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騰訊的支付地位“鬆動了”

語言: CN / TW / HK

今日兩條熱搜,把螞蟻、騰訊兩家互倆網巨頭的“傷心往事”再次揭開。

而這不是他們第一次“中槍”了,今年反壟斷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互聯網巨頭的螞蟻、騰訊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僅本週市場監管總局通吿的處罰單中,騰訊系就領了13張,阿里系則領了12張。

而這次,螞蟻騰訊再次因為監管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兩條熱搜,螞蟻騰訊“懵了”

26日上午,一則“微信支付寶將不能用於經營收款”的話題衝上了熱搜,被68家媒體轉發,但事後證明轉發的內容竟是誤讀。隨後下午,一則闢謠消息,也被頂上了熱搜。

百度熱搜截圖

“以後我們真的不能用微信和支付寶“掃碼”了嗎?”許多網友表達了類似的疑問。

答案是否定的。

張小龍在今年一次演講中表示,每天有10.9億用户打開微信;而據2020年螞蟻招股書顯示,每月打開支付寶的用户也超過了7億。在市場上沒有出現合適的替代品之前,如果不能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將會對經濟和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當然,這也並不代表這次事件對螞蟻騰訊沒有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截圖

爭議點集中於2021年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答記者問中的一句話:

要求個人靜態收款條碼原則上禁止用於遠程非面對面收款,確有必要的實行白名單管理,以防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出售、出租、出借用於搭建賭博活動線上充值通道。

此次新規並非不是指“支付寶和微信的收款碼,不能商用了”,而是指以後“不能遠程非面對面收款”,除非在白名單裏。舉個例子,當我們把收款碼截個圖放在朋友圈裏説自己經濟困難,好友刷朋友圈看到後就能刷一下這個收款碼給你打錢。但未來這樣的做法或被禁止。

這對於支付寶和微信來説,的確有影響。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向媒體表示:“將條碼支付納入監管,彌補了之前可能被洗錢利用比較多的條碼支付通道漏洞。”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是2015年之後才大規模普及的,在合規問題上仍存在許多瑕疵。比如在非法地帶,收款碼被出售、出租、出借用於搭建賭博活動十分頻繁。 曾有一段時間,比特幣、以太坊、NFT在國內炒作盛行,許多幣圈人士也通過支付寶等方式將錢轉換成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非法將資產進行轉移的現象屢禁不止。

而此次新規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上述情況也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而螞蟻騰訊的支付業務收益也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支付地位“被撼動”

兩條熱搜發酵後,資本市場立馬反映,數字貨幣55只概念股上漲,僅3只股票下跌。其中許多都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小巨頭”拉卡拉便是其中之一。

中信證券截圖

這家公司最近風頭正盛,不但與央行的央行數研所簽署戰略合作,還完成了與數研所以及發行數字人民幣的全部六大國有銀行的系統對接,深度參與了迄今為止全部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的試點工作。2022北京冬奧會背後,也將出現它建設數字人民幣相關環境的工作身影。

拉卡拉在互動平台吐槽:大量商户都使用支付寶、微信; 支付市場應當迴歸四方支付的本質。

拉卡拉:按照收單業務規則,個人收款碼不符合監管要求,不能用於經營性收款,但市場上一直有大量商户使用支付寶、微信個人收款碼進行收款。央行新規的執行,進一步明確個人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性收款,讓支付市場迴歸四方支付的本質,將極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場規模和份額。

所謂四方支付,是相較於三方支付而言的。第三方支付介於銀行和商户之間,不管是微信支付、支付寶,還是拉卡拉、首信易支付、匯付天下都屬於第三方支付。

第四方支付,則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户之間,沒有支付許可牌照的限制。 一位支付行業專家向虎嗅表示:第四方支付公司的規模在上百家左右,他們的優勢是離市場近、業務形式比較多變、一般技術也更成熟一些, 對於第三方支付來説,第四方支付相當於完善他們展業環境的一個渠道。”

目前,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商户都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寶這兩個第三方支付平台。他們二分天下,佔據C端超過95%的用户,共同壟斷了整個支付市場,這對於想要進一步發展的支付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座難以跨過的大山。

而此次新規無疑是目前中國上百家支付公司們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上述支付專家向虎嗅説到: “新規對於拉卡拉等做線下或者收單的第三方支付、第四方支付機構來説,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新規發佈後,商家和機構要去升級自己的收款系統、採購設備、接通道等,在這個過程中拉卡拉等公司會獲得更多業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拉卡拉服務項目包括移動支付、跨境支付、POS收單等。拉卡拉依託於支付,為中小微商户提供經營所需的貸款、理財、保險、信用卡申請等服務,為中小商業銀行輸出基於收單、掃碼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受理系統、風險監控系統和策略等。

“新規發佈後,微信和支付寶的用户並不會流失,但是他們個人轉賬掃碼的交易量會部分流到拉卡拉等支付公司手中。”一名業內人士向虎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