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定價中的博弈邏輯(少數派投資)

語言: CN / TW / HK

一直在琢磨股票定價的邏輯:

有人說,股價漲跌是隨機漫步,本就沒有規律可言,主動研究不可能長期戰勝市場;有人說,股價變化是表面現象,背後的實質是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應陪伴偉大的公司一起成長;也有人說,股價反映著人性的貪婪與恐懼,股價上漲或下跌來自參與者行為偏差的放大與修正,相對理性的少數人賺取不夠理性的多數人的錢……

不同的解釋決定了不同的實踐方向,本文試圖跳出已有正規化,從“博弈”視角再探股票定價的邏輯:

何謂“博弈”?即特定規則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換言之, 每個人都是基於對其他參與者行為的預期選擇自己的參與策略,並由此決定了市場的反映特徵 。該解釋有4個要點:

現實: 多數時候,價值不是一個客觀概念;(客觀缺失)

異化1: 將公司經營拆分為賽季,逐期檢驗;(博弈轉換)

異化2: 股價上漲依賴於多數人博弈焦點的向好;(簡單呈現)

入局: 選擇與局內人保持利益一致(利益訴求)

對此,下文依次展開:

現實:多數時候,價值不是一個客觀概念

“客觀”是指 基於當前已有資訊可以邏輯嚴密地給出一個明確合理的價值 。格雷厄姆將之表述為“被事實證明更加合理”的內在價值。

格雷厄姆時代,存在著一些市值低於淨流動資本的公司,只需要分析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就可以發現,買下這類公司股票、變現流動資產償還債務即可收回本金,並無成本獲得所有權。

這類機會不依賴於公司未來經營的變化、本質是套利,甚至可以買下整個公司、推動價值實現,這在當前的A股並不存在。實踐中,多數人傾向於這樣定義內在價值:

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深度研 究可以更準確預判未來現金流,將其折現與現價對比,從而找到安全邊際。

此類觀點屬事後視角,事前看本就不客觀。 判斷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反而是強調了股票價值主要取決於未來(而非當前各指標),處在當下資訊是不充分的、觀點也必然是分歧性的 。只要是做過估值模型的投資人,對此肯定會有體會。

“後格雷厄姆時代”,由於資訊不充分,基於合理價值研判的股票研究陷入了無從預測未來,進而眾說紛紜的窘境,“隨機漫步”之流大行其道,也就不難理解。

股票定價,說到底是參與者間互動的結果。博弈思維下,我們可以把視角從抽象原則轉移到對各方參與者的認知與理解上:

局中,每個人都在琢磨其他人會怎麼想、並意識到別人也會這樣考慮自己。由於資訊不充分,很多事情是誰也預判不了的, 既然能夠預期到其他參與者也會對此無可奈何 ,那麼就不應該也無必要去苛求那些誰也講不清、始終是分歧性、甚至無從證偽的東西。

正是因為大家都在試圖洞察彼此想法並尋求可把握點,博弈的焦點發生了異化,轉移到了近期可證實或證偽、且簡單呈現能被多數人接受的事情上 ,這分成兩個層次:

第一, 由於長期不可充分論證、無法形成一致,博弈視角切換至短期業績的驗證及外推 (可操作)

第二, 博弈的焦點要能夠被多數人感知與認同,即簡單呈現 (可成為交易對手預期)

異化1:將公司經營拆分為賽季,逐期檢驗

博弈定價下, 長期看虛無縹緲的價值研判,被切分為一場又一場的賽馬比賽,而市場定價的視角也從理論上的總量價值挖掘,切換到近期可檢驗的當期兌現 ,同時越是不確定、誰也說不清的公司,越要看重當期已知事實。

如此,便不難理解“朝三暮四”現象:

一家公司去年賺3個果子、今年4個,市場認為業績上漲、是成長股、該給高估值;另一家公司,去年4個、今年3個,則被認為業績下滑、理應低估值。

更有甚者,A公司去年10個、今年9個、下滑10%,B公司去年1個、今年2個、翻倍。 市場願意用遠高於A的價格去買B,並認為合情合理。

邏輯是高成長能消化高估值:

假設A、B市值為100、150元,未來A每年下滑10%,B每年翻倍,3年後,A只賺6.6個果子,而B則是16個,假設股價不變,3年後A的“市果率”為15.15倍,而B為10.67,很顯然花150元買B更好。

既然基於可得事實外推B會更好甚至更便宜,那麼就可以預期B會受到追捧(基於對交易對手偏好的揣摩),那麼此刻就該買B,這是博弈定價的思路。當參與者都這樣考慮問題時,股價就反映出了這樣的特徵。

該邏輯的漏洞在於,A未必會持續下滑、B也未必年年倍增,但 未來誰也不知道、當前無法證偽市場傾向於基於已有事實外推、基於可得博弈點定價,直到被證偽或證實。

乃至有投資人感嘆“一個千億市場空間的公司,比一個十幾萬億市場的公司市值還要大”,就好比,明確知道B做到極致也突破不了5個果子,A最差的收穫也不會少於8個果子,市場仍對B趨之若鶩。

這不是市場參與者理性與否的問題,而是博弈下市場定價的邏輯。不適者,要麼被淘汰,要麼被“馴化”。

異化2:股價上漲依賴於多數人博弈焦點的向好

博弈定價的另一大特徵是, 即便“慢思維”的觀點更準確,也只有當它簡單呈現為“快思維”可感知形式時,才可能體現在股價上 。因為只有後者才有希望形成市場共識,影響到股價的變化,這是由對交易對手行為預期的博弈所帶來的。

一般而言,博弈的焦點就是“淨利潤增速” ,它代表一家公司最終經營成果,市盈率與之對應,也成為了最常用的估值方法(衡量便宜與否)。未來淨利潤會高增,意味著,市場預期會進一步提振、甚至估值也可能消化到更低水平,更好且更便宜的預期會贏得更多參與者的喜愛,從而實現股價上漲。

不少情況下, 博弈點也未必是淨利潤 ,比如有些網際網路公司連利潤都沒有,市場可能基於營收增速博弈、用PS估值,甚至可能是使用者數、用單使用者市值等等。

估值方法與博弈焦點匹配,這不是客觀價值評判合理與否的問題,而是市場博弈所決定的(是否為多數人接受),關鍵不是絕對正確與否,而是 當下無從明確駁斥

另外,週期屬性的公司,相對於業績資料,往往會有更加高頻的價格指標等。在其財報釋出之前,市場已經可以對其利潤等情況做出大致判斷,如此一來,這類公司的博弈點很可能會 前置到相關價格的變動上 。如果價格等景氣指標已在下行,即便業績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股價也未必會上漲。

對於 反覆演繹過的週期行業,市場的博弈焦點會動態前置 。以豬週期為例,2018年以前,養殖股走勢與豬價高度相關,通常隨著豬價拐點到來一起上漲(預判豬價≈預判股價);但在2018-2020年的豬週期中,在豬價拐點尚未到來的2018Q4,隨著能繁母豬存欄去化(產能去化指標、豬價的前瞻),養殖指數已經開始大幅上漲。

觀察市場行為及歷史演繹,找到博弈焦點及其演進可能,並基於此尋找判別依據,尋求概率與賠率的平衡,是對市場參與者的基本要求。

入局:選擇與局內人保持利益一致

上文中我們基於博弈邏輯,闡述了股票定價的兩層異化:

其一,切分為一個接一個賽季的檢驗;

其二,聚焦於簡單呈現的博弈焦點的兌現及預期提振;

這是市場博弈定價的基本背景,如何選擇佔優策略、以獲得優勝?

《孫子兵法》說:“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神祕主義),不可象於事(類比),不可驗於度(資料推演),必取於人(間者),而知敵之情也。”

所謂“先知”,就是知道實際情況、甚至預知未來要釋出的資訊,本質是資訊優勢。股票市場上,特指“內幕資訊”,這有悖於法律法規。在不踩紅線的前提下,如何應對?

除了熟悉必要的公開資訊、理解市場反應規律、找準博弈的焦點、確保對立面不存在明顯慢思維者以外, 從博弈思維出發,綜合考慮各參與方的局內位置、異質資訊及利益訴求,不難發現不少知情人的行為跡象

比如微軟在上市早期,每次報業績總是略高於華爾街預期1-2美分,在此期間,其股價從上市到2000年幾乎年年翻番。即便考慮到行業高景氣,一家公司每次業績都比市場預期要好,很難排除管理層迎合市場偏好、主動調節因素的存在。

“慢思維”視角下,很多市場博弈的焦點指標是易於調節的 ,比如淨利潤增速,同比變化率本來就很敏感,而當期值又很可能受到訂單、存貨、折舊、減值等等主觀合規調節的影響;同時,市場的預期多數公司自己也知道,高一些或低一些實現難度並不大。

A股市場上,很多股價異象與上市公司的融資訴求或內部人持股有關,比如早些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乃至定增、解禁、轉債、質押、激勵等等。

傳統的股票研究中,大家的關注點往往放在一些特定行業或公司基本面趨勢上,這是券商報告反覆推薦的重點,屬於 “明線” ;除此以外,每家公司都有其利益訴求週期,這與各類事件相關,屬於 “暗線” 。行業景氣向上疊加利益訴求的階段,很有可能會帶來持續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釋放。

博弈視角下,綜合考慮到資訊不充分、不對稱,選擇與局內人保持利益一致,不失為明智的策略選擇。

小結

本文從博弈視角出發,介紹了股票定價的邏輯,相比三大主流正規化不同之處如下:

①相對 隨機遊走: 股票定價有邏輯可言、有規律可尋

②相對 價值投資: 股價不是靜態地反映客觀真相,而是參與者動態博弈的結果,即便是更慢的思考也要轉化為快思維可以理解的形式;

③相對 行為偏差: 個體行為特徵未必適用於群體行為互動,同時即便每個參與者都很理性,群體互動博弈下的結果也可能無效或表現出特定規律性(如囚徒困境)。

由於基於未來的客觀價值的缺失,市場的定價邏輯偏向於直觀指標的短期兌現,這是群體行為的博弈互動特點所決定的。本文僅對已有認知特徵及個別入局姿勢做簡單介紹,更多參與策略仍待探索。

往期文章回顧:

少數派投資應屆生招聘

VR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嗎?

凡事先往壞處想 —— 投資預期管理

非基本面因子是研究的藍海

覆盤過多次牛熊後,對未來會多一些淡定

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打敗大部分的基民!

巴菲特的第二次大手筆中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