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就是「小歡喜」前傳

2019-09-13 06:34:19


不知不覺,《小歡喜》已經迎來收官之夜。


儘管捨不得,還是要跟這部帶給大家無數歡樂的寶藏劇說再見。



《小歡喜》雖然如約畫上句號,但檸萌影業的教育三部曲卻還沒到曲終人散的時候。


同樣由魯引弓原著改編而成,即系列收官之作《小捨得》也將於年內開機。



在演員陣容正式敲定之前,小小的私心還是希望黃磊x海清CP能夠再續前緣。


仔細一盤點,近年來教育題材的現實主義劇也呈現“文藝復興”的趨勢——


《虎媽貓爸》《陪讀媽媽》《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


幼升小、低齡留學、高考,再加上聚焦“小升初”早教話題的《小捨得》,差不多已經把整個教育階段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如《小歡喜》總製片人徐曉鷗所說,“教育,本就是一個永遠能引起關注的話題。”


對於身處最注重教育的東亞圈,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中國家庭而言,教育無疑是永恆的“痛點”。


正因如此,以上提到的劇集具有天然的傳播優勢,輕輕鬆鬆就能引起共鳴和討論。



恰逢一部相關紀錄片上線,那就借勢揪著這個痛點好好聊聊——


《他鄉的童年》



乍一看,這部紀錄片平平無奇,沒有博人眼球的噱頭,沒有業內大咖的加持,樸實無華風的海報讓人摸不著頭腦。


再看宣傳語,除了涉及教育話題,似乎也說不出哪裡有必看不可的理由。



就連線上宣發都很寒酸,只有老東家優酷幫著友情宣傳了一波。




夾雜在眾多綜藝與熱播劇中間的《童年》顯得很不起眼。


至於主創人,或許只有《鏘鏘行天下》《鏘鏘三人行》《圓桌派》的忠實觀眾才會對“周軼君”這個名字感到眼熟。



實際上,除了是《鏘鏘行天下》等節目的常駐嘉賓外,能和文化界大咖們相談甚歡的周軼君也有份光鮮的個人履歷。


從2006年進入香港鳳凰衛視後,作為全球唯一常駐以色列加沙走廊的戰地記者,她曾終日穿行於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帶。


並多次採訪阿拉法特、阿巴斯、亞辛等關鍵人物,先後著有《走出中東》《中東死生門》等作品。



促成周軼君從文字工作者轉型為製片人,最直接的原因是其自我身份的轉變。


2017年著作《走出中東》出版的同時,她迎來生命中第一個孩子


但就像《請回答1988》中那句臺詞所說“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初為人母的周軼君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越長,隨之而來的困惑就越多。


即使是足跡遍佈大千世界、視野足夠寬闊的她,也不得不承認過去的那些經驗和套路,在這個名為“育兒”的“極限挑戰”面前統統失靈了。


於是,她開始試著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尋找答案。




 01. 

 鏡子裡的日本  


紀錄片一共選取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其教育特色。


比如,世界教育水平世界第一、被譽為“教育奇蹟”的芬蘭。


在這裡,幾乎沒有考試、不爭第一、堅持教育平等、不分快慢班、注重戶外實踐課與親近大自然。


可謂是實行真·快樂教育的芬蘭,卻能培養出既有優異成績又不失創新思維的孩子,光憑這一點就足夠勾起他人的好奇心。



比如著名的科技強國以色列,崇尚創新、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半大點的孩子就能熟練地拿起各式各樣的工具,丁零當啷地做著手工。


有趣的是,周軼君甚至在採訪過程中收到了一張來自13歲以色列少年遞來的名片,上面赫然寫著某某企業CEO。


創業從娃娃抓起,也難怪以色列會被稱作“創業之國”。



再比如推崇貴族教育、注重教授課本之外“無用知識”的英國,這裡開辦的私立學校是無數中國家庭海外留學的首選。


甚至是在公共教育領域略遜一籌的印度,在培養跨國企業CEO方面的成績也令人矚目,因而被周軼君納入她的取經之路。



那麼,我們的友鄰日本又憑什麼入選?


提起這個國家,絕不能避開某個曾被視作天方夜譚的“諾貝爾獎計劃”:本世紀初,日本內閣宣稱未來要爭取在50年內獲得30個諾獎。


最後,日本居然當真取得18年拿下18個諾貝爾獎、平均每年1個的驚人業績,即使最後完不成政府制定的KPI,也足夠令人羨慕。



但這或許只是原因之一。


畢竟中日兩國有著相似的社會環境、互為鏡鑑的文化氛圍:儒家文化、孝道文化、集體主義,甚至連“喪偶式育兒”這類問題也如出一轍。


這就使得日本的教育體系相較其他國家而言,更具參考價值。



作為資深記者,周軼君本人的職業習慣奠定了本片“參與型紀錄片”的定位:重視對話、實地走訪、真人出鏡。


她從採訪一戶普通的日本家庭開始,以他們的女兒若松花果的視角切入,展現了蓮花幼兒園的一系列日常。



老師先是組織了一場晨練,帶領小朋友們盡情地在院子中撒野、奔跑、嬉戲


如果用園長的話來描述,這就叫“燃燒能量,感受身體中生命的甦醒”。


嗯,不愧是能把張繼科形容成“帝國の絕凶虎”的中二國度,居然能把晨練都說得這麼燃。



如果說晨練勉強還在想象範圍之內,那麼接下來的劍道練習就更具震撼力。


老師一邊訓練孩子進行腹式呼吸,一邊要求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一齊喊出洪亮的聲音。



雖說有的小朋友蹲馬步時經常搖搖晃晃,很勉強才能維持,可一旦瞥到周圍還在努力堅持的夥伴就不敢輕易鬆懈,更沒有人會因為覺得太辛苦就哭鬧。


這群小朋友已經完全脫離了我想象中吵吵鬧鬧、只知道玩鬧的稚童模樣,反而給人以訓練有素的觀感。



最震撼的一幕在於課程結束後那無比整齊劃一的場景。


所有小朋友瞬間把姿勢切換成土下座,然後高聲喊出“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這讓人立刻聯想到一個詞:“軍事化管理”



由此可見,日本的確奉行著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教育體系。


但根據園長的解釋,這與我們臆想中的集體主義有著微妙不同,它更強調集體的“共振”


它並非想完全扼殺個性,讓每個人都像冷冰冰的機器人一板一眼地做著相同的事。


而是要求每個人都找準自己在集體中的定位,順從集體號召,從而創造出能夠包容差異的“迴響”



除了要學會自覺地與集體“共振”以及遵循集體的步調之外,小朋友還需要學會的一件事就是諒解和換位思考,學會如何與集體中的他人相處


換言之,日式教育的首要目標不是為了培養出某個優異的個體,而是為了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原子”


因為只有當個體循序成長,才能保證社會運轉穩定的秩序,而對於日式教育真相的揭露,這還只能算作冰山一角。



周軼君的日本之行,先後拜訪了兩家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幼兒園。


蓮花幼兒園是傳統的日本幼兒園,藤幼兒園則更注重原生態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鼓勵園內的小朋友接近大自然、注重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園內還有很多獨到的設計,比如極其符合日式美學的環形建築,不但具有“禪意”,更打破了空間上的隔離,讓孩子們可以自由出入各個教室。



比如,為了讓孩子們大膽地去爬樹而放置的繩網。



這家網紅幼兒園的存在除了讓人體會到日式美學的奇妙,也讓人不由得感嘆日本人不愧是細節控——


門前設計的圖案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自覺把鞋子擺放整齊,從細小的地方培養他們整理的習慣。



幼兒園的門刻意選擇無法輕鬆關緊的設計,這會讓孩子在關門時多加留意,否則天氣冷的時候,沒關好的門就會影響到別人。


也就是“強迫”小朋友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教育他們做事要做徹底。



園長故意去掉了水龍頭下邊的水槽。


如果水流開得太大,水花就會弄溼鞋子,所以小朋友會自覺地把水龍頭關上。



園長接下來的幾句話,卻打破了我對藤幼兒園的美好幻想。


如他所說,以上種種像是強迫症一般的追求完美,終極奧義依然在於不給他人造成麻煩。


相比蓮花幼兒園,藤幼兒園只是換了一種規訓方式。



日本民族的特性就是儀式化、程式化、被格式化


《圓桌派》第四季中討論北野武與日本文化話題時,著名旅日作家蔣豐曾做過這樣的總結。



的確,看完兩家幼兒園分別秀出的教學日常,大概就能get到日本人那種謹小慎微、追求完美、熱衷於條條框框的性格是如何被一步步養成和打磨的。



 0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紀錄片的前半部分是展示,後半部分則是反思


反思什麼?反思日本諸多社會癥結的根源。



壓抑自我、過於重視集體中其他個體的感受,是日本社會的一大特徵,伴生出的副產品則是情緒失調。


由於從小就被教育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哭,過度壓抑真實情緒成了社會鐵則,以至於成年人連流淚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明顯可以感覺到周軼君都聽得愣住了。


這樣畸形的社會生態最後甚至催生出一個奇葩的職業:感淚療法師


他的工作就是播放煽情短片,引導觀眾共情,然後鼓勵他們放心大膽地哭,盡情釋放負面情緒。


一個連哭都要小心翼翼的殘酷世界,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恐怕很難感同身受。



以及校園霸凌。



從某種意義上說,“校園霸凌”大概可以算作日本的文化特產。


在豆瓣,順著“校園暴力”“日本”的tag你能捋出一整串片單,而且要比其他國家氾濫的多。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告白》《所羅門的偽證》《聲之形》《傷痕累累的惡魔》《人生》《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數不清的影視劇試圖表現被霸凌者的痛苦絕望與施暴者的醜陋面目。


▲《3年A班》


面對這樣觸目驚心的現狀,日本社會的風氣也有所鬆動,大眾開始反思是不是教育出了問題。


集團化、集體主義除了帶來制度上的優越性和人心凝聚力,是否同樣會埋下罪惡的種子?答案是肯定的。



古語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們當然可以適當學習和借鑑,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古訓也不能忽視。


更何況,一個社會的教育制度必然與其意識形態、社會環境、人文制度緊密相關。


緊跟著以上思考路線,不難得出結論:每個國家都有與之匹配的教育方針,這些教育理念也可能不盡完美、各有弊端。


比如“校園霸凌”就是日本教育種下的惡果。


因此,“拿來主義”並不足以解決中國家長的焦慮。



再舉個例子。


一部名為《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又名《中國老師決戰英格蘭》)的BBC紀錄片中,記錄了一場小型的社會實驗——


將中國教育的模式引進英國課堂,實驗物件是分別接受兩種教育模式的中學生,時間設定為一個月,最終結果只看分數高低。


輸贏我先不劇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一探究竟。



“這是一個基於高壓學習和殘酷競爭的無情體制。”此乃紀錄片對於中式教育的定義。


追求權威、紀律、殘酷競爭和高強度訓練的中式教育vs寬鬆、自由、全面發展的英式教育,孰優孰劣?


先別忙著做出判斷,因為更耐人尋味的故事發生在視野之外。



伊頓公學的前教務長Kramer對這場實驗做出了點評:“如果這5位老師來的是伊頓公學,那他們肯定都會很開心。因為這裡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強,不會讓中國老師失望。”


這位前教務長很誠實地點破了英國精英教育的實質——


在優秀的私立學院中,課堂紀律照樣很嚴格,嚴苛程度比起中國的應試教育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追求快樂教育的公立學校中,學習壓力的確小,代價就是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也跟著縮水。


等到畢業之後,學生的收入與社會階層很快就會被名校畢業生拉開,階級固化也隨之而來。



放眼全球,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教育改革都是常態


以蓮花幼兒園為例,讓孩子們四季赤裸上身鍛鍊的傳統在延續60年之後,最後迫於輿論壓力中止了。


這其中映射出的是日本社會對兒童教育的“鬆綁”和反思。


我們是可以對國內的應試教育、填鴨式教育表示鄙夷,卻鮮少有人繼續追問。


或許看完紀錄片,你會和我產生相似的想法:既然四處“抄作業”不可行,不如考慮如何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花路”




 03. 

 坡道上的我們 


刷紀錄片刷到一半時,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問題:作為沒有孩子的單身青年,看《他鄉的童年》能有多大意義?


這不像甜寵劇,好歹還能感受下戀愛的氣息、磕磕CP糖,也不像燒腦懸疑劇,能享受到一點推理解謎的樂趣。



直到看過本片的幕後採訪,我才多少有了一點頭緒。


據周老師透露,攝製團隊中有一位95後的女同事,拍攝伊始她就抱著排斥的態度,對熊孩子更是無感。


可最後她卻被芬蘭家長、老師與孩子間的平等關係所打動,也回想起父母曾經對自己興趣愛好的貶低。


換言之,她對育兒話題的迴避,根源在於童年受到的打擊,原生家庭留下的心理陰影讓她本能地排斥和遠離所有“幼年的她”。


▲《戰地記者周軼君以媽媽身份探訪六國教育,拍成這部紀錄片》—by 三明治


隨著上半年《都挺好》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一度成了熱詞。


在輿論一面倒的情況下,幾乎快衍生出“原生家庭PTSD”,症狀就是談父母色變,甚至有人把自己的不幸遭遇統統歸咎於原生家庭。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大眾在討論原生家庭時,不自覺就會對號入座,從而走向對立。


就像家長與孩子在觀看各類家庭劇時,往往各有各的感觸。


尤其是在《小歡喜》熱播期間,時常能看到這樣的觀後感:“我為英子真情實感地落淚了,但我媽卻覺得這些孩子不夠懂事。”




這意味著再多的溫情轟炸、再多的理智討論,也解決不了現有的家庭倫理矛盾。


當初蘇明玉拼了命想和原生家庭切割,但最後還是重新選擇和解。


這樣強行“都挺好”的結局被無的放矢的觀眾強烈抵制,豆瓣評分也跟著大幅下滑。


換個角度審視,這不就是一種示弱:編劇不敢戳破中國式家庭那層脆弱的表層,而且也想不出還有什麼既能過審又能滿足觀眾心理預期的收尾方式,只能草草了事。



可許多人在忙著據理力爭、盡其所能抨擊父母的同時,卻忘了原生家庭本不該成為“噩夢”的代表詞。


就像更加理想的親子關係、更加可靠的改變之路,難道真就無處尋覓嗎?倒也未必。


蓮花幼兒園的園長秋田光彥在採訪過程中貢獻了大量金句,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是最精湛的莫過於以下這段——


“父母與孩子之間並不是支配關係,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成長。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這乍一聽還挺“大逆不道”的話,其實很通俗易懂。


孩子與家長彼此間擁有獨立的人格,雙方都需要在互相陪伴的過程中獲得正面反饋。


假使一味地以愛之名進行灌輸和控制,或是將孩子視為所有物,引起反彈和牴觸情緒都算是輕的。


患上抑鬱症、一度想要跳海的喬英子就是最好的反面典型。



遠隔重洋,園長的觀點卻與黃磊在幕後花絮中這番話不謀而合——


“我認為孩子把他更美好的一部分給了你。”


“對你的依賴,給予你每天疲憊之後的撫慰,都是孩子給你的,其實你是更大的獲得者。”



黃磊敢說這話自有他的底氣,無論戲裡戲外他都是好父親的代言人。


每當兒子惹事,童文潔忍不住對他咆哮的時候,方圓就會跳出來打圓場。


在他親情和大道理兩手抓的努力下,方一凡很少出現逆反心理,童文潔也時不時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有錯就認,主動放低姿態,有問題可以及時溝通,一家人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整趟旅程,對於周軼君而言就是一次探索與發現。


她的本意是為孩子去尋找最好的教育智慧,卻發現最好的教育在於大人也變成學習者,不要停止成長。


像《小歡喜》中劉靜所說,父母和孩子之間或許永遠存在時差


但時差不代表無可逆轉的死局,把“創造良好開局”的重任轉交給這屆年輕人,倒也為時未晚。



《他鄉的童年》擁有與《圓桌派》一脈相承的氣質與基調,它只負責展示和啟迪思考。


也正如片尾處的點睛之筆所言:“關於成長,沒有正確答案。”


倘若,你指望看完紀錄片就能找到萬能的親子攻略,那難免失望而歸。


但如果,你想要拓展思路、開闊眼界、瞭解更多的可能性,那麼我強烈推薦本片。


- END -


 互動話題 

你覺得家長和孩子應該以何種方式相處呢?


📪

 如何投稿 

微信後臺傳送“投稿”檢視投稿要求



推薦閱讀


小歡喜少年派


為父母和孩子和諧相處鼓勵一下!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