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之下,光伏產業鏈有何影響?

語言: CN / TW / HK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MIR睿工業(ID:mirruigongye) ,作者:王夢婭,原文標題:《光伏大省限電,這些工廠還能產嗎?》,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雙碳”目標下,光伏發電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取得了快速發展, 在國家政策引導與技術革新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光伏發電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2022年上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達30.88GW,同比高增137%;光伏產品 (硅片、電池片、組件) 產量同比增長均在45%以上,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隨着光伏在建築、交通、園區等領域融合發展加速,疊加整縣推進政策,分佈式光伏將持續穩步上漲。大型風光基地項目的開工建設,也會使集中式光伏電站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保守預測2022全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75GW,到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90GW。

同時,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亦非常強勁,俄烏衝突加劇,歐洲能源危機問題持續發酵,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程度加深,疊加天然氣價格的上升,光伏裝機需求高度景氣,保守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270GW。

(數據來源:CPIA)

光伏裝機量增長提速的情形下,位於光伏電站上游的光伏產品需求也會被隨之推動,光伏廠商會進一步受益。MIR 睿工業選取了光伏行業的TOP20廠商,對他們各自旗下的硅片廠及光伏產品工廠進行了整理,初步統計,截至2022年7月, 全國範圍內這20家廠商已佈局有120家工廠。 我們將這120家工廠按照細分產品、工廠建設狀態及地區進行了拆分與解析,從不同維度來看市場發展情況。

硅片廠對比光伏產品生產廠比例懸殊

分產品來看, 這些光伏工廠中有近90%的工廠主要生產的是光伏組件和光伏電池片,剩下的主要生產單晶硅片及單晶硅棒。

光伏工廠具體產品生產情況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光伏組件生產具有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建設週期相對較短、技術和資金門檻相對較低的特點,隨着國內電池與組件技術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國產廠商已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與較強的國際競爭力。2022年上半年,得益於印度關税放開以及2月突發的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成本和電價飆升,歐洲國家出現能源危機,海外光伏迎來搶裝潮,極大地刺激了對中國光伏組件的需求,上半年組件出口量達78.6GW,同比增長74.3%。

而硅片的生產工廠數量較少, 主要是由於進入硅片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且投資強度大, 隨着頭部硅片企業加速產能擴張,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之後, 中小玩家因高成本陸續停產或宣佈退出硅片業務, 部分玩家被擠出競技場,硅片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已建項目維持市場發展,新建項目略顯乏力

分建設狀態來看,這120家光伏產品工廠大多是已建成狀態,在建的項目目前有40個左右,新建項目接近10個。

已建、在建、新建光伏產品工廠情況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事實上,從供應鏈角度看,目前光伏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中, 硅料和硅片環節有些許供不應求,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則處於產能相對過剩的狀態。

前兩年硅料受到下游擠壓,導致產能擴張比較謹慎,現如今隨着光伏裝機量不斷增長,市場對於硅料的需求又大幅提升。但由於硅料技術門檻較高,受生產流程限制產能擴張週期較長,產能落地速度遠低於下游各環節,因此2022年上半年硅料環節實際產出有限,行業供給仍處於緊平衡狀態。在上游原料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可能也會限制下游光伏產品的擴產步伐。

再而需求井噴之下,供不應求最終的結果就是硅料價格上漲。8月限電再次襲來,中國光伏產業大省四川、江蘇、浙江也在限電行列,光伏頭部廠商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協鑫科技等都在這幾地設有硅料及光伏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環節, 光伏硅料生產及拉棒環節的電耗水平較高,限電會使這兩環節的生產受到較大影響,硅料的產能可能進一步收縮, 現如今本就高懸不掉的硅料價格也可能會進一步上漲,下游其他產品的產能也會受到限制。

2022年部分省份限電政策

(信息來源:MIR 睿工業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硅料價格不斷上漲,會大幅擠壓下游各環節盈利水平,目前僅硅片環節能部分傳導硅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電池片、組件環節對上游成本傳導能力較弱, 盈利能力已接近盈虧平衡線,實際開工率已大幅下滑。 若下游終端電站對高價組件接受能力不及預期,後續可能會影響全年行業需求。

冀蘇浙工廠佈局眾多,京甘湘零星分佈

分地區來看,光伏行業TOP20廠商的光伏產品製造工廠 大多分佈在華北和華東地區 ,其中河北、江蘇、浙江三省聚集了大部分,擁有工廠的數量均在20座左右,此外臨近河北和江蘇的山東及安徽也是大多數廠商青睞的選址。像福建、甘肅、北京、湖南等地則分佈較少,幾乎未建有光伏產品工廠。

(信息來源:MIR DATABANK)

光伏產品工廠的分佈會與其上下游產業鏈的成熟度息息相關,比如四川和江蘇硅石資源較為豐富,生產多晶硅具有天然優勢,再比如光伏產品和光伏電站是相輔相成的存在,產業鏈協同發展,從光伏行業TOP20廠商旗下的光伏電站和光伏產品工廠的地區分佈圖上可以發現,光伏電站和光伏產品工廠的分佈大多在華東及華北地區有所重合。

而光伏電站分佈多的地區,例如河北和江蘇,大多是由於該地區用電量大,對於電力的需求旺盛,並且自身具有地理優勢和省級政策的大力支持。無論是河北還是江蘇,可利用的土地資源都非常豐富且有充足的光照優勢,“十四五”時期這兩省規劃的光伏裝機目標也全在2000萬千瓦以上,江蘇的目標為2600萬千瓦,河北甚至定到了5400萬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 現如今光伏建設還有一個強利好在於風光大基地的建設, 2021年12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佈了第一批風光大基地項目清單,主要分佈在內蒙古、青海、甘肅、湖南等省份,2022年發佈的第二批項目集中在庫布奇、烏蘭布和、騰格里等地區,而企業若在某地投資定會期望當地有一些產業鏈的配套,從此角度出發,或許會推動光伏產品廠商在周邊建廠。

寫在最後

步入“十四五”時期以來,為加快推進達成“雙碳”戰略,新能源產業得到了大力支持,光伏作為其中的細分賽道,未來也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發佈的《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報告顯示, 到2050年,光伏發電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力能源, 總裝機規模將達到50億千瓦(即5000GW),約佔全國各類發電總裝機量的59%,光伏全年發電量將達到6萬億千瓦時左右,佔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9%。光伏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已可以想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MIR睿工業(ID:mirruigongye) ,作者:王夢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