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趣 | 論“上級”

2017-06-15 12:44:25


       城市裏,不時還見得到“根據上級指示”之類的佈吿,沒人會去較真。國人多不愛較真,只有學翻譯的難免要犯個強迫症,琢磨一下“上級”究竟是“何方神聖”。


       “上級”在官僚制度(bureaucracy)中最悠久,古稱為“上司”。《後漢書》有言,“今上司缺職,未議其人”,這裏的“上司”專指“三公”,司馬、司徒、司空,就相當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後來你吹我捧的,“上司”就與“上級”同義了。


       民國時期,又有自帶光環的“上峯”,這是從電視劇裏聽來的,並不知真假。料想“上級”高瞻遠矚,就迎風站在山頂,於是各國領導人的聚會被稱為“峯會”(summit)。


       歸根到底,“上級”總歸與hierarchy有關。於是就有higher-up和higher authorities的用法。不妨設想自己用食指神祕地指着天花板説,“這是‘上面的’意思”,想必就記得牢“higher-up”了。


       説來“上級”也的確喜歡在上面辦公。70層的特朗普大廈從66層開始是特朗普的三層套間,登高望遠非白宮西廂的橢圓辦公室能比,難怪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還不願住到白宮去。


       至於“authorities”,因為常被譯為“當局”、“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其指涉之曖昧不清,倒與“上級”更多了幾分相似。因此在英文寫作中,凡是那些“誰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衙門拍的板、卻又一定很權威的”的命令頒佈,主語多冠以“authorities”,還常用複數(單數authority)。我猜這頗有藝術性,旨在表明在上的權威並非一個人,大概類似於“黨組集體決定”。


authority: a person or organization having power or control in a particular, typically political or administrative, sphere. 例如:"the health authorities"


      日常用法中,“higher authorities”畢竟過於做作,英語中人們慣於用“boss”,英文的解釋"one who makes decisions or exercises authority",一般指的就是“頂頭上司”(immediate superior)。當然也可以説高你幾個級別的人,全仗你是否接觸得到。至於那種大權獨握的“主子”,或許可以用“overlord”來稱呼,當然這就多了幾分畏憎交加的感情,其反義詞並非“underling”(下屬),而是“flunky”(奴才)或“henchman”(走狗)了。


boss


       按“語體”,“boss”被譯成了“老闆”。要説“老闆”這個詞,舊時和“有司”拉不上瓜葛。以前唱戲的叫“老闆”,中國南方的佃户稱僱主為“老闆”。不知何故,如今“老闆”專指企業裏的“老大”了,這和“boss”並不完全一樣。


       一段時間,政府裏的上下級頗流行把“領導”喊成“老闆”(或是“老大(alpha male)”),這幾年被揪出來批,説把幹部等同於“生意人”是腐化的。實際上,從“boss"這個意義上説,“boss”就是“上級”罷了。


       另有個用法叫“straw boss”。從“稻草人”(“straw crow"),你大概可以想得出“straw boss”的意思,它差不多相當於“領班”(foreman)、“二老闆”(No.2),雖然管點事兒,但自己也要幹活,全都給大老闆打工,不是背後真正的大人物。一般而言,最大的“大老闆”可以説成是hierarch(大主教)或head honcho和top honcho。


       假若你在政府裏當差,會發現領導其實有點像“straw boss”。公司裏的老闆可以把你炒掉,但政府裏的領導多半不會隨意開除你,一切都要講個規矩,大家都是同志,現在也的確提倡如是稱謂。特朗普就不大懂規矩,還活在他那個“You're fired”的時代裏,結果發現聯邦調查局的科米不是想開就能開的。


       那麼,英美職場中究竟怎麼稱呼自己的上級呢?這恐怕要區分“當面”和“身後”。有人在論壇上説,“Either the witch or the bitch, depending on how shitty she treated people that day”,可能這尤其接地氣,卻並非本文的討論內容了。


       在英國或許還有人直接用Sir或Ma'am來稱呼上級,雖然有點老套,在科林·費斯的《王牌特工》這種影片裏我們還聽得到。


       深受殖民影響的印度也是如此,在那裏還會有nabob和peon的書面説法。nabob本為莫卧兒帝國時的地方長官,後轉義為在印度發財的歐洲富豪;與之相對,peon指的是手下聽差的衙役,用北京土話説就是顛前跑後的“小催巴兒”。


       怎麼稱呼“上級”可以生動反映出團隊文化。我熟悉的團隊有時會把“上級”稱為“老師”,倒不是什麼“尊師重教”或學習氛圍濃,這是講究“年資”(seniority)的團隊文化。多工作一年自然就多一點經驗可以提攜青年,有點類似日本公司文化中的“前輩”和“後輩”。英語不妨譯作“master”或“doyen”(老資格);可説到底“三人行必有我師”,時間一長,人人也就成了“大師”。


       美國公司界也有這種調侃的叫法,最常見的是“fearless leader”,出自五六十年代動畫片《波波鹿和飛天鼠》(Rocky and Bullwinkle)中的反面人物。興許“上級”就是我們永遠的大反派吧,可他們倒樂得被稱作“無畏的領袖”。我竟不自覺地哼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來,這種領軍人物用helmsman和steersman來表達。


       若口語化一些,還可以用“captain”,本來用來指“船長”“機長”“球隊隊長”或“警察隊長”;擴大化為“一般”領導,讓人有“同舟共濟”的積極情緒,或者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與“captain”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用法是“chieftain”(酋長),不由讓人嗅到生殺予奪、榮辱與共的味道。可簡化一下,用“chief”稱呼上級顯得平和多了——commander in chief(三軍總司令),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editor-in-chief(總編),使用頻率之高,類似我們平時叫“張總”、“王總”。


       如果你的“上級”恰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商界中,他們被稱為“大佬”“財閥”或“大亨”,可供選擇的表達有“mogul”“tycoon”“magnate”等。


       英語中有不少形容“大人物”的説法,“big shot”“big wig”“big cheese”“big boy”“big fish”“big gun”“big wheel”,這些“big-”系詞匯有時也用來形容“頭兒”,類似的還有“top brass”和“heavy-hitter”。


       “kingpin”的解釋是“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an organization”,通常也指代“老闆”,但查查語料庫會發現,作為中流砥柱的“kingpin”一般不幹什麼好事,想想《絕命毒師》裏的沃爾特·懷特,多用於“drug kingpin”(毒梟),就像“baron”也常常與“drug”搭配一樣,屬於匪幫的頭頭(ringleader),不可亂用。


       舉個例子,The notorious kingpin escaped twice from prison in Mexico, once in a laundry basket and most recently through a tunnel in his cell. (BBC)


       稱呼上級還有幾個“貶義”的用法。


       “high-muck-a-muck”的字典解釋是“自負的人”,詞源來自“plenty of food”(吃多了)。日常用法中,並不用來形容那些恃才自傲的人,往往指代那些自以為是、瞎指揮的領導。相近的還有“cock of the walk”,從字面上看,就知道是“趾高氣揚”的人。


       “pooh-bah”除了自負之外,還有“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的意思,出自吉爾伯特和蘇利文1885年共同創作的喜歌劇《天皇陛下》。劇中的“pooh-bah”身兼數職,他是“財政部大臣、司法大臣、總司令、海軍大臣、大主教、市長大人”,實則屁事不管。“pooh-bah”多用於形容政壇上的“官老爺”。


       有上級,自然有下級,上文提到了“underling”、“flunky”和“henchman”,索性就把這一課補齊。“surbordinate”是由詞綴“sub”和“ordinate”組成,後者字面意思是“縱座標”,“sub”是“在……之下”,“在縱座標的下方”,需要不斷往上爬,腦補一下,就知道是下級了。在英語中,更廣義的説,這個縱座標還被稱為“social ladder”(社會階梯)。


       另有一個不大常用的“下屬”是“understrapper”;還有那種身穿制服的男僕,在《女王》或《唐頓莊園》等英劇中找得到,叫做“footman”。“gofer”一般來形容跑腿打雜的;“lackery”則更加貶義了,類似於“馬屁精”“應聲蟲”那樣的下屬,切記慎用。


       在美國政治外交類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aide of the president,有人翻譯成“總統助手”或“總統助理”,我有時也會視情況泛泛地譯為“幕僚”(staff)。“aide”只在政壇或軍隊裏使用,比如“aide-de-camp”是“侍從武官”。


       一般性的“助手”用“assistant”表示。“assistant”也可以作為前綴構詞,如“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ce”(助理國防部長)。


       另一個更為常見的下屬是“祕書”(secretary),這個大家都熟悉,但“man Friday”和“girl Friday”就有點典故了。別錯把“星期五男子”和“星期五女生”當成男票女票,實際上這分別指的是“得力干將”和“得力女祕書”,出自《魯賓遜漂流記》中的僕從“星期五”。“man Friday”的同義詞是“right-hand man”(左膀右臂),典故的色彩就少一些,也更通用一些。


       至於人在旅行時,尤其需要“下屬”。畢竟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步難,我們稱這些人為“扈從”或“隨員”,英語有兩個表達“entourage”和“retinue”。


       説了翻譯,還是回到開頭的“上級指示”吧。


       “根據上級指示,明日地鐵封站”,這是我最新“接到”的“上級指示”。我盯着貼在廊柱上的黑紙白字,以君子之心揣度,大概這算得上某種“進步”。人家不願硬生生地吿訴你“我封了站”,倒想給羣眾一個“合理”的施政理由。


       “上級指示”挺合理,也符合事實,可總讓人覺得哪裏不對勁。這話聽了“沒什麼信息量”,並沒説哪裏出了問題。或許知道了原委,人們會更理解“上級”的意圖。有時,即便有這類信息,比方“前方菜市口站車輛發生故障”云云,可常常還要補上一句“根據上級指示”之類的,以示某種“權威性”。


       可相反,這恰恰讓人覺得“不那麼權威”,似乎為我提供服務的人不是能夠當機立斷並恪盡職守的專業人員,不過奉命行事。有什麼不滿,出什麼問題不要怪我,你找領導去。想大點,執政之所以這麼難,興許就壞在這一句多半是虛構的“上級指示”上:我不責任,當官的負責,地方不負責,中央負責,這多半是在“黑”你的上級了。


       不知大家是否遇到,當你向誰投訴時,回答是“我們單位的規定就是這樣”,有時還加上一句,“我就是個打工的,都是領導説了算,你別難為我”。


       聽了這句,我就沒那麼生氣了。想想看,他興許就是個臨時工,有編制的都在辦公室喝茶,誰還在窗口乾活兒;你這一申訴,沒準這個“臨時工”還丟了工作。將心比心,索性就算了。


       可認真點想,這可算不上什麼藉口。不論多麼低的“下級”,作為公共部門的一員,服務公眾時,你就代表了全體“有關部門”。我的問題你要解決,你的問題你的“上級”該去解決,説什麼階級情誼,恐怕不對路。


       政治學者漢娜·阿倫特專門研究過這件小事,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平庸的惡”(the Banality of Evil)。可這就不是翻譯的事了,還是温習一下各種“上級”吧。



打賞功能被關閉的iPhone用户

可直接加入小密圈閲讀更多原創文章


觀世界,學英文

《英文聯播》新聞精讀課程

精選、精讀、精聽、精譯、精講

兩日一學 | 半年有成

入圈不分先後

課時存量開放

100次精講+學習筆記+互動交流

原價  300元

6月30日前  150元

回覆“小密圈”試聽


下載“小密圈”,掃描二維碼

準備開始學習之旅




熱點新聞