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對老二的敵意,可能從一個抱抱就開始了。。。

2019-09-11 09:39:15







Sibling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二胎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選單回覆“二胎

可檢視超過200篇【二胎教育專題】好文


吉吉

爸媽營特邀作者,女兒4歲

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公眾號:慢成長(manchengzhang123)



小魚兒過生日那天,我分享了一些照片,這張姐弟倆你儂我儂的,有朋友說,又被你種草二胎了。


 

可離開餐廳、準備去附近一個溼地公園的路上,小葉子就和我爆發了一場衝突,準確地說,是一段時間累積的衝突

 

距離並不遠,不過也要走個10分、20分的,我在家不小心把腳趾頭弄傷了,我爸媽負責輪流抱著小魚兒,我邊拉著葉子的手,邊開手機看導航。

 

才走了沒幾步,小葉子就嚷嚷走不動了要抱抱,我心想,嘿,你逛盧浮宮那天可是走了20000步的!這腳程,哪裡是真的累,於是拒絕了她:


媽媽抱不了,媽媽拉著你一起走吧,我們很快就到了。”


在我這沒得到抱抱,小葉子又去磨姥姥姥爺,我爸媽很本能地說:


“葉子啊,你自己能走了,自己走吧,姥姥姥爺抱不動啊。

你是姐姐了,弟弟不一樣,弟弟還太小。” 


但越說孩子情緒越激動,她開始大喊大叫:“我!就!要!抱!”然後開始仰天大哭,一會兒抱住姥爺大腿不讓走、一會兒張開雙臂要往他身上跳……


一副你要是不依我、我就鬧到你妥協為止的架勢。我爸心軟,又心疼我媽,“哎呀別哭了,來,小魚兒給姥姥,姥爺抱你。

 

我趕忙制止,5歲孩子老人抱得多累啊,而且鬧的時候答應孩子,下次她可能還以為,大喊大叫就能達到目的。


我嚴肅地看著小葉子:“媽媽和你說了,抱著你走很沉,你要是累了想抱的話,我們可以停下來,我坐路邊椅子抱你一會兒。你要是還‘作’,肯定沒有抱。

 

小葉子還是不樂意,非要邊走邊抱,於是我在“警告”她後,自己徑直往前走,小葉子沒法子,只能默默跟著,但又跺腳甩胳膊氣呼呼的,我倆一前一後,這一路頗有點冷戰的意思。



之所以說是一段時間的累積,是因為小葉子回老家後出門非要抱抱,不是一次兩次了:


她自己明明能走、還非要抱。


我判斷可能是行為倒退:因為看到弟弟總被抱,吃醋了,也想被同樣對待。

 

不過和她解釋了,為什麼抱弟弟、偶爾也抱抱她,現在這愈演愈烈的勁兒,讓我很想要去糾正和堅定一些,只是看樣子並沒什麼效果,和孩子鬧彆扭,我心情也不好。


後來因為到了公園大家都轉移了注意力,過程還算順利,孩子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回家後我又陪她玩,邊玩邊瞎聊,無意間有了一場對話:

“葉子,想爸爸了嗎?”
“想。”
“嗯嗯,那你想和爸爸一起做什麼事呢?”
“想爸爸抱我”,她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要一直一直抱。


當時我們已經聊了會別的,小葉子也是邊說邊擺弄著玩具,我相信,這是她特別本能的反應,所以才驚訝:
 
這孩子竟然不是說別的,比如和爸爸一起玩樂高、一起舉高高,而就只是——抱抱。

我開始回想她的抱抱要求,為什麼在回老家後特別明顯:

10次有9次,她要抱,我們都拒絕了她,因為確實抱不太動。而在深圳的時候,好歹有她爸,還能多少抱一下。

我們不斷強調抱不動、累,但反觀特別想要自己下地走的弟弟小魚兒,卻被一次又一次無條件抱起來
 
小葉子提出要抱的時候,我們的語氣很容易就是教育批評式的,“哎呀你自己能走的,你之前還走了20000步。”姥姥姥爺還會加幾句,“聽話、要懂事啊葉子,你是姐姐。”

抱小魚兒的時候呢?每次語氣不要太溫柔,不但笑容滿面,眼神裡也全是愛:“寶貝,乖乖,帶你出去玩嘍!”
 

再加上:
 
1)同樣是吃飯,說小葉子就會不停催她自己趕快吃、別玩,到弟弟這就一口一口耐心喂;
2)同樣是好奇,姐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我們會批評;而弟弟亂拿,就會被看作“適齡行為”;
3)就連姐姐玩什麼被弟弟打擾、被搶了,她聽到的也一定有這句,“你別凶弟弟哈,弟弟不是故意的。”
……
 
站在小葉子的角度,好像這個世界,對自己是不大友好,不友好到連一個抱抱的請求,都被貼上了“熊孩子”的標籤,好委屈啊……




我想起之前看到湖北的一個新聞:有個6歲女孩,視力突然下降,走路經常摔倒,但醫生進一步檢查,卻發現孩子眼睛本身並沒有什麼狀況。
 

後來與家長溝通之後,醫生才知道,原來是女孩在媽媽又生了個弟弟後,覺得自己備受冷落,引發了“癔症性眼盲”,要讓孩子視力恢復,關鍵在於心理疏解,而不是生理。
 
我也是個二胎媽媽,選擇生育兩個孩子,一定不是抱著要偏愛、冷落哪個的想法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只是,我們以為的公平、努力創造的平等,在孩子眼中,或許是另一個世界。

孩子會是很好的觀察者。觀察著父母的語言、身體語言、行為、表情……

但,他們並不是一個好的解釋者。
 
被拒絕抱抱這件小事,在2歲-6、7歲、還處於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裡“自我中心主義”階段的孩子看來,很可能就意味著,“大人不夠愛我。”
 
——他們更傾向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很難認識他人的觀點。

而當一個孩子有了這樣“喪失信心”的解讀,他就會不斷通過自己有限的方式去表達,很可能呈現的形式在我們看來,會是“哭、作、無理取鬧”的——“不當行為”。
 
而只有看清孩子內心的恐懼與需求、與孩子建立連線,才有可能去“糾正”不當的行為。



在這之後,我對孩子“抱抱”的請求更敏感了:適當的抱抱,當然是可以的,相比簡單粗暴拒絕,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迴應,“哦,你想大人抱抱了是嗎?”先聽見孩子的需求。
 
至於抱多久,怎麼抱,可以和孩子約定:“媽媽可以抱你,不過媽媽力氣不大、腳也受傷了,我們抱到前面這個路口哈。”也可以讓孩子在兩個不太遠的地點選,要抱到哪裡。
 
對於只是有心理需求、看到小寶寶被抱也想被滿足的孩子來說,距離長短不是關鍵,“抱抱”的給予才最重要。
 

幾乎是每一次,只要約定好抱到哪,有“抱”這個行為了、不摻雜其他說教,小葉子還是很配合的、下來時帶著滿足的表情又活蹦亂跳。
 
同時,我也在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暗示她,為啥弟弟要抱,有時還會故意用點“批評”弟弟的口吻:“哎呀,小魚兒,你看你又走歪了!哎呀,我們是往前走、不是往後走!”

然後對姐姐說:“弟弟老走偏,不像你,你可以走20000步,而且直達目標!讓姐姐看到這是自己的優勢、而不是綁架她不能被抱的理由。
 
“小魚兒,你可以走穩了,就不能老被抱了哈!你到時候要媽媽抱,媽媽也會說,自己走!

我觀察小葉子,她聽到這句挺開心,知道了“弟弟以後被抱,也是可能會被拒絕的。”
 

我也會在我們倆心情都好的時候,和小葉子分享一些“專屬”的陪伴、以及做一個相對大點的孩子,有哪些好處:
 
“媽媽這個暑假帶你去了哪裡呀?”
“法國、羅馬尼亞。”

“媽媽有帶弟弟嗎?”
“沒有。”

“為什麼呢?”
“不知道。”

“因為我們需要走很遠的路,夏令營也是要4歲以上的小朋友才能參與的。弟弟到4歲了嗎?
“沒有。”

“嗯嗯,你4歲半快5歲了,可以進影院看電影、自己玩淘氣堡、還可以吃冰淇淋……這些,弟弟暫時都不行呢。


每當這樣的對話進行時,小葉子都會充滿自豪感,“我能做好多好多事情!”
 

“是的呀!你既是一個大寶寶,也是一個小寶寶,今晚,我要摟著你睡!”
 
“媽媽你要摟得緊緊的!”
 
“那必須的”,我故意“撲”到她身上,“哎呀會不會把你壓扁了,壓成湯姆和傑瑞那樣,哈哈哈哈哈!”

“咯咯咯咯咯……”我們倆又笑成一團。 


孩子再大,也只是一個孩子;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信念。
 
老大曾經是“王位”上的孩子,佔據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投入的全部資源和關注,突然有天來了個小的,你讓她/他無條件的去愛對方、接納對方,這還真是“霸王條款”。
 
希望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就從接納他們可能不那麼相親相愛開始:


識別每一次雞飛狗跳所隱藏的訊號、迴應每個孩子的需求,慢慢的,也許不用刻意教導什麼,他們也會彼此珍惜,成為對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個。



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讓人驚喜

@丁丁媽媽 家的娃攀巖一年多

體力、毅力、勇氣都upup了

你家娃有啥進步?

用日記記錄下來並分享吧!




~ 近期爆款 好物 推薦 ~


  比牛奶營養10倍?紐西蘭牛初乳奶片!補鈣又養胃,0新增!微甜不膩!


 ☞ 大S出門必帶的防晒帽!遮99%紫外線,顯臉小,四季都能戴!


 ☞ 吃下去的糖、脂肪不見了?火遍日本的“脂肪粉粹機”,躺著就能瘦!


 ☞ 黃磊看到濃妝的女兒,終於明白孫莉為啥總素顏了!



【爸媽營嚴選】開學季專場,書包、護眼燈、護眼桌椅、書籍等各種學習裝備都來啦!4.0折起!還有專享優惠券!



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進入

  領取 495 元 優惠券  

點選【閱讀原文】,嚴選好物,特價ing!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