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師成長之路(踐行一)----標杆企業的學習感悟

語言: CN / TW / HK

背景

技術不止,學習不斷。架構師的學習更是需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結構重組,不斷進行洗牌的操作,向標杆企業的學習就是一次洗牌的契機。

學習旅途

跨越了好幾個省去標杆企業學習,一路風景還是不錯的,同時在學習的途中也體驗了一下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不禁感嘆國家組織架構的力量,感恩偉大的祖國母親。

收穫

1、大多數技術想往深了做,統一標準化是助力劑

這次學習中,查看了一家公司的生產線,無塵車間的智慧化標準化生產,感覺向按下了開始鍵後,就永不停息的往前在運作,沒有過多的言語交流,流水線式的推進,avg小車在忙碌的工作中還偶爾來首歌放鬆一下;半自動環節,工人與機械臂的默契配合,成就了彼此;全自動環節,各種機械臂在按照設定的工種按部就班的工作;手動環節,工人們扮演著質量員=最後的一道考核員......一切都是那麼的標準有序高效,讓人震撼。領導跟我介紹,現在生產線的樣子是同仁們不斷將工序分類標準化的努力結果,但是還沒有達到百分百,從0到80分的過程,統一標準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讓我在感嘆的同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生產能夠標準智慧化,除了人員的標準化,那就是工種工序的標準化提煉,將一些重複性高的工作通過技術的手段將人力成本減少,而提效的高低就要看技術化智慧化的程度了。技術要想做深了,從少人到無人,那就需要不斷的在生產的過程中提煉可以標準化智慧化的要素,並創新性將技術反哺到生產中,實現技術與生產的共贏。

軟體開發有時感覺跟生產線有想通的地方,想要高效的研發,除了踐行Devops理念,敏捷開發的方式,從0到1的探索可以不拘泥於格式,但是想要從1到N,那麼技術研發的統一標準化對整個產品的研發效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切合公司發展實際業務需求的技術研發平臺的搭建必將會助力整個產品研發,這是需要在平時研發的過程中注意的,將一些共性的可標準化的技術固定下來,平臺化、標準化必將反哺越來越多的公司研發業務。

2、一個企業想要做到某個領域的頭部,那就需要紮實的領域知識功底

工業4.0的到來,將數字化、智慧化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很多公司都想在這次浪潮中一鳴驚人,但是結合了幾家公司的學習以及經驗分享,我認為,一個企業想要做到某個領域的頭部,需要紮實的領域知識功底。網際網路+可以推動傳統企業的轉型,但是很多成功轉型的企業,都是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有著過人的一技之長,能夠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也就擁有了佔領市場的核心資本。

反觀網際網路技術,深似海,但是要想走到金字塔頂端,就需要瞄準一個方向深扎進去,不斷挖掘領域知識的潛能,這給最近迷茫的我指明瞭方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提高單位時間的價值,我想領域知識的技術深度是一個很好的詮釋。

3、生命不止,創新不止

世界千變萬化,以不變應對萬變的資本是創新。這些標杆企業,已經上市了,但是並沒有放鬆對研發的投入,40%左右的研發投資是每年的固定計劃,讓我看到了企業對技術創新的認可與重視,與其擔心明天會落後,不如勇於探索,用創新迎接每一個無法預測的可能。

技術也是一樣,那些基本的框架套路,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何設計出一套切合實際業務需求並能高效執行的架構技術方案,是需要架構師濃縮自己業務能力的同時去尋求到創新點的,但這並不是說每個產品研發都需要創新,而是說,有了創新,這套方案可能就變得更立體了。這也許就是我追求的一種境界,讓架構設計充滿自己的靈魂特點。

4、善用閉環思維,賦能技術工作

無論是生產線的管理、還是研發都需要閉環的思維,有幸聽到幾家公司高層的經驗分享,發現了一個共性的地方,那就是閉環思維。他們會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跟我彙報的這個工作為什麼要做,做了價值在哪裡,能否與其他功能關聯起來?比如說生產線的管理,從產品的設計、打樣、研發、測試、試行到正式上線後的問題跟蹤反饋給設計,這一條路線形成了良性閉環,也助力這家企業從單一產品做到了產品線、產品族、產品工廠......

技術工作也是一樣,擁有閉環的思維能夠讓我們感悟那別有洞天的妙意,日常工作中的閉環,企業管理的閉環等等,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變革,其中滋味只有自己體驗了才知道。

總結

每一家成功的企業都有其獨有韻味的一面,每一個成功的技術人員,也將有其獨擋一面的能力,見遠行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