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氣裝備:以“力”破局,邁出堅實第一步

語言: CN / TW / HK

2021年9月25日,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氣裝備”)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中國電氣裝備以中國西電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等行業骨幹企業為基礎重新組建,旨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統籌優化輸配電裝備製造業佈局,進一步提升我國輸配電裝備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當時本刊曾撰文指出,中國電氣裝備只要在內部整合與管理能力方面實現突破,必將成為國際電力裝備產業的強有力競爭者。

對於資產體量超過1200億元的中國電氣裝備而言,橫向整合帶來的產業影響力舉足輕重,厚積薄發的行業領導力同樣毋庸置疑,真正的懸念在於其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匹配自身定位與規模。

時至今日,剛滿“週歲”的中國電氣裝備的成長,符合預期嗎?

執行力:整合融合反哺管理升級

從掛牌成立,到完成總部機構設定、實現正常運轉;從接連啟動數輪公開招聘到著手成立科學技術研究院……作為電力裝備龍頭企業,從重組成立之初,中國電氣裝備的動作就吸引了業界乃至社會的關注。

2022年是這家新央企成立後的第一個完整財年,只有拿出優異的成績,才能不負各方期待。但對於中國電氣裝備這樣的“巨人”,首先面對的便是數個骨幹企業橫向整合融合的難題。

為加快構建協同高效、價值驅動、健康有序的產業新格局,中國電氣裝備著力深化戰略、管理、業務、文化、人員等方面融合,通過制定內部整合方案、強化頂層設計和突出戰略引導,迅速地穩定了局面。緊接著,在明確建設“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的戰略目標後,公司立足“戰略+財務”管控模式,編制了全新的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大新能源、綜合能源、儲能、充換電等新興產業投入,大力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並通過推動價值認同,深化文化融合,共同形成並全面推廣公司全新價值理念,強化文化傳播和交流共融,進一步增進文化認同,從而實現了管理層上下的凝心聚力。

按照“小總部、大產業”總體思路,中國電氣裝備快速配齊所屬企業黨委班子、經營班子和董事會成員,切實保證公司整體平穩有序運營。同時,公司還通過深化資源共享的方式啟動業務融合,全面開展內部資源調查摸底,將主要業務劃分為智慧電氣、系統服務、高效能源三大布局;並通過組建科學技術研究院、供應鏈公司和資產公司等一批功能型平臺公司、構建配用電業務柔性組織等一批產業柔性協同組織,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提升協同管理能力,實現資金、物資、研發力量等集中管理。

企業願景與文化的上下通達推進整合進度,資源共享與業務分流減輕融合壓力,進而全方位提升管理能力,取得的效果顯而易見:截至2022年上半年,實現新籤合同額同比(與上年同期各單位總和比較,下同)增長29%,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6%。

創新力:卓越硬實力拓展上限

對於中國電氣裝備這般體量的“國字號”企業而言,財務資料至多隻能決定其下限,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考驗的是創新能力。這不僅關乎其品牌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的大小,更決定了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換而言之,企業創新能力所帶來的硬實力,才能決定其向上成長、向外延展的空間。

對於對創新的重要性,中國電氣裝備在企業重組成立之初就有了清醒的認識,管理層將創新看作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定義性特徵,並打造了一套頗具特色的操作模式。

首先,加強科技協同,整合力量高舉高打,以科技創新為裝備升級賦能。中國電氣裝備承擔的國家戰略專案“±800千伏換流變壓器閥側套管和穿牆套管”打破國際壟斷併成功應用。海上風電±40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等一大批國產化產品成功實現應用。完成新產品鑑定127項,其中5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提升將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助力。

世界首臺±800千伏柔性直流換流閥

其次,通過技術創新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求不來的,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努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中國電氣裝備加強原始技術供給,超前佈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開展電磁、電弧、絕緣材料、新型電力系統執行機理等基礎理論研究,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公司完成52個型號保護自動化產品從晶片到應用的全鏈條國產化,在126千伏無氟環保組合電器等綠色電工裝備、新型儲能及源網荷儲協同控制、配電網智慧終端及雲主站、電網數字孿生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究和裝備研製方面亦取得重大突破,78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通過國產替代、創新提質,提升電氣裝備產業鏈韌性和自主化水平。

截至目前,中國電氣裝備累計(含整合前各單位)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200餘項,在標準領域形成了較強的行業話語權。

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電氣裝備的創新力有著整套的體系:自成立之後,公司管理層就開始聚焦基礎固鏈,統籌科技創新規劃,快馬加鞭地建設一流研發體系,加強研發資源融合聚合;構建了以“科學技術研究院為引領、產業研發中心為主體、基層技術部門為支撐”的高效三級研發體系,引導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的合理聚集與流動;持續優化研發機制,建立以成果產業化為目標的全鏈條協同創新機制;深化科技專案管理“放、管、服”改革,實施研發賽馬制及揭榜掛帥制,有效激發研發人員創新動力。

競爭力:打造立體化的品牌影響力

中國電氣裝備以“電氣技術引領者、能源革命推動者、綠色發展踐行者”為戰略定位,這意味著,中國電氣裝備自重組成立之日起,就要勇擔歷史使命,其品牌影響力也由多種要素構建。

首先是產品質量。中國電氣裝備將質量作為重要抓手,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供給質量。“質量立魂、引領行業”是公司內部經常被提及的詞語。“央企出品、必是精品”在公司上下也早已達成了共識。

其次是商業模式。中國電氣裝備充分發揮了規模優勢和叢集效應,立足裝備製造產業生態,聚焦產業鏈上下游,通過戰略合作、合資經營、投資併購等方式,有效帶動新能源、綜合能源、儲能、電動汽車充換電等戰略性新興業務發展。

再次是產業影響力。通過創新性地推進開放合作生態建設,中國電氣裝備快速整合了公司內外、國內國際各種創新資源,形成自主創新和借腦引智兩輪驅動格局,通過融合強鏈搶佔技術制高點,形成技術引領,依託上海高階製造產業叢集優勢打通技術鏈、創新鏈、資金鍊,推進共建、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建設。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合作,實現供需對接、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聯合組建“高階金屬材料創新聯合體”,與中國電子組建“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等資訊化聯合體”,與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共建創新聯盟,成為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此外,中國電氣裝備還加大國際交流力度,充分利用作為國際電工委員會標委會祕書處、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分會(IEEE PES)中國區標準委員會和能源網際網路技術委員會祕書處等視窗,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治理,提升話語權和主導權。

研製的世界首臺 高參數1100千伏

GIL(氣體絕緣高壓輸電線路) 產品

成功應用於 跨越長江的水下綜合管廊工程

最後是國際競爭力。過去一年中,中國電氣裝備著力解決資源分散、重複投入、同質化競爭等問題,積極構建龍頭引領、鏈條延伸、叢集共進的產業生態。公司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出口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參與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工程、智利±600千伏直流輸電專案、埃及國家電網500千伏主幹網路升級系列專案、菲律賓MVIP±350千伏直流專案等國際電力重點工程,在新加坡取得近80%的230千伏GIS裝置市場份額,打破了歐美企業在國際高階市場上的壟斷,擦亮中國電氣裝備製造的“金色名片”。與此同時,中國電氣裝備還將持續深耕東南亞、中亞、歐洲和南美等國際市場,參與海外電站、電網、工業園區的股權投資,帶動公司的綜合能源服務“走出去”。為此,中國電氣裝備正加快引進技術創新人才、金融人才、國際化人才和供應鏈人才,力爭實現“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的戰略目標。

對於中國電氣裝備而言,通過創新力與執行力完成平穩過渡、順利啟航,僅僅是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依靠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在全球市場拓展品牌影響力,才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全文版將刊發於《能源評論》第10期,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