的方法論,今天突然感覺價值投資可能也像是二級市場的一個宗教,是追求自我 peace 的寄託和方式。
 
最終每個人都是要找到和自己內心和諧統一的一條路,站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體會。
 
那我覺得讓一級市場的人和自己 make peace 的方式,就是找到並把錢交給絕對 nb 的人。
 
這樣,在不斷追求資訊差的基礎上,盡力提升自己商業認知和識人的能力,真的把自己的錢投給足夠 nb 的人,如果讓我重來一次,這大概會是我做投資的方式。


五)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我最近挺有趣的改變。
 
最近我突然覺得自己經歷了一個階段性的改變,就是早幾年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而近段時間,覺得已經突破了要提升認知的階段,但反而退回了更返璞歸真的階段,就是要追求知行合一的階段。
 
要把已經想清楚的東西落地到執行,真的是非常有難度的事。

和大家共勉。


看似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反而更加興奮,也更願意招好的人進來,歡迎各種優秀的人直接通過微信或二度人脈聯絡我,也歡迎郵件我 [email protected]



42章經
思考事物本質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