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入局預製菜市場,空調老將成攪局新手

語言: CN / TW / HK

圖片來源:東方IC

堅持“多元化”戰略的格力在進軍新能源汽車、手機、晶片等領域後,又將目光瞄準了新風口預製菜。

近日,在珠海預製菜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表示,將結合公司自身優勢,成立預製菜裝備製造公司,注重研發、生產和運銷服務,為預製菜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會上提到,將依託格力的裝備製造產業優勢,聯合舉辦全國預製菜裝備製造研討會,推動龍頭企業需求對接,來提升珠海預製菜產業整體發展的影響力。

可以看出,格力正打算以裝備製造為抓手,邁入萬億級的預製菜市場。

格力涉足預製菜裝備市場,佈局餐飲冷鏈產業

據藍鯨財經記者瞭解,此前格力雖未涉足過預製菜市場,但已佈局了冷鏈相關產業。

早在2015年6月,格力就加碼智慧配送櫃市場。彼時,公司聯手“樂棧517”推出基於物聯網技術、支援“即食餐品”配送的智慧裝置“樂棧”智慧配送櫃,並推出國內首個智慧餐飲網上訂餐平臺,向商務人士、醫院、學校等提供餐飲食品定製化服務。

對此,董明珠曾表示,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解決公司員工、朋友吃飯難的問題;二是格力智慧櫃專案有助於“樂棧”的壯大,還可以帶動餐飲行業者聯合起來,把它發展成一大產業,共同服務於市場需求。

天眼查App顯示,樂棧517是O2O網上訂餐平臺,主體公司為北京樂棧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其更名為“樂棧e購”,公眾號也進行同步遷移,再未與格力有相關業務合作。

隨後,格力基於空調壓縮機等方面的技術,佈局餐飲行業中的冷鏈市場。公司宣佈已研製出全冷鏈系列產品,包括前端產地倉、中轉物流中心、銷售配送倉等冷凍儲藏領域,遠洋、陸地冷藏運輸領域,以及與消費者最近距離的冷鏈終端。

今年8月,在重慶製冷展上,格力對外展出了冷鏈新品“光伏直驅變頻熱氟融霜製冷機組”。據介紹,該產品將光伏直驅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冷凝機組結合,具有執行穩定、降溫快、節能省電、智慧化霜、庫溫波動小等特點,可應用於偏遠山區、田間地頭等太陽能豐富但市電不足的應用場合。

格力電器總裁助理、副總工程師劉華還在該展會上透露,公司牽頭起草制定能效標準,並作為主要負責單位參與冷凝機組國家標準修訂,加快推動冷凍冷藏行業發展。

而本次格力佈局預製菜,主要是以公司為平臺,來聚集各種資源要素的預製菜產業聯合體,並在珠海市斗門區打造為一個涵蓋冷鏈裝置製造、運營的預製菜產業園區。

格力跨界佈局預製菜為哪般

以董明珠入局的方式來看,並沒有將預製菜本身作為重點業務,而是以格力的製造能力入手,為預製菜廠商提供裝置支援。

中國通訊工業協會數字經濟分會副會長高澤龍認為,格力入局預製菜行業的做法符合“賣水”的邏輯:“格力提供這樣的專業工具,就像是大家都去淘金,格力不去淘金,但是賣水給淘金人,是一種討巧的做法。”

“家電企業如果像格力這樣,從生產裝置端去投資建設預製菜需要的生產裝置,賣給預製菜的實體加工廠家。這是一個新增的增量市場。”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樑振鵬認為。

第三方調研資料顯示,未來預製菜產業的客群將從目前的餐館等B端為主發展到更多的個人消費者C端市場,普通消費者對預製菜的需求將成為行業的主要增長引擎。

那麼,格力為何要佈局預製菜市場呢?事實上,這也是公司多元業務戰略的一環。近幾年,其通過進軍新能源汽車賽道、加碼手機及晶片研發等方面挽救頹勢。

最新財報顯示,格力上半年營收952.2億元,同比增長4.58%;歸母淨利潤114.66億元,同比增長21.25%。雖然格力的淨利潤有一定提升,但仍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並且其營收增幅為白電三巨頭中最低,增長困境尚未解決。

同時,家電的大環境也並不樂觀。“近一段時間以來,家電出貨量下滑成為市場主題,儘管新品的銷售能帶動短期環比增長,但對於市場整體規模提振有限,在此背景下,任何能夠刺激購買慾、激發市場活力的新鮮概念都是企業必須抓住的視窗,也是企業保住營收、利潤的手段。”家電產業觀察家許意強說道。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對於格力來說,除了話題和熱點,預製菜並不能帶來更多實質性的改變。公司如何轉型?轉向何方?仍是董明珠在未來需要仔細思考的議題。

預製菜跨界攪局者前路坎坷,格力能掀起多大浪花

近兩年,包含即時便當、真空滷味、自熱鍋等簡式快餐,以及冷鮮短保半成品的預製菜產業爆火。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這一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將達1.07萬億。

預製菜產業的爆火吸引了大批企業入局,不過行業至今仍未出現巨頭,行業集中度較低。據相關資料,2020年中國預製菜行業cr10(前十公司市場佔比)僅14.23%;且目前國內預製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

在格力之前,趣店創始人羅敏,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瑞幸咖啡前董事長陸正耀就已相繼跨界進軍預製菜,但他們的跨界之路都頗為坎坷。

今年7月,羅敏在抖音直播間賣“1分錢酸菜魚”,GMV達到2.51億,累計觀看人次達9098萬,直播次日趣店股價開盤大漲60%。同時,羅敏還在直播中呼籲寶媽們加入預製菜門店,並打出“每天只需賣出50份菜,每月即可輕鬆賺到大幾千”的口號。

羅敏的這套商業模式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其依靠“為大學生提供分期貸款服務”起家的黑歷史也被網友扒出。隨後,在直播間售賣的酸菜魚也因發酸、過期等情況被消費者頻頻投訴。

隨後,負面纏身的羅敏選擇與趣店預製菜劃清界限,其減少了在社交平臺上露面的頻率,抖音賬號也從“趣店羅老闆”更名為“趣店預製菜”,由專門主播帶貨。

另一邊,入局預製菜的陸正耀也並不好過。今年8月,其創立的首家預製菜實體店“舌尖英雄”正式關閉,這家門店於1月在京開業,僅存活7個月。

據統計,由陸正耀創立的舌尖英雄在北京一共有31家門店,目前其中7家都是歇業狀態,且鄭州、長沙等全國多個城市的加盟門店都被爆出接連關閉的訊息。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並不意外,預製菜只是“虛火”,所謂的萬億級市場,或許只是一個美好的想象。

另有分析認為,在爆火的預製菜賽道里,形成了入局者眾多卻幾乎無人嚐到甜頭的怪圈,導致市場已經呈現需求端緩慢增長,供給端卻直線暴增之間的供過於求現象。

在這種環境下,同樣跨界的格力能在預製菜賽道掀起多大浪花,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